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品德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品德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品德


  現在的父母普遍重視孩子的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和智力的開發(fā),卻忽視了“品德”教育。重“智”輕“德”的現象在家庭教育中非常嚴重。教育專家提醒廣大父母,品德的培養(yǎng)是孩子以后的立人之本,萬萬不可忽視。

  品德一:孝敬父母

  有無孝敬父母的習慣,不單單是子女對父母的關系,其實質是一個能否關心他人的大問題。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家庭生活鏡頭:家里有好吃的東西,父母總是先讓孩子品嘗,孩子卻很少請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后,百般關照,而父母身體不適,孩子卻很少問候。凡此種種,值得憂慮。

  只有養(yǎng)成孝敬父母的好習慣,到社會中,才有可能做到關心同事,也才有可能做到對祖國的忠誠。因此我們千萬不能忽視培養(yǎng)孩子尊敬長者,孝敬父母的好習慣。怎樣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孝敬父母的好習慣呢?

  要建立合理的長幼有別的家庭關系。“合理的長幼有別”與封建家長制、一言堂是不同的。所謂“合理”,是指全體家庭成員(包括子女)之間首先是民主平等的,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尤其是在處理孩子自己的事情時,一定要充分聽取他們的意見,盡可能按他們合理的意愿辦事。同時,家庭又是一個整體,不能各自為政,總要有人當家“長”,來“領導”家庭,管理指導家庭全體成員的生活。父母是家庭生活的供養(yǎng)者,而且他們有豐富的生產經驗,自然應當成為家庭的核心和主事人。孩子(尤其是未成年人)應當在父母的指導幫助下生活、學習?,F在,不少的家庭中,孩子是“小太陽”,家長卻變成圍著孩子轉的月亮、侍從,這就為孩子形成以我為中心的小霸王性格提供了土壤,更談不上培養(yǎng)孝敬父母的好習慣了。因此,我們要讓孩子明白自己與父母的關系,知道父母是長者、是家庭生活的主事人,而不能顛倒主次,任孩子在家庭里逞強胡鬧。

  要讓孩子了解父母為他和家庭所付出的辛苦。現在不少孩子不知道父母工作情況,不知道父母的錢是怎樣得來的,只知道向父母要錢買這買那,認為父母給孩子吃好、穿好、用好是天經地義的。這樣的孩子怎么會從心底里孝敬父母呢?為此,父母應當有意識地經常地把自己在外工作和收入的情況告訴孩子,說得越具體越了,從而讓孩子明白父母的錢得來不易。自然,孩子會逐漸珍惜自己的生活,也會從心底里產生對父母的感激和敬重。

  要從小事入手訓練培養(yǎng)孩子孝敬父母的行為習慣。教育子女孝敬父母的一般要求是:聽從父母教導,關心父母健康,分擔父母憂慮,參與家務勞動,不給父母添亂。要把這些要求變?yōu)楹⒆拥膶嶋H行動,就應當從日常小事抓起。如關心家長健康方面:要求孩子每天要問候下班回家的父母親;當父母勞累時,孩子應主動幫助或請父母休息一下;當父母外出時,孩子應提醒父母是否遺忘東西或注意天氣變化;當父母有病時,孩子應主動照護,多說寬慰話,替他們接待客人等。孩子應承擔必須完成的家務勞動,哪怕是吃飯時擺筷子。

  根據孩子的年齡、能力、學習情況,合理分配,具體指導,耐心訓練,熱情鼓勵。這樣不但有利孩子養(yǎng)成家務勞動的習慣,也有利于孩子不斷增強孝敬父母的觀念:“父母養(yǎng)育了我,我應為他們多做事。”

  要以身作則,父母本人要做孝敬長輩的楷模。孩子對待父母的態(tài)度,直接受父母對待長輩態(tài)度的影響。有一個故事是值得借鑒的。從前有一對中年夫婦對年邁的父母很不孝順,他們把老人攆到一間破舊的小屋里居住,每頓飯用小木碗送一些不好吃的東西給老人。一天,他們看到自己的兒子在雕刻一塊木頭,就問孩子刻的是什么,孩子說:“刻木碗,等你們年紀大時好用。”這時,這對中年夫婦猛然醒悟,把自己的父母請回正屋同自己一起居住,扔掉了那只小木碗,拿出家里最好吃的東西給老人吃。小孩因此也轉變了對他們的態(tài)度,從此一家三代和睦生活。可見,父母的榜樣,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F在中年夫妻冷落自己父母的情況還是存在的。有些中年夫妻不僅不照顧自己的父母,反而千方百計“刮”老人們的財物,這給自己孩子的影響更不好了。因此,我們不得要管好自己的小家庭,還要時刻不忘照顧年邁的父母親,決不能添了兒子就忘了老子。如果說平時因居住地較遠,工作較忙不能和老人朝夕相處,那么在休假日要盡量抽時間帶上孩子去看望老人,幫老人做些家務,同老人共聚同樂,盡一份子女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如此日長時久,孩子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也會逐步養(yǎng)成尊敬長輩,孝敬父母的好習慣。

  品德二:誠實、誠信

  著名的發(fā)展心理學家皮亞杰博士發(fā)現,4歲以下的孩子都把爸爸媽媽是否高興當作衡量自己行為對錯的標準,為了不讓爸爸媽媽生氣,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不承認自己做過的事情。 

  說謊在不同年齡意味著不同的問題,誠實的品格是逐漸形成的。不要把孩子的撒謊歸結于他的天性,相反,你應根據孩子的理解力運用以下的方法培養(yǎng)他的誠實品質。 

  讓孩子理解誠實的含義:幫助2-3歲甚至4歲的孩子學會什么是假裝的,什么是真實的,這很重要。 

  以身作則:父母是孩子模仿最多的人,你能夠為孩子樹立誠實的榜樣是非常重要的。 

  不要提示孩子說謊:父母們經常用啟發(fā)孩子說謊的方式了解他們干的錯事。這包括: 

  1、不要使用問句。要告訴孩子他做錯了什么。 

  2、不給孩子狡辯的機會。在你不完全了解情況的時候,不要向孩子了解情況。 

  區(qū)別對待做錯事和撒謊:告訴孩子如果他講真話你就不會那么生氣,而說謊只能給他帶來加倍的麻煩。 

  1、對孩子的懲罰,但不要嚴厲到使他甘愿冒險說謊的地步。 

  2、先懲罰行為,再處理謊言。 

  強化誠實行為:要記住,獎勵誠實比懲罰撒謊更重要。必須看重孩子的誠實行為,給他適當的表揚。

  品德三:有責任心

  責任心,是一個人日后能夠立足于社會、獲得事業(yè)成功與家庭幸福至關重要的人格品質.那么,作為爸爸媽媽應該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心呢?

  有意識地交給孩子一些任務,鍛煉孩子獨立做事的能力。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爸爸媽媽要逐步教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之前提出要求,鼓勵孩子認真完成。如果孩子遇到困難,家長可在語言上給予指導,但是一定不要包辦代替,讓孩子有機會把事情獨立做完。

  鼓勵孩子做事情要有始有終。孩子好奇心強,什么都想去摸摸、去試試,但是隨意性很強,做事總是虎頭蛇尾或有頭無尾。所以交給孩子做的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情,爸爸媽媽也要有檢查、督促以及對結果的評價,以便培養(yǎng)孩子持之以恒,認真負責的好習慣。

  可適當地讓孩子了解一些父母的憂慮和難處。提出一些問題,引導孩子獨立思考和選擇,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讓孩子感到家庭的美滿幸福,要靠爸爸媽媽和自己的共同參與,進而增強孩子對家庭的責任心。

  鼓勵孩子勇敢地承擔責任。例如,孩子跟著爸爸媽媽有朋友家做客,不小心損壞了物品。這時應該讓孩子知道,是由于自己的過錯,才造成了這種后果,應當給予賠償。之后一定要帶孩子一起買東西去朋友家道歉。

  品德四:會體諒別人

  為把孩子培養(yǎng)成擁有體諒他人之心的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父母自身要以體諒之心溫和地對待孩子。同時,應充分理解孩子的心情,努力從孩子的視角來考慮問題。并且,夫妻倆還應閱讀一些有關兒童心理成長的書,對孩子的心靈發(fā)育過程作一定的了解。另外,夫妻倆最好就打算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問題,交流一下各自的看法。

  不過,沒有必要去讀那些晦澀難懂的專業(yè)書籍,只需了解一些基本的常識就可以了。比如即使只知道孩子有第一反抗期、中間反抗期和第二反抗期,那么育兒方法也就會大大的不同了。

  當體諒的種子慢慢地在孩子的心田中生長出來之后,孩子漸漸地會照顧到爸爸媽媽及周圍人的情緒,努力使自己不去做給別人添麻煩的事情。這就是父母以體諒之心培養(yǎng)孩子所獲得的成果,育兒的辛勞得到了回報。

  培養(yǎng)體諒之心的兩個條件

  媽媽充分地接受孩子在身體上的撒嬌,孩子因此而獲得情緒上的安定,把媽媽作為“心中的基地”加以信賴這就是培養(yǎng)孩子體諒之心的第一個條件。

  培養(yǎng)孩子體諒之心的第二個條件,就是有意讓孩子覺察到對方的為難情緒。而且,當孩子做了令媽媽感到頭疼的事情時,首先不要訓斥,而是用情緒向他“訴苦”。

  當孩子做了給父母添麻煩的事情時,這其實是培養(yǎng)孩子體諒之心的好機會。比如,孩子從外面拾了一些沾著爛泥的石子回來,并把它們排放在榻榻米上玩,這時如果對他說:“榻榻米會被弄臟,媽媽挺煩的。”讓他知道有人對此感到為難,這便會促進孩子體諒之心的生長。

  好孩子育兒網采編整理



(責任編輯:暖暖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