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迪生的母親這樣教育孩子
愛迪生的母親這樣教育孩子
愛迪生(1847-1931)出生在美國北部一個叫米蘭的小鎮(zhèn)上,他一生擁有1200多項發(fā)明,成為世界著名的科學家。他之所以能取得這么大的成就,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正是由于母親的正確認識和引導。他母親教育最成功之處就是善于發(fā)現(xiàn),挖掘和保護孩子的天賦,以及對孩子的事業(yè)充分的理解和支持。這給我們做父母的啟示應該是十分深刻的。
愛迪生從小就表現(xiàn)出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一般人眼里他是怪孩子,在老師的心里他是糊涂蟲,只有母親認識到這是孩子的天性,是最寶貴的品質(zhì),這也就是愛迪生所呈現(xiàn)出來的“趨勢”。愛迪生母親緊緊抓住這些“趨勢”,因勢利導地開展教育。她是怎樣引導的呢?針對孩子好問好思考的特點,總是循循善誘地開導,注意開發(fā)他的潛能。愛迪生還剛7歲,母親發(fā)現(xiàn)他對自然科學很感興趣,于是就借來一些淺顯的自然類書籍供他閱讀。當孩子由于愛問問題被恩格爾老師看成怪人、糊涂蟲而被攆出學校的時候,母親并沒有責怪他,她深知兒子的性格,兒子不是什么糊涂蟲,只不過是好奇心強罷了。
于是,她決心在家獨自挑起教育孩子的重擔。親自給他講課,給他講歷史的興衰,讓他讀《魯濱遜漂流記》、《悲慘世界》等古典名著。在自然科學書籍中,介紹意大利偉大科學家伽俐略生平事跡的書深深地吸引著他,伽俐略通過實驗來探求真理的科學態(tài)度使他深為欽佩。從此,“實驗”一詞一直沒有離開過愛迪生的腦海。
母親發(fā)現(xiàn)愛迪生對物理、化學特別喜愛,就專程上街買了《自然科學與實驗科學入門》一書。他對實驗好像走火入魔,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各種實驗越做越多,越做越大,費用支出也不斷增長,而家里的日子又過得非常窘迫,于是12歲的愛迪生不顧父母的勸阻,在休倫斯至底特律的火車上賣報紙和食品,每天長達14個小時。愛迪生還利用賣貨的間隙在火車的實驗室里做實驗。一次,他做實驗時不慎失火,險些釀成大禍,因此被趕下了火車,灰溜溜地踏上了返鄉(xiāng)的路途。
“壞事傳千里”,他在火車上闖禍的事,早已傳遍了家鄉(xiāng),有人甚至添油加醋地說,他差點把整列火車都燒光了。只有母親了解兒子,她不相信那些流言蜚語。愛迪生在回家的路上,遭受到不少熟人的冷眼,小伙子心上像壓著一塊石頭,抬不起頭來。
當愛迪生快到家門口的時候,忽然看見母親正在門前等著他,愛迪生心中的委屈和痛苦,頓時煙消云散了。他回到母親的懷抱,渾身又有了無窮的力量。
母親重新為愛迪生開辟了實驗場所。為了防止意外,新實驗室設(shè)在自家閣樓頂上,地窖里只堆放器材和雜物。這樣萬一再發(fā)生爆炸,最多只會把房頂炸掉,不會使住人的底樓受到影響。就這樣,他們家的小閣樓成了愛迪生的實驗室。愛迪生的一生幾乎都是在實驗中度過的。
正是在母親的關(guān)心和支持下,愛迪生憑著對科學技術(shù)的熱愛和癡迷,堅持不懈地探索和實驗,一生獲得1200多項專利,為人類的文明和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家庭教育中怎樣提高父母的威信
- 陳景潤:民主對待孩子
- 老舍怎樣教育孩子
- 安徒生的童年
- 王樹聲懇切勸子寬容待人
- 生命之樹常青
- 臺階與總統(tǒng)
- 諸葛亮教子儉養(yǎng)德
- 誰在琴房彈琴
- 希爾頓的家教
- 偉大母親人格魅力的影響
- 李嘉誠的育子之道
- 家庭教育的“重章疊唱”
- 大自然中的探索童心
- 準媽媽營養(yǎng)素過剩危害BB健康
- 小學美術(shù)工作計劃
- 基本簡歷:在校學生簡歷-A Résumé of a Student at School
- 新媽咪實用寶典(喂養(yǎng)技巧)
- 逗嬰兒笑還需把握分寸
- 心的奉獻
- 2《小熊住山洞》教學設(shè)計之六
- 6歲尚逢揚:巧斗鼠老三(作文)
- 12歲顧內(nèi)潔:青橄欖的滋味
- 敬自己的經(jīng)典句子243句
- 早安100句撩人情話短句161句
- 玩具促銷朋友圈文案35句
- 母親應該給孩子的六種教育東西
- 怎樣教育父母離異的孩子
- 母親的愛好和才能會通過胎教傳給孩子
- 教育愛打人的孩子,父母要注意分寸
- 孩子不如意就發(fā)脾氣,這樣的孩子如何教育
- 美國是這樣教育孩子的
- 教孩子聲音是怎樣產(chǎn)生的教案
- 教孩子了解聲音是怎樣產(chǎn)生的教案尋找聲音
- 教孩子愛清潔講衛(wèi)生的教案
- 增進母愛的教案:三八節(jié)親子活動方案
- google名人李開復教子七大秘方,家長應該這樣教育孩子
- 幼師教育過程中注意培養(yǎng)幼兒的愛心:促進讓孩子學會“愛”
- 幼兒園教育筆記:給孩子編織愛的搖籃
- 孩子父母在蒙氏教育中的重要性
- 幫孩子養(yǎng)成個人衛(wèi)生好習慣的教案:愛干凈講衛(wèi)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