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神奇的號碼》反思

中班教案《神奇的號碼》反思

中班教案《神奇的號碼》反思

1、中班教案《神奇的號碼》反思

  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必須根據(jù)幼兒的身心發(fā)展水平和特點來進行。現(xiàn)代生活給幼兒帶來的潛在危險日益突出,像火災、溺水、拐騙、突發(fā)事件等一系列危險時刻威脅著年幼的兒童,因此在活動中引導幼兒學會處理一些突發(fā)事件,知道幾個常用的報急電話,并學會撥打報急電話。

設計意圖

  隨著社會生活現(xiàn)代化進程的加快,現(xiàn)代生活給幼兒帶來的潛在危險日益突出,像火災、溺水、拐騙、突發(fā)事件等一系列危險時刻威脅著年幼的兒童,而中班幼兒還處在未成年期,缺乏生活經(jīng)驗和自我保護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發(fā)生意外傷害。孩子的安全是幼兒園的首要任務,我們老師不可能整天跟著孩子轉(zhuǎn),只有教給他們學會自我保護的能力。在圍繞著幼兒園課題“充分挖掘幼兒、家庭、社區(qū)的教育資源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fā)展”這一主線,我設計了本次社會活動——《神奇的電話號碼》,通過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讓每個幼兒都能真正動起來,使每個孩子都主動、積極地去記住這些報急電話,才能使幼兒自己遇到緊急問題時會使用這些號碼,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會處理一些突發(fā)事件,知道幾個常用的報急電話,并學會撥打報急電話。

  2、教育幼兒不玩火,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3、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6、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學會保護自己,知道幾個常用的報急電話。

  活動難點:會正確撥打報急電話。

活動準備

  課件(1)---(3);電話一部;圖畫 3 幅。

活動過程

  一、播放課件(1),引起幼兒的興趣。

  1、一天,亮亮一個人在家,忽然有人來敲門,透過門上的貓眼,他看到一個陌生人,亮亮沒開門,這時,陌生人開始撬亮亮家的門。

  提問:“這個時候,猜猜看亮亮會怎么做呢?”(個別幼兒回答)

  2、師:“下面我們來看亮亮是怎么做的?!?撥打110)

  二、教幼兒學習打“110”。

  1、出示電話機, 教師示范講解撥打報警電話:先拿起聽筒,撥號碼110,聽到嘟嘟的幾聲長音,表示電話通了,對方接了電話以后,向?qū)Ψ街v清什么地方發(fā)生了什么事情。警察叔叔接到電話后就會馬上趕來把壞人抓住。

  2、請個別幼兒上來撥打“110”。

  三、播放課件(2),引導幼兒學習撥打急救電話。

  1、小花和奶奶在家正看著電視,奶奶突然昏倒在地上,小花急得哭了起來。

  提問:“這個時候,小花該怎么辦?”。(幼兒討論后請個別幼兒回答)

  2、師:“我們來看小花是怎么做的?!?打電話給爸爸)

  3、師: 請小朋友想一想最快最好的辦法是什么?引導幼兒說出打急救電話。

  4、教幼兒學打“120”。 再次出示電話機,教師示范講解撥打報警電話:先拿起聽筒,撥號碼120,聽到嘟嘟的幾聲長音,表示電話通了,對方接了電話以后,向?qū)Ψ街v清什么地方發(fā)生了什么事情。醫(yī)生叔叔接到電話后就會馬上趕來把奶奶送到醫(yī)院搶救。

  請個別幼兒上來撥打120

  四、播放課件(3),引導幼兒學習撥打火警電話。

  1、強強一個人在家時,玩起了火,不小心火燒到了床單上。

  提問:這個時候小強該怎么辦?(個別幼兒回答)

  2、師:我們來看看小強是怎么做的?(小強拿小杯子裝了水去滅火)

  提問:你們覺得他這樣做對不對?他應該怎么做?(撥打119)

  3、師小結(jié):在撥打電話之前,首先要記住你所要撥打的電話號碼,電話接通后,就可以和對方通話了,別忘了告訴消防隊的叔叔什么地方著火了。

  五、游戲:“該打什么電話”

  1、出示第一幅圖畫,一個小朋友在玩火,一不小心,火把窗簾燒著了。

  師:這個時候,該撥打哪個電話號碼?(請說對的小朋友來撥打電話進行模擬練習,學會如何向消防隊叔叔報警)

  2、出示第二幅圖畫,有一個人騎車摔倒在地,這時他已經(jīng)昏迷不醒了。

  師:該打什么電話呢?(請說對的小朋友來撥打電話進行模擬練習,學會如何向急救中心報警)

  3、出示第三幅圖畫,有一位小朋友在街上迷路了。

  師:該撥打哪個電話號碼?(請個別小朋友來撥打電話進行模擬練習,學會如何向警察叔叔報警)

  六、師小結(jié):

  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會發(fā)生許多意想不到的情況,當我們遇到意外情況時,要動腦筋想辦法來解決問題,避開危險,保護自已和家人。

  活動延伸

  在教室放置“神奇的電話”,讓幼兒在游戲中練習撥打電話,鞏固對“110、120、119”等特殊號碼的認識。

活動反思

  首先,在本次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我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注意內(nèi)容的綜合性、趣味性,寓教于生活和游戲之中。

  在教學活動中,我首先引導幼兒將日常社會生活常發(fā)生的具體事件進行分類,知道當突發(fā)事件發(fā)生時會迅速求助相關(guān)部門。再利用游戲、情景表演等幼兒感興趣的方式,學習撥打110、120、119電話進行求救的正確方法?;顒又?,我觀察到幼兒已掌握了初步的報警知識的,便設置了游戲活動—— “打電話”是小朋友常見而感興趣的,所以,整個學習過程中幼兒熱情高漲,興趣很濃,積極參與整個游戲活動,樂意的表現(xiàn)自己,達到了活動目標,學具的提供滿足了孩子動手的需要。從而,讓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真正體現(xiàn)是學習的主人,發(fā)揮主體作用,使報警知識得到強化、內(nèi)化。

  其次、為幼兒提供相互交往、共同活動的機會與條件。新《綱要》指出:“教師應努力建構(gòu)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痹诨顒又?,我為幼兒創(chuàng)設寬松自由、積極互動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支持、鼓勵、引導幼兒與別人討論,充分調(diào)動幼兒看、聽、說、動腦等各種感官進行探究問題。當老師提問:“該怎么辦,我們一起來想想辦法?”“我們應該怎樣正確撥打電話呢?”……讓幼兒相互討論,教師、幼兒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形成合作學習機制。讓幼兒充分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發(fā)展了口語表達能力。

  另外,中班幼兒年齡較小,對這些報急電話號碼不一定全記住,只有通過反復練習、強化,才能牢記。因此,在延伸活動中,我在活動室擺放許多電話玩具,供幼兒游戲時練習撥打電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隨時提醒幼兒、教育幼兒,并爭取家長的配合和支持。

  總的來說,我的整個活動都能以新《綱要》為指導,從“認知—情感—行為”三大塊,由淺入深,從感知到體驗,使原有經(jīng)驗與新經(jīng)驗之間建立有機聯(lián)系,讓幼兒在互動式、開放式、探究式的教育活動中,自主地、能動地、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使幼兒從中學會正確分析情況,避免傷害,遇到緊急情況時會求援,這樣,才能使幼兒更好地掌握自我保護知識。當然也存在不足之處,當然也存在不足之處,在教學中有時出現(xiàn)幼兒的課堂常規(guī)稍差,有待加強培養(yǎng)、訓練。通過這次活動得到一些收獲,在今后的活動中,從內(nèi)容的確定到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再到過程的實施,都應當鼓勵幼兒主動的參與。只有這樣,才能為幼兒提供更加廣泛、自由的探索空間,才能真正體現(xiàn)幼兒的主體性,使其成為學習的主人!

2、中班教案《小竹筍》含反思

活動目標:

  1.感知竹筍的基本特征并了解其生長變化的過程。

  2.在嘗試剝筍的過程中體驗樂趣。

  3.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課件、禮物包裹、竹筍生長過程圖、竹筍若干。

活動過程:

  1.猜猜、說說,引發(fā)幼兒興趣

  師:(出示大熊貓圖片)今天大熊貓收到了朋友們送的一份神秘禮物,它們是大熊貓最愛吃的東西。你們猜是什么?(竹子)

  師:你們猜對了,大熊貓最愛吃的就是竹子。(出示竹子圖片)

  師:可是竹子那么長,包裹那么小,裝得下嗎?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請一位小朋友來摸摸看,里面到底是什么?包裹里的東西摸起來什么感覺?你覺得是什么呢?

  答案揭曉:竹筍。

  師:竹筍是什么形狀的?是什么顏色的?是軟的還是硬的?

  幼兒觀察討論。

  小結(jié):原來竹筍上面尖尖的,下面粗粗的,是圓錐形的;外面包著一層筍殼,顏色有些是褐色的,還帶點黃,有深有淺;而且竹筍摸起來是硬硬的。

  2.玩玩、剝剝,認識竹筍

  師:可是熊貓最愛吃竹子,為什么要送一根竹筍呢?你能猜出這個秘密嗎?

  幼兒根據(jù)自己的想法自由回答。

  師:小朋友說得真棒,原來竹筍長大了就變成竹子了。

  師:竹筍是怎樣長大的呢?(出示竹筍生長過程圖)

  請幼兒排序竹筍生長過程,并做動作扮演。

  師:這里有很多竹筍,熊貓也想要請你們吃,可是現(xiàn)在就能吃嗎?(要剝殼)

  師:筍寶寶的秘密藏在它的衣服里,現(xiàn)在請你去試一試,剝一剝。幼兒操作剝筍。

  師:請你說說你是怎么剝的才不破?你用什么辦法剝的這么快?

  小結(jié):原來剝筍要輕輕地,一層一層剝才不會破。

  兒歌總結(jié):小朋友們快快來,我們一起來剝筍,從外剝到里,從下剝到上,一層一層往里剝,筍寶寶露臉微微笑。

  3.結(jié)束

  師:筍剝好了,我們送廚房請阿姨去制作美味的菜肴吧。

教學反思:

  活動前做了充分的準備。為了激發(fā)幼兒的興趣,調(diào)動他們積極參與活動,我準備了教具禮物盒,并制作了簡潔的PPT課件,引導幼兒進入活動情境。為了豐富活動的形式,并使幼兒對竹筍的生長過程有形象的認識,我準備了四張手繪的竹筍從破土而出到長成竹子的過程圖。為了滿足所有幼兒的操作,讓他們在嘗試剝筍的過程中體驗樂趣,我為幼兒準備了人手一根竹筍。

  孩子們都知道熊貓最愛吃竹子,不過都不太知道竹筍和竹子之間有著特別的秘密。當我請孩子摸著新鮮的竹筍時,有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摸上去是硬硬的,長長的……我班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還是比較豐富的,在揭曉答案之后,都能說出這是竹筍。隨后,我們一起觀察討論了竹筍的外形特征,孩子們發(fā)現(xiàn)竹筍外面的筍殼是黑黑的,也有淡淡的黃色;對于竹筍的形狀——圓錐形,大家的經(jīng)驗還不是很豐富,但是也有幼兒能說出上面尖尖的,下面粗粗的圓圓的特征。幼兒們從筍的顏色、形狀、感覺等方面說了自己的發(fā)現(xiàn),很全面,但對于竹筍和竹子之間的關(guān)系卻還是比較茫然。在經(jīng)過我的引導與提示,以及觀察比較了四張竹筍長成竹子的過程圖之后,孩子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原來竹筍是竹子的幼苗,它長大了,就變成了竹子。

  活動中孩子們不僅用眼睛看,還嘗試著用手去剝一剝。孩子們在探索剝筍的過程中,有些剝得比較快,比如琪琪,動作非常迅速,而有些幼兒操作剝筍比較慢,花了較長的時間。在分享交流環(huán)節(jié),我請了琪琪介紹自己剝筍的方法:原來她是一層一層從下往上剝的,而且要剝完所有的黑色筍殼,露出淺黃色筍寶寶才算是完成了。而我們班很多孩子是從筍的上部尖尖頭開始入手的,殼比較硬,很難順利剝下來,因此影響了剝筍的速度。最后,我利用兒歌的形式總結(jié)了剝筍的正確方法:“小朋友們快快來,我們一起來剝筍,從外剝到里,從下剝到上,一層一層往里剝,筍寶寶露臉微微笑?!币砸龑в變簩σ粚右粚觿児S有比較形象的了解。

  本次教學活動還是比較順利的,選擇小竹筍符合春天的季節(jié)特征,迎合了幼兒認識、觀察植物變化的目標要求。我班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比較豐富,對竹筍并不陌生,通過本次活動又加深了他們對竹筍的認識。孩子們在仔細觀察與討論中了解了竹筍的外形特征和竹筍長成竹子的變化過程,在剝筍的過程中又掌握了剝筍這一生活技能。但是,在活動中感覺幼兒沒有完全盡興,剝的不過癮。因此可延伸剝筍活動時間,活動結(jié)束鼓勵幼兒在家?guī)椭职謰寢寗児S做家務。

3、中班教案《爬高樓》含反思

活動目標

  1、結(jié)合圖片理解兒歌內(nèi)容,培養(yǎng)幼兒識圖、口語交際、模仿動作等能力。

  2、引導幼兒參與活動,體驗活動過程中所獲得的快樂,激發(fā)幼兒感受、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感。

  3、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4、培養(yǎng)幼兒的欣賞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結(jié)合圖片感知、以游戲活動為載體引領幼兒學習兒歌。難點:背誦兒歌。

活動準備

  音樂光盤、掛圖、牽?;ǘ?模擬)

活動過程

  1、 音樂導入:牽?;◣ьI小朋友去她家。

  2、 戰(zhàn)士掛圖,讓小朋友逐一觸摸高樓、樹梢、墩墻、泥巴高、長、滑、細的感受,同時貼上字卡片,認讀高樓、樹梢、墩墻、泥巴。

  3、 教師簡述牽牛花爬高樓、 樹梢、墩墻、泥巴的過程,從而引入課題兒歌《爬高樓》

  4、 教師出示牽?;?貼手背),幼兒也貼,教師教幼兒學兒歌時加動作、表情。

  5、 游戲:四名幼兒分別扮演高樓、樹梢、墩墻、泥巴,其他幼兒邊讀兒歌邊觸摸。

  6、 活動延伸:教師隨音樂帶領幼兒到大自然去采牽?;?。

教學反思

  《綱要》中指出:“教育內(nèi)容要求能否兼顧群體需要和個體差異,使每個幼兒都能得到發(fā)展,都有成功感”。我以能促進“每個幼兒都能主動發(fā)展”的教學思想,以兒歌是幼兒喜愛且易接受的教學形式,找到幼兒興趣點入手,再以游戲活動為載體,使兒童在活動中得到認知、情感和價值觀的主動發(fā)展。

  我在教學過程中注重了:第一環(huán)節(jié),以優(yōu)美輕松的音樂為背景,創(chuàng)設了輕松愉快和諧的教學氛圍。在第二環(huán)節(jié),讓幼兒觀察、親身體驗牽?;ㄅ栏邩牵囵B(yǎng)觀察力和注意力。第三環(huán)節(jié),進一步理解兒歌內(nèi)容,體驗爬高樓的不易,增強了幼兒理解能力。第四環(huán)節(jié),幼兒邊學兒歌邊做動作,輔以表情,激發(fā)幼兒主動參與學習的興趣。第五環(huán)節(jié),分角色表演進一步加深幼兒理解力,提升了表演能力,增強了記憶力。第六環(huán)節(jié),回歸大自然,讓幼兒在愉悅的氛圍中結(jié)束活動。整個活動中,幼兒在觀察力、注意力、參與表揚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主動發(fā)展。

  不足之處:在第二環(huán)節(jié)中,應在認識高樓、樹梢、墩墻、泥巴、野牽牛時貼上字卡,初步讓幼兒識字。在第五環(huán)節(jié)中讓幼兒帶上高樓、樹梢、墩墻、泥巴的頭飾,這樣幼兒學習興趣會更濃些。

4、中班教案《神奇的磁鐵》含反思

教學目標:

  1.學習通過預測、實驗的方法探索磁鐵的基本特性。

  2.初步了解“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磁性原理。

  3.通過游戲活動發(fā)展幼兒的觀察能力、思維力和動手操作能力,探索磁鐵的穿透性。

  4.發(fā)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5.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準備:

  教具準備:各種各樣的磁鐵ppt

  玩賽車游戲的道具:長1米,寬50厘米的KT板一塊,上面有用即時貼裝飾好的賽車跑道。用紙制作的賽車,底部粘有方形鐵片。

學具準備:

  1.條形磁鐵,人手各1塊。

  2.動手試一試環(huán)節(jié)所需材料:積木、回形針、積塑飲料瓶、樹葉、小剪刀、鑰匙、鐵夾子、鐵盒子、小鐵環(huán)、鏍絲釘、茶杯、木板、紙、布、硬幣等。

  3.探索并驗證環(huán)節(jié)所需材料:紐扣、電池、石頭、螺絲、回形針、鈴鐺。

  4.探索并驗證環(huán)節(jié)所需的記錄卡,人手一張。

  5.玩賽車游戲所需材料:長50厘米,寬25厘米的KT板7塊,上面有用即時貼裝飾好的賽車跑道。用紙制作的賽車7部,底部粘有方形鐵片。

教學過程:

  一、認識磁鐵不拘一格的外形

  1.教師指著吸在黑板上紅紅綠綠的圓形的塑料片,問:小朋友們,通過上一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知道為什么這些圓形的塑料片能粘在黑板上嗎?

  幼兒交流,教師出示塑料片后藏著的圓形吸鐵石。

  師:磁鐵又叫吸鐵石,它們經(jīng)過人們的加工,長得也不一樣哦!小朋友們想不想和它們見見面呢?

  出示ppt展示各種各樣的磁鐵。

  二、通過嘗試,了解磁鐵的“吸鐵性”

  1.師引導幼兒復習舊知: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知道利用磁鐵可以( )。

  2.引導幼兒探索新知:磁鐵究竟能吸住哪些東西呢?

  (1)幼兒取出老師課前分發(fā)的實驗材料盒。

  (2)幼兒嘗試用磁鐵去吸盒內(nèi)的小物件,把能吸住的放在一起,不能吸住的放在一起。

  (3)引導幼兒找規(guī)律。

  說說用磁鐵吸住了什么物體。

  投影顯示這些實物,引導幼兒歸類:這些物體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4)教師小結(jié),過渡:磁鐵可以吸住鐵制成的物體,也就是鐵制品,以及鐵以外的一些金屬,比如硬幣。根據(jù)這個特點我們來猜一猜磁鐵可以吸住哪些物品。

  (教師出示ppt,幼兒打開記錄表)

  引導幼兒先進行預測,猜想磁鐵能吸住什么,認為能的在記錄表里打“√”。

  引導幼兒進行驗證,用磁鐵一一試一試,驗證剛才預測的結(jié)果。

  (5)指名幼兒匯報驗證的結(jié)果。

  三、認識磁鐵的“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的特性。

  1.小朋友們,磁鐵可以吸住鐵制品以及鐵以外的一些金屬,那么用磁鐵吸磁鐵會怎樣呢?

  2. 教師先介紹磁鐵的兩極:南極S,北極N,并引導幼兒強化這個知識點。

  兩名幼兒合作完成實驗,教師引導幼兒交流結(jié)果。

  第一步:N極碰N極怎樣?教師引導幼兒交流結(jié)果。

  第二步:S極碰S極怎樣?教師引導幼兒交流結(jié)果。

  第三步:N極碰S極怎樣?教師引導幼兒交流結(jié)果。

  3.教師和幼兒一起小結(jié):磁鐵有(兩極),(南極)和(北極),相同的極會(互相推開),不同的極會(互相吸引)。

  四、在游戲中探索磁鐵的磁性穿透力。

  師:原來磁鐵還有兩極性,磁鐵里的奧妙真不少,下面我們來玩一個磁鐵的游戲,繼續(xù)去尋找磁鐵的神奇。

  教師演示玩賽車游戲。

  取出用KT板和即時貼做好的彎曲的賽車跑道,將板子擱在兩張椅子中間,將板子上放置一輛底座粘貼了鐵片的紙賽車,將磁鐵放在KT板下沿著跑道向前移動。

  幼兒分組玩賽車游戲。

  幼兒取出課前老師分發(fā)的道具,各小組幼兒輪流玩賽車游戲,教師提醒幼兒磁鐵盡量不離開板子,緊貼板子向前移動,否則賽車就會停下來。

  師在幼兒玩好后,引導幼兒思考:為什么賽車可以向前移動?

  幼兒回答,師告訴幼兒:原來磁鐵的磁性有穿透力,隔著東西也有吸引力,磁鐵越大,吸力越大。

  五、師幼共同總結(jié)磁鐵的特性。

  師:今天我們玩了這么多好玩的游戲,很開心,也有很大的發(fā)現(xiàn),先是發(fā)現(xiàn)了磁鐵能吸東西,吸什么東西呢?(引導幼兒說出磁鐵能吸鐵的東西)師:后來又發(fā)現(xiàn)了一個秘密。(引導幼兒說出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的磁性原理。)師:在玩賽車時我們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引導幼兒說出磁鐵能隔著物體吸東西。)師:磁鐵的奧妙真不少,它還隱藏著很多奧妙等著我們?nèi)グl(fā)現(xiàn)呢,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玩磁鐵的游戲!

教學反思:

  本次科學活動,幼兒從上課伊始就表現(xiàn)出強烈的興趣。由于事先準備的操作材料比較多,所以幼兒一直在動手操作中觀察、發(fā)現(xiàn)、比較,整節(jié)課情緒高漲。幼兒樂于通過自己動手操作來發(fā)現(xiàn)事物規(guī)律的活動形式。在總結(jié)磁鐵特性這一環(huán)節(jié),做的還不到位,有點急于求成,要先讓幼兒來講出他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教師再進行引導,做最后的總結(jié)。在活動過程中仍有不足之處,教師在講述表格填寫規(guī)范時語言不夠清晰,目標不夠明確,仍然有些幼兒將猜測和驗證環(huán)節(jié)混淆起來,不

  會填寫表格。此外,應將游戲探索磁鐵特性這一方式延伸到今后的玩磁鐵的活動中。

5、中班教案《神奇的樹》含反思

活動目標:

  1.理解童話內(nèi)容,感受小刺猬對刺猬婆婆的愛。

  2.知道九九重陽節(jié)是老人節(jié),增進關(guān)愛老人和長輩的情感。

  3.認識字詞:刺猬、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4.借助圖文并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yǎng)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fā)閱讀興趣。

  5.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

  2.教師自制字詞卡"刺猬、春天、秋天、冬天"。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看幼兒用書,引入主題。

  教師:

  1.你知道這是哪些季節(jié)嗎?一年四季有哪些變化?

  2.季節(jié)的變化真奇妙,四季的景色真美麗??墒牵题牌拍挲g大了,走不動了,只能天天坐在屋里了。后來,刺猬婆婆的屋子里面發(fā)生了一些奇怪的事。

  二、引導幼兒理解故事主要內(nèi)容:

  1.講述故事,在結(jié)尾前插問:

  (1)刺猬婆婆家中發(fā)生了什么奇怪的事?

  (2)你感覺這是一棵怎樣的樹?

  (3)猜一猜這棵神奇的樹是從哪里來的?

  2.幼兒看圖片完整地欣賞故事,進一步理解小刺猬關(guān)愛老人的行為。教師出示字詞卡。提問:

  (1)小刺猬在春夏秋冬分別裝扮成了什么樹?為什么要裝扮成這樣的樹?

  (2) 刺猬婆婆看到這些樹感覺怎么樣?看到刺猬婆婆高興,小刺猬心里有什么感覺?

  (3)這個秘密是怎么被發(fā)現(xiàn)的?

  (4) 刺猬婆婆發(fā)現(xiàn)了這個秘密會怎么想,怎么做?

  三、師生共同看圖講述一遍故事

  邊講述邊指認"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四、師生交流在生活中如何關(guān)心老人。

  討論:

  1.小刺猬為滿足刺猬婆婆的愿望,想辦法裝扮成各種樹。小朋友們知道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有什么愿望嗎?你能幫助他們實現(xiàn)愿望嗎?

  2.你為身邊的爺爺奶奶做過什么?你是怎么關(guān)心他們的?

  3.你關(guān)心爺爺奶奶時,爺爺奶奶心里怎么想?你感覺怎么樣?

  4.小朋友,你們有沒有聽說過重陽節(jié)?知道重陽節(jié)是什么節(jié)日嗎?這一天你打算怎樣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祝賀節(jié)日呢?(教師扮作老人,請幼兒練習向老人表達祝福)

  五、教師分別出示字詞卡,帶領幼兒認讀,然后請幼兒一一說出每個季節(jié)的特征。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關(guān)心老人,經(jīng)常為家中或社區(qū)的老人做一些事。教師請幼兒將自己的事畫下來講給全班小朋友聽。

教學反思:

  通過這次活動,我嘗試了新的教學方法,所做的嘗試也是比較符合我班幼兒的學習水平的,因此,在以后的故事教學中,我會再次運用這樣的教學模式,并根據(jù)這次活動中所出現(xiàn)的問題加以調(diào)整和改進的。

6、中班教案《神奇的眼睛》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嘗試用紅、黃、藍三原色畫一畫自己眼中的五彩世界,感受變出新顏色的樂趣。

  2.集體合作完成作品“大眼睛”“眼睛的家”,體驗合作與分享的愉悅。

  3.對用自己的身體進行造型感興趣,獲得大膽聯(lián)想和想象的快樂。

  4.養(yǎng)成大膽用色、均勻涂色的良好習慣。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1.形狀各異的砂皮,紅、黃、藍蠟筆,幼兒人手一份。

  2.老師“拍的照片”兩張,“大眼睛”相框,錄音機、磁帶、數(shù)碼相機。

活動過程

  一、眼睛是一架照相機

  1.導入:游戲“找五官”。

  2.拍照:嘗試用“眼睛照相機”拍一拍周圍的物體。

  請幼兒在活動室里自由尋找自己喜歡的物體,用“眼睛照相機”拍下來。啟發(fā)幼兒變換角度拍。師幼互相拍。

  3.交流:

  (1)剛才你的“眼睛照相機”拍了什么?你拍的照片上有哪些顏色?(個別回答)

  (2)以前你的“眼睛照相機”還拍過什么?拍到過哪些美麗的顏色?(輕輕告訴旁邊的小朋友)

  (評析: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首先通過把眼睛想象成一架照相機來幫助幼兒調(diào)動記憶中的相關(guān)經(jīng)驗,從而組織起繪畫的內(nèi)容,換句話說,就是讓孩子有東西可畫。其次是讓孩子意識到,我們的眼睛看到的世界是五顏六色的,這為隨后的設疑作了鋪墊。)

  4.設疑:老師出示自己用“眼睛照相機”拍的五彩照片和紅、黃、藍三支蠟筆讓幼兒猜一猜,只用這三種顏色怎樣畫出照片上的綠色、橙色等顏色。(幼兒自由發(fā)表意見)

  5.嘗試:幼兒嘗試用紅、黃、藍三種顏色畫出五顏六色的照片。

  教師巡回指導、提供幫助,引導幼兒在變出新顏色的同時,發(fā)現(xiàn)所用顏色多少與變出的顏色深淺之間的關(guān)系(例如:在用黃和藍混涂時,黃多藍少為淺綠,藍多黃少為深綠)。

  (評析:這個環(huán)節(jié)讓孩子們體驗了只用紅、黃、藍三種顏色作畫的樂趣,這種全新的嘗試,充分調(diào)動了幼兒繪畫的積極性,豐富了繪畫的方式,同時也讓孩子們獲得了一種解決問題的策略,例如:平時畫畫缺少顏色時,可以利用現(xiàn)有的顏色變出所需要的新顏色。)

  二、大眼睛

  1.送照片:出示“大眼睛”相框,幼兒根據(jù)所畫照片背后的色塊和數(shù)字,將照片貼到相框相應的位置上。

  2.感受成功合作:小朋友拍的照片合起來變成了兩只美麗的大眼睛,你們高興嗎?

  3.交流:你變出了什么顏色,你是怎么變出來的。

  小結(jié):小朋友用紅、黃、藍三種顏色變出了綠色、橙色……還發(fā)現(xiàn)顏色涂得不一樣多,變出來的顏色的深淺也是不一樣的。

  4.引申:除了大眼睛里的這些顏色,你還見過哪些顏色?

  5.小結(jié):是啊,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上有許許多多的顏色,可是科學家說,這許多許多的顏色都可以用紅、黃、藍三種顏色變出來,是真的嗎?以后請你再試一試,看能不能像科學家說的那樣變出今天我們沒有變出的顏色來。

  (評析:這個環(huán)節(jié)既擔負著承上啟下的任務,又滲透著多種教育因素3首先,孩子們在完成大眼睛的過程中,先要運用數(shù)學分類的知識,必須將照片背后的一個小色塊和數(shù)字同“大眼睛”上的顏色和數(shù)字對應起來,才能將照片不多不少地貼進去。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孩子們體驗到了變出和發(fā)現(xiàn)新顏色的喜悅,同時又注意到了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遠不止這么多顏色。我及時地拋出問題“科學家說: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上的各種顏色都可以用紅、黃、藍三種顏色變出來,真的嗎?”讓孩子們的興趣不僅僅停留在變出有限的幾種顏色上,也讓這個藝術(shù)活動有了進一步延伸的空間。同時這個環(huán)節(jié)也是為了讓孩子們體驗合作、分享以及成功的快樂而設置的?!按笱劬Α卑萘藗€別差異、接納了不同水平,這里沒有橫向的比較,有的是探究和合作獲得成功的愉悅。)

  三、眼睛的家

  1.討論:眼睛的家在哪里,眼睛的家里有誰,怎樣為眼睛造一個家。

  2.啟發(fā):用自己的身體為眼睛造一個家。

  3.幼兒嘗試:請一名幼兒先做鼻子,依次合作完成嘴巴、眉毛、腦袋、耳朵的造型。其余幼兒手拉手圍成一個圓圈蹲下,成為一個大大的臉蛋。

  4.師幼游戲:師唱歌曲《眼睛的家》,唱到的角色招招手,確認自己的角色造型,加深對身體造型的感受。

  5.配班老師拍下集體造型。

  6.觀看集體造型照片,集體唱著《眼睛的家》找一找照片上的各個角色部位。

  (評析: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孩子們進行了身體造型的嘗試。先通過老師唱歌、幼兒動一動的方式,讓孩子們確認自己在集體造型中的角色,初步感受這種造型方式的樂趣。由于孩子們身在其中,無法看到集體造型的效果,于是配班老師將孩子們的造型拍攝下來并讓他們邊看邊唱找角色,讓孩子們更深刻地體驗身體造型藝術(shù)的樂趣,體驗合作的歡愉和魅力。)

活動反思

  “神奇的眼睛”這個活動,各個環(huán)節(jié)既相互依存,又有各自的目標與教育因素,教師努力將孩子對藝術(shù)情趣的體驗貫徹始終。例如,在第一個環(huán)節(jié)中,讓孩子們體驗只用三種顏色畫出五彩圖畫的欣喜;第二個環(huán)節(jié)中,讓孩子們體驗相框變成大眼睛的神奇;第三個環(huán)節(jié)中,讓孩子們體驗用身體造型對自己的作品進行再加工的歡愉。應該說,這個活動在讓幼兒體驗多種多樣的藝術(shù)情趣方面是比較成功的,但同樣也存在著不足,例如:活動過于注重多變的方式而有損深度和難度上的挖掘;由于孩子的個別差異,不同發(fā)展水平孩子的探索程度也存在著差異;由于活動嘗試了兩種藝術(shù)形式而使活動的重點有所分散。這些均應在今后的藝術(shù)活動嘗試中引起思考和注意。

7、中班教案《神奇的三腳架》含反思

[目標預設]

  1.嘗試用游戲棒架起彩泥的方法,發(fā)現(xiàn)“三腳架”具有穩(wěn)定性。

  2.在制作“三腳架”的過程中能發(fā)現(xiàn)并樂意解決問題。

  3.喜歡科學探究活動,體驗操作和成功的樂趣。

  4.發(fā)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5.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活動準備]

  1.游戲棒、橡皮泥、扭扭棒、竹簽、鈴鼓等。

  2.課件。

[教學過程]

  一、出示游戲棒和橡皮泥,初次嘗試用筷子把彩泥撐起來。

  1.出示游戲棒和橡皮泥。

  (1)這是什么?我們平時是怎么玩的?

  (2)看誰能用一些筷子把橡皮泥穩(wěn)穩(wěn)地撐在桌上,想接受挑戰(zhàn)嗎?(想)那待會就請小朋友去試一試,可以多選幾根游戲棒哦,然后稍稍用點力插進橡皮泥里,插完后要稍稍調(diào)整角度,松開手試試會不會倒,會倒就說明還沒有成功,還需要在繼續(xù)試,如果能撐起來不倒,說明你成功了,那就請你把成功的作品放桌上不動,人走到座位上休息一下,好嗎?現(xiàn)在就請小朋友用桌上的材料去試試看。誰能用游戲棒把橡皮泥撐起來,讓橡皮泥穩(wěn)穩(wěn)地站在桌上?看看你用了幾根筷子?

  2.幼兒自由嘗試,教師指導。

  3交流嘗試結(jié)果。

  (1)你們都成功了嗎?你用了幾根游戲棒將橡皮泥撐起來的?

  (2)師:誰來介紹下,你成功了沒有?你用了幾根游戲棒把橡皮泥撐起來的?你是用什么辦法讓筷子起來的?上面怎么插的?下面呢?

  (3)教師小結(jié):我們在做的時候,每根游戲棒的一頭插在橡皮泥的中間,要靠靠攏,高度一樣高,下面呢,要分分開,才能將橡皮泥撐起來的哦。(比較幼兒的作品,根據(jù)實際情況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棒必須撐開才能站起來)【評析:“三腳架”在人們的生活中運用得比較廣泛,但是孩子們可能關(guān)注得比較少,有時候就算見到了也不一定會注意它、探究它。我利用孩子們在玩游戲棒的過程中提出游戲目標,要幼兒用一些游戲棒和橡皮泥結(jié)合,使在沒有外力的情況下直立著靠在一起不倒下。孩子們在操作過程中先試,在試試玩玩中對于結(jié)果也很驚奇。】

  二、第二次探索,嘗試用最少的游戲棒將橡皮泥撐起來。

  1.交代操作要求。

  師:剛剛大部分小朋友都成功了,沒成功的也不用灰心,等會老師給你們機會繼續(xù)完成!那接下來我們要接受新的挑戰(zhàn)咯!你準備好了嗎?那聽清楚了:我想請你們試一試,用最少的游戲棒將橡皮泥穩(wěn)穩(wěn)地撐起來。是用最什么的游戲棒將橡皮泥撐起來?是要比一比誰用的游戲棒最少哦?再試試看吧!

  2.幼兒探索,教師指導。

  3.交流操作結(jié)果。

  你最少用了幾根游戲棒把橡皮泥撐起來了?(3根)有沒有比3根更少的了?

  4.小結(jié)。

  我們發(fā)現(xiàn),圍繞一個中心點,把三根游戲棒搭成一個三角形,就能又方便又穩(wěn)固地把橡皮泥撐起來。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三腳架”。

  【評析:第二個環(huán)節(jié)中,我提出用最少的小棒使其站起來,很多幼兒在第二次操作中帶著游戲的目的來操作,對活動越來越感興趣。這一系列操作活動試圖通過活動來引導幼兒進一步關(guān)注身邊的科學現(xiàn)象。】

  三、介紹各種“三腳架”,結(jié)合生活,談談三腳架的作用。

  1.人們根據(jù)這個發(fā)現(xiàn)做了很多有用的架子,在生活中你有沒有看見過三腳架?它有什么用?

  2.用課件演示各種三腳架。

  老師帶來了幾張圖片,看看它們的三腳架在哪里?請你找出來?(請幼兒用筆劃出三腳架的位置)(1)(出示相機三腳架圖片)師:看看這是什么三腳架?他有什么用啊?(拍照的時候可以把照相機放在上面,這樣拍照就更穩(wěn)更方便了)(2)(出示畫畫三腳架)師:那這個是什么三腳架?(可以在上面畫畫,有了這個三腳架啊,就可以把紙架在上面畫畫了,很方便)(3)(出示三腳凳圖片)師:看看這張凳子和我們坐的不一樣吧,它有幾只腳?所以我們叫它三腳凳。(4)(出示多層三腳架)師:這個呀是多層三腳架,它的每一層都可以用來放一些生活用品,可以放很多東西,不占地方,非常方便。(5)(出示架子鼓圖片)師:看看這張圖片中哪里有三腳架?圓圓的那個可以敲出聲音來的是什么啊?(鼓)在鼓的下面有三腳架,所以叫它架子鼓。

  【評析:通過幼兒自主探索,發(fā)現(xiàn)“三腳架”支撐的原理,培養(yǎng)幼兒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的能力。結(jié)合圖片講述生活中的“三腳架”,提升幼兒的知識經(jīng)驗。幼兒在觀察過程中,既理解、掌握了相關(guān)的知識點,又體驗了探索的樂趣、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fā)了幼兒對科學探究活動的興趣?!?/p>

  四、用三腳架原理制作“架子鼓”,體驗成功的樂趣。

  1.介紹材料及制作要求。

  這里有一些竹簽和扭扭棒,請你們用“三腳架”的原理,三人合作制作一個鼓架,把鈴鼓撐起來。一個人拿住竹簽,一個人用扭扭棒把竹簽扎緊,注意要多扭幾圈。再把三根竹簽撐開來,擺成三腳架的樣子。(請個別幼兒配合示范)【評析:中班的孩子都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操作經(jīng)驗,但合作的能力需要在各種活動中不斷加以鞏固和提高的。而對于科學活動來說,培養(yǎng)孩子正確的科學態(tài)度、方法和技能無疑也是不可或缺的內(nèi)容。因此,老師也有意識地在活動中設計了合作的要求,讓幼兒在學習同伴互助、有效利用同伴資源的同時學會交流與分享,從而獲得共同發(fā)展?!?/p>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提醒幼兒一定要把竹簽扎緊。

  3.展示作品,請幼兒演奏,感受成功的樂趣。

  【評析:《綱要》指出:幼兒園“要盡量創(chuàng)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本次活動就充分體現(xiàn)了教師對這一要求的理解。在整個活動中,幼兒的自主操作貫穿始終。在活動中對操作結(jié)果的總結(jié),都充分尊重了幼兒的主體地位,為孩子創(chuàng)造了更多的思考探究的空間,讓孩子做活動的主人,從而真正成為了孩子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領者。幼兒在合作操做過程中,既理解、掌握了相關(guān)的知識點,又體驗了探索的樂趣、成功的喜悅,從而對科學探究活動的興趣也更濃了。】

  五、延伸活動。

  請幼兒回家再找找還有哪些有用的三腳架,用“三腳架”的原理還能做出哪些有用的東西。

活動反思:

  幼兒科學教育通過幼兒動手操作,激發(fā)幼兒探索的欲望,從而使孩子從小愛科學、學科學。對本次活動的總結(jié)如下:

  1、兩個探究和兩個遞進,兩個探究分別是開始部分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的引導探究和活動主體部分的幼兒的自主探究。兩個遞進是開始部分孩子進行第一次探究完了之后教師的階段小結(jié)和結(jié)束部分的知識經(jīng)驗的梳理提升小結(jié)。讓幼兒深入討論,相互交流獲得正確認識。讓幼兒在集體討論中,聽取別人的意見,用事實說明問題,學會從不同角度看問題。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提問的方式主要有三種:A、開放式提問;B、遞進式提問;C、自由式提問。提問剛開始難度不大,層層遞進,由淺入深。重點是讓幼兒參與,營造一個輕松民主的交流氛圍。

  2、科學活動中,我為孩子提供豐富的操作材料,有了物質(zhì)幫助,我再進行語言引導,孩子在進行大膽探究后會找到答案的。這樣孩子的知識經(jīng)驗才能得到提升,并且記得牢固。

  獲得成功的快樂,培養(yǎng)一個會運用知識,會生活的人,才是教學的真正歸宿。為了把新知識新經(jīng)驗再應用到實現(xiàn)生活中去,我安排了最后一個“制作架子鼓”的環(huán)節(jié)。讓孩子真正已經(jīng)掌握了所有的知識、會運用知識,更多的時候,我們還是要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們運用已有的經(jīng)驗去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真正做到學以致用。真正做到科學經(jīng)驗從生活中來,再用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檢驗,再發(fā)現(xiàn)新問題,引發(fā)新的認識過程。

8、中班教案《神奇的筷子》含反思

活動目標

  1 了解筷子的用途,知道筷子是中國人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

  2 嘗試用筷子進行各種活動。

  3 鍛煉手部肌肉的靈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協(xié)調(diào)性。

  4 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5 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重點難點

  重點:使用筷子。

  難點:正確的使用筷子。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雙筷子、一只碟子。

  2每組一只托盤,內(nèi)放煮熟的五種香豆粒、花生粒和豌豆粒。

  3錄音機,磁帶一盒。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 猜謎語:姐妹雙雙一樣長,一起工作一起忙,冷冷熱熱都經(jīng)過,酸甜苦辣一起嘗。

  2(出示筷子)筷子是中國人的發(fā)明,古時候人們削兩根細竹棍,一頭細,一頭粗,稱它為“箸”,后來又叫筷子。它既可以夾菜,也可以當叉,又方便又衛(wèi)生。你們說,它是不是很神奇呢?

  二、學習活動

  1 教師示范講解使用筷子的動作要領,幼兒練習。

  2 放音樂,教師帶領幼兒反復練習使用筷子,如并攏筷子撥飯,張開筷子夾菜,等等。

  三、實踐活動

  1 現(xiàn)在老師請大家吃東西,大家先將吃的東西夾到碟子里,再用筷子夾著吃,吃多少夾多少。

  2 放音樂,幼兒邊吃邊交流,教師巡回指導,幫助有困難的幼兒。

  3要是天天用筷子吃飯,你們的小手會越來越靈巧,腦子會越來越聰明。

  四、筷子游戲

  1品嘗活動快結(jié)束時,教師隨音樂用筷子敲出歡快的節(jié)奏,吸引幼兒一起跳筷子舞,或用筷子敲擊桌子伴奏。

  2你們真能干,這么快就學會了筷子夾豆粒,跳筷子舞。

  3鼓勵幼兒大膽嘗試用筷子進行各種活動。如蘸顏料畫畫、打毛線、搭房子等

  4教師帶領幼兒到戶外用筷子進行搭建游戲。

教學反思

  在課堂教學時,幼兒表現(xiàn)出對筷子的喜愛和熟悉,回答問題也十分踴躍積極,因為生活中筷子是非常熟悉的一樣東西。但是在課程教學中,發(fā)現(xiàn)幼兒雖然對筷子十分的熟悉,但是會正確拿筷子的幼兒卻不多,大部分幼兒只是用右手握著,不知道應該用手指頭拿好。

  在活動過程發(fā)現(xiàn)幼兒的積極性都很強,由于課堂提供的五香豆粒、花生粒和豌豆粒等食物,幼兒都十分興奮的拿著(握著)筷子在夾小碟子里面的食物,正確拿著筷子的幼兒可以很快就夾起小碟子里面的食物,相反,其他的幼兒就有點困難了。

  教師在課堂中的講解幼兒是否還不夠理解,所以我想,如果讓幼兒在吃飯的時候盡量的拋開湯匙進而使用筷子這樣會不會慢慢改進幼兒拿筷子的錯誤拿法呢?在實際生活中盡量讓幼兒實行這一措施。

  課堂的氣氛還算穩(wěn)定,幼兒的注意力基本上都有集中在教師身上,只是幼兒能不能正確的拿好筷子進餐這方面還需要大大的加強!

9、中班教案《一句神奇的話》含反思

活動目標:

  知道朋友在一起要使用禮貌用語"請""對不起",大家才能相處愉快,共同游戲。

  在故事情境中體會到做錯事要勇敢地面對解決。

  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重點難點:

  會使用禮貌用語"請""對不起"。

活動準備:

  《幼兒畫冊》(第1冊第34頁)

活動過程:

  一、以問題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你們看,新新不開心,一個人坐在那里,為什么?

  二、邊看ppt邊講情境內(nèi)容。

  1.情境一:冬冬正在騎木馬。新新說:"讓我騎一下。"冬冬說:"不給。"新新生氣了。老師說:"我送新新一句神奇的話。"(老師悄悄對新新說)新新又悄悄對冬冬說。冬冬馬上將木馬讓給新新,兩人開心的輪流玩。

  2.討論:你們猜猜,老師送給新新的是句什么神奇的話?(請你……)

  3.情境二:新新與冬冬搬椅子。新新碰到了冬冬,冬冬哭了。新新不知所措的站在那里。

  4.討論:冬冬為什么哭了?我們送新新一句神奇的話,讓冬冬別哭了。(對不起……)

  三、結(jié)合幼兒生活經(jīng)驗找神奇的話

  請幼兒說說:在平時,我們說了哪些神奇的話,解決了什么問題。

  四、活動小結(jié)。

活動延伸:

  小朋友在一起想要玩的開心,就應學會說許多神奇的話,讓朋友聽了很開心。這些神奇的話是什么呢?(請、對不起、請原諒、沒關(guān)系……)

教后反思:

  活動中,我讓幼兒看圖片講述故事情節(jié),孩子們能大概說出故事的意思。針對平時生活中也像故事中的冬冬、新新一樣自私的孩子進行了很好的渲染。其中陸芯怡小朋友她學了以后,馬上明白了小朋友們之間要有愛,要互相謙讓,要禮貌用語,還有李雨馨、劉欣愉等小朋友們都馬上跟我有了回應,使孩子們養(yǎng)成良好的禮儀習慣。

10、中班教案《神奇的小木棒》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固定數(shù)量的木棒拼搭造型,感知形體與空間的關(guān)系。

  2.喜歡拼搭游戲,能創(chuàng)造性地拼搭出不同造型的物體。

  3.愿意與同伴合作探究,體驗空間造型變化的樂趣。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5.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準備:

  1.PPT課件(含音樂背景)。

  2.每人8根小木棒、1塊操作板。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1.播放PPT,在背景音樂聲中引出情境。

  師:小白兔和小黑兔是一對好朋友,他倆總喜歡一塊兒出去玩。有一天,他倆一起來到一片大森林里,走著走著,遠遠地看見前面有一些東西。是什么呢?它們很好奇。

  師:(音樂驟停)它們走過去一看。哦,原來是小木棒!

  師:你們來數(shù)一數(shù),有幾根小木棒?

  師:有8根細細長長的小木棒。小木棒可以做什么呢?(幼兒猜測。)

  2.繼續(xù)播放PPT,引導幼兒觀察用木棒擺放的圖形。

  師:嗯,小黑兔也有好主意,它想到了用小木棒來搭東西。我們來看看,它搭出了什么?(小黑兔搭出了一朵漂亮的花。)

  師:小黑兔用幾根小木棒搭出了這朵花呢?它是怎么搭的?

  師:小白兔想搭一個和小黑兔不一樣的東西。我們來看看,它搭出了什么?

  師:它用小木棒搭了一間漂亮的小房子。它是不是也用了8根小木棒?它是怎么擺放小木棒的呢?(有橫放的,也有豎放的。)

  師:小木棒好神奇呀!小黑兔、小白兔都用了8根,卻搭出了不一樣的圖形。你們想動手試一試嗎?也能用8根小木棒搭出和兔子不一樣的圖形嗎?

  師:這里有片草地(指綠色地墊),上面放著操作板。等會兒,你可以找一塊操作板,從籮筐里數(shù)出8根木棒,在自己的操作板上搭一搭。當音樂停時,保留你的圖形,趕快回到座位上。聽清楚了嗎?

  二、自主探索

  1.自由拼搭。

  幼兒每人取8根小木棒自主探索,在操作板上拼搭各種圖形。教師巡視,鼓勵幼兒搭出各種各樣的圖形。

  2.展示圖形。

  (1)共同欣賞幾個有代表性的幼兒作品。

  師:你們真厲害,搭出了各種各樣的圖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是誰的作品?請你來介紹一下,你搭了什么?是怎么搭的?(請兩至三個幼兒介紹。)

  師:同樣用8根小木棒,小朋友們卻搭出了不一樣的圖形。真是神奇的小木棒!

  (2)欣賞立體作品,并與之前的作品進行比較。

  師:瞧,這個作品很特別。請你們仔細看看這個作品和其他作品有什么不同。(這個作品是站著的,其他是躺著的。)

  師:這是誰搭的?請問你搭的是什么?是怎樣搭的?

  師(小結(jié)):小木棒不僅可以躺著搭,也可以站著搭。

  3.總結(jié)和提升拼搭技能。

  師:老師也帶來了一些作品,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是用什么方法搭的。

  師(播放PPT):這些作品都是用小木棒搭的,但方法各種各樣。有的讓木棒平躺著搭造型,如:一根接著一根延長或搭出曲線,或從中間向四周發(fā)射出去,或頭和尾相接圍成圈。也有的把木棒立起來搭造型,如:兩根木棒立起來,上面再平鋪一根木棒架空,就像一個門洞;或?qū)⒛景魪亩粗写┰?或者將木棒聯(lián)接、轉(zhuǎn)向、交叉……

  三、學習新的空間造型方法

  1.感知和探索。

  師:看了這些方法,你有沒有新的想法?

  師:現(xiàn)在,請你們再來試一試,用看到的這些方法搭出與眾不同的造型。注意:立體造型要搭得穩(wěn),別讓它倒下來。當音樂停時,要小心地保留作品,然后回到座位。

  (每個幼兒拿8根小木棒,在操作板上自主探索,拼搭各種造型。)

  2.交流和提升。

  師:大家都完成了?,F(xiàn)在請兩個小朋友來介紹一下自己的作品。

  師:×××,你搭的是什么?是怎么搭的?用到了什么方法?

  師:哦,你搭了一座小橋,橋下還有小船。你把四根木棒立起來,上面再平放一根,兩邊各斜著放一根,還有一根放在了橋下面。你用的方法真多。

  師:還有誰來介紹一下自己的作品?

  師:×××,你搭的是什么?是怎么搭的?用到了什么方法?

  師:你搭的是一棟高樓。兩根木棒分開立起來,上面平鋪一根后,再在上面壘一層,還有兩根平鋪在樓房兩邊的地上。你用到了很多方法,搭出了很棒的作品。

  師:還有誰搭的也是樓房?和他搭的一樣嗎?你是怎么搭的?用到了什么方法?

  師(小結(jié)):把小木棒立起來向上搭建,可以運用壘高、架空、穿越、蓋頂、聯(lián)接、轉(zhuǎn)向、交叉等方法搭建出這么多有趣的造型,太有趣了。(邊說邊指出有相應技能的幼兒作品。)

  四、合作創(chuàng)意拼搭

  1.產(chǎn)生挑戰(zhàn)自我的愿望。

  師:×××把8根木棒都用上,搭出了這個高樓。有什么辦法能讓高樓搭得更高呢?

  師:是的,兩個人一起玩,把木棒合起來,數(shù)量就多了。你們愿意挑戰(zhàn)嗎?

  師:看看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兩個好朋友合作能不能搭出更多的不一樣的圖形來。請聽好要求:兩個好朋友把木棒都放在這個籮筐里,然后一起到后面的桌子上找一塊白色小廣場(大些的操作板),商量好要搭什么,再一起動手搭。作品完成后就舉手,我來給你們和你們的作品拍合影。

  師:注意,當音樂停時,要小心保留你們的作品,輕輕回到座位上。

  2.嘗試合作搭建。

  兩個幼兒一組,共用16根小木棒進行大膽想象、搭建(如圖五)。

  五、欣賞造型作品

  師:老師把你們和你們的作品都拍下來放在了電視機里,我們一起來欣賞吧。

  師:這是誰和誰的作品?搭的是什么?他們用到了什么方法?

  (分享多幅作品。)

  師:你最喜歡哪一件作品?為什么?

  師:這兩個小朋友把小木棒合起來就有了更多的木棒,就可以運用更多的方法搭出更多、更復雜的造型。

  師(小結(jié)):這8根小木棒太神奇了,變出了各種各樣的造型。以后,你們可以和三個、四個好朋友一起搭。也可以一個人用10根、20根小木棒來搭,看看能不能發(fā)現(xiàn)新的方法,能不能搭出更有趣的圖形來。

活動反思:

  繪本《東做做西做做》描述了兩只兔子運用8根木棒進行多樣化搭建的故事,可以有效地幫助幼兒感知物體的形體結(jié)構(gòu),并學習拼搭各種造型。為此,我選取其中的部分內(nèi)容設計了本次活動,旨在鼓勵幼兒嘗試用固定數(shù)量的木棒創(chuàng)造性地拼搭不同造型的物體,感知形體與空間的關(guān)系。

  該活動分五個環(huán)節(jié):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是情境導入。結(jié)合繪本故事引發(fā)幼兒的搭建興趣;引導幼兒初步感知用固定數(shù)量的木棒搭建的方法。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自主探索。引導幼兒用8根木棒拼搭造型,并相互交流。通過這個過程,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相同數(shù)量的木棒經(jīng)過不同形式的擺放會形成不同的造型,從而產(chǎn)生進一步探索的愿望。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是學習新的空間造型方法。幫助幼兒梳理建構(gòu)的方法,特別是從平面造型到立體造型的方法,激發(fā)幼兒進行創(chuàng)意拼搭的欲望。第四個環(huán)節(jié)是合作創(chuàng)意拼搭。鼓勵幼兒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合作用相同數(shù)量的木棒拼搭出新的造型。第五個環(huán)節(jié)是欣賞造型作品,總結(jié)和提升搭建經(jīng)驗。為后續(xù)的學習和發(fā)展提供有效支持。

11、中班教案《神奇的魔毯》含反思

活動目標

  1. 訓練幼兒的觀察力和反應力。

  2. 訓練幼兒快跑能力及在快跑過程中 能主動避讓伙伴,立定時平衡自己的重心。

  3. 加強幼兒間的情感交流,發(fā)展幼兒的交往合作能力。

  4. 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玩神奇的魔毯。

  5. 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并學會自我保護。

重點難點

  1.訓練幼兒快跑能力及在快跑過程中 能主動避讓伙伴。

  2.加強幼兒間的情感交流,發(fā)展幼兒的交往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

  錄音機音樂磁帶,大灰狼頭飾,各種小動物頭飾共五個,報紙八張;四把小椅子圍成大灰狼大家。

活動過程

  一、活動準備:(請幾名小朋友戴上頭飾扮小動物)

  1. 介紹小動物及“魔毯”。

  2. 熱身運動(大象走路、洗澡、小貓走路、小兔走路)。

  二、游戲活動:

  1. 第一次狼來了。(大灰狼來了的音樂:出現(xiàn)一只大灰狼四處張望找食)。

  老師:糟了糟了 ,大灰狼來了,怎么辦了?讓我們呢找個地方躲一躲吧。

  對了,地上有魔毯,趕緊躲到“魔毯”上去吧。

  幼兒跑,大灰狼抓,沒抓到就回到家門口睡覺。

  歡快的音樂,帶領幼兒做拍手游戲。同時將魔毯減少兩張。

  2. 第二次狼來了。(大灰狼來了的音樂,出現(xiàn)三只大灰狼)。

  糟了糟了 ,大灰狼又來了,我們趕緊到魔毯上去吧。我們的魔毯變少了,怎麼辦啊?大家靠近點站。

  (幼兒跑,大灰狼帶走了兩個沒站在魔毯上的小朋友,關(guān)進大灰狼的家。)

  小朋友,大灰狼走了嗎?

  走了。

  大家快出來。剛才大灰狼抓走了兩個小朋友,所以,大家在做游戲時可要提防著大灰狼喲。來吧,讓我們接著做拍手游戲吧。

  (歡快的音樂,大灰狼又在家門口睡覺,幼兒做拍手游戲,又減少兩張魔毯。)

  3. 第三次狼來了。

  (大灰狼來了的音樂,同時出現(xiàn)三只大灰狼)

  哎呀,大灰狼又來了,孩子們快躲起來。

  (幼兒跑,大灰狼帶走沒有躲到魔毯上的小朋友,然后在家門口睡覺)

  4. 小結(jié)活動情況。

  5.解救被狼抓走的同伴。

  (啟發(fā),引導小朋友說出自己的解救辦法)

  三、放松活動。

  大灰狼被我們抓住了,小朋友也就回來了,我們也跑累了,讓我們放松一下吧。小朋友們自己在圓圈里找地方和老師一起做(舒緩的音樂)

  師:拍拍你的小腿,拍拍我的小腿

  捏捏你的大腿,捏捏我的大腿

  踢踢你的腳,踢踢我的腳

  甩甩你的左手,甩甩我的左手

  甩甩你的右手,甩甩我的右手

  搖搖你的頭,搖搖我的頭

教學反思

  “魔毯”這個游戲活動,在備課時我從訓練幼兒的觀察力和反應力及幼兒的快跑能力和在快跑的過程中能主動避讓同伴。立定是能平衡自己的重心。并能加強幼兒簡的情感交流,發(fā)展幼兒的交往合作能力這個目標考慮。游戲方法上能使全體幼兒同時參加,合作進行游戲角度考慮。讓每個幼兒滿足自己的需求,享受到快樂。

  在整個游戲過程中,師生配合,互動較好,給孩子有適度的活動空間,情感,態(tài)度、知識等方面得以發(fā)展,對個別幼兒的特征還不夠了解,把握教育內(nèi)容的核心,師生互動比較好。如果重新上這節(jié)課,我讓小朋友毛遂自薦和我換位,自己組織活動,老師指導,然后說出他們活動時的心情和之后的想法,這樣有利于孩子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

12、中班教案《神奇的圓》含反思

活動目標

  1、 在圓形的物體上添畫簡單的物體,并表現(xiàn)其主要特征。

  2、 感受圓形變化的美。

  3、 開發(fā)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4、 體驗想象創(chuàng)造各種圖像的快樂。

  5、 能呈現(xiàn)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賞別人的作品。

教學重點、難點

  感受圓形變化的美。

活動準備

  各種顏色、大小不同的圓 圖畫紙

活動過程

  一、 激發(fā)興趣

  老師:“小朋友,今天老師要為大家表演一個魔術(shù),你們想不想看呀!”

  二、 魔術(shù)游戲

  小朋友,你們看這些圓形變成什么了(出示圖片,用兩個圓形拼成小雞的圖片),你們會變嗎?你們會變什么呢?怎么變呢?

 ?、佟⒂變号c同伴討論把圓形變成什么?

 ?、凇⒄垈€別幼兒說出自己想把圓形變成什么?

  三、 幼兒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1、 交代任務:我們學變圓的魔術(shù),老師出示為幼兒準備的材料(各種顏色、大小不同的圓),請小朋友想好用幾個圓變成什么物體。在圓的背面粘上雙面膠,貼在紙上,再把它添畫好。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一起變圓吧。

  2、 教師巡回指導

  要求幼兒把廢紙扔到紙簍里。發(fā)揮自己的想法,做出不一樣的物體來。

  四、 展示幼兒的作品

  請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并給它編一個好聽的故事。

教學反思

  在《神奇的圓》這一活動設計上,為了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我采用了魔術(shù)游戲?qū)氲姆椒āMㄟ^活動培養(yǎng)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開發(fā)了幼兒的想象力。

13、中班優(yōu)秀語言教案《神奇的樹》含反思

活動目標

  1、欣賞童話故事"神奇的樹"理解故事內(nèi)容,嘗試復述并表演故事。

  2、通過學習童話故事,了解季節(jié)順序及相應特征。

  3、在聽聽、講講的過程中體會故事所表達的含義,體驗關(guān)心人、會動腦的快樂。

  4、愿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jié)。

  5、樂意參與表演,大膽學說角色對話。

活動準備

  故事PPT課件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課件,導入主題。

  (1)這是什么季節(jié)?(引導幼兒認讀相應的文字)

  (2)請孩子將季節(jié)的變化按照順序排隊。

  (3)教師小結(jié):季節(jié)的變化真奇妙!可是刺猬婆婆年紀大了,她整天坐在屋子里,于是,她的屋子發(fā)生了奇妙的事情。

  2、教師講述故事,幫助孩子理解內(nèi)容。

  (1)教師借助圖片幫助孩子掌握故事內(nèi)容。在故事結(jié)尾前插問:

  刺猬婆婆家發(fā)生了什么奇妙的事?猜猜這棵樹是哪里來的?

  (2)幼兒完整欣賞故事,教師設疑提問:

  小刺猬為什么要裝扮成各種樹呢?刺猬婆婆知道這個秘密,她會怎么想?怎么做呢?

  3、教師與幼兒一起表演故事,體驗快樂。

  教師扮演刺猬婆婆,幼兒扮演各種樹,表演故事,體驗表演的快樂。

  4、教師啟發(fā)孩子想象,引導孩子遷移作品經(jīng)驗。

  提問:刺猬婆婆還想看什么?小刺猬會怎么做呢?

附故事:

  刺猬婆婆很老很老了,每天都是一個人孤孤單單呆在屋子里。

  春天到了…

  刺猬婆婆很想看滿是鮮花的樹。

  一棵滿是鮮花的樹在屋子里跑來跑去。

  夏天到了…

  刺猬婆婆很想看滿是綠葉的樹。

  一棵滿是綠葉的樹在屋子里跑來跑去。

  秋天到了…

  刺猬婆婆很想看滿是果實的樹。

  一棵滿是果實的樹在屋子里跑來跑去。

  冬天到了…

  刺猬婆婆很想看滿是雪花的樹。

  一棵滿是雪花的樹在屋子里跑來跑去。

  刺猬婆婆真高興,我有一棵神奇的樹!屋子里漸漸暖和了,雪花融化了,咦…原來是小刺猬呀!

  刺猬婆婆高興極了,它和小刺猬擁抱在了一起!

活動反思:

  老師的語言魅力感染幼兒,讓幼兒深深地感受到了語言美、意境美。

  老師的聲音很動聽、悅耳,富有感染力,加上優(yōu)美的配樂有感情地朗誦,在短短的幾分鐘內(nèi),就讓孩子“穿越”了整個春夏秋冬,把孩子帶入到美妙的意境中,孩子完全與“神奇的樹”融合在一起了。吳老師創(chuàng)造了一個抒情、優(yōu)美、溫馨的語言氛圍,充分感受到了語言的意境美,感受到了小刺猬關(guān)心他人的快樂。老師是引導者,通過各種問題激發(fā)幼兒發(fā)揮想象力,在活動中我們發(fā)現(xiàn)孩子能夠積極踴躍地回答問題,能夠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14、中班教案《電話號碼》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學會正確認讀電話號碼,了解其重要性。

  2、激發(fā)與同伴交往的愿望和情感。

  3、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打電話的快樂。

活動準備:

  故事人物插圖、數(shù)字卡、電話號碼條形紙。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1、小老鼠去小熊家里做客,玩得天快黑了,小老鼠想讓媽媽來接它回家。它拿起小熊家的電話聽筒就叫媽媽,可是為什么電話一直打不通呢?

  2、小老鼠看到上面有很多數(shù)字,于是它隨便地亂按了幾個,嘟嘟,電話通了,你們猜猜誰接到了它的電話?

  3、到底是誰接到了電話(小狗)?小狗可能對小老鼠說什么?

  4、發(fā)現(xiàn)電話號碼很重要,不能亂撥,記住自己家的電話號碼,就能在需要幫助的時候告訴家里人了。

  二、學著撥打電話

  1、看看電話號碼,認讀小老鼠家的號碼是什么。

  2、撥打電話號碼。

  (1)幼兒做小老鼠,老師來給小老鼠打電話。

  (2)注意打電話和接聽電話的時候要有禮貌,別人才喜歡你。

  (3)發(fā)現(xiàn)要正確撥打每一個數(shù)字電話才能打通,小老鼠的媽媽接到電話,一會兒就來接小老鼠回家了。

  三、排排說說自己家里的電話號碼

  1、說說電話號碼:小朋友知道自己家里的電話號碼嗎?發(fā)現(xiàn)我們每一家的電話號碼都不一樣。

  2、把自己家里的電話號碼排列在紙上,告訴給好朋友聽。一起來讀一讀。

活動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幼兒始終處于寬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他們興趣高漲,積極主動的學習,真正體現(xiàn)了幼兒的主體性?;顒又杏變旱闹鲃有裕e極性得到了充分調(diào)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調(diào)動孩子的學習興趣,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豐富孩子的認知。

15、中班教案《神奇的紙條》含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實驗,探索發(fā)現(xiàn)紙的對折次數(shù)與承受積木重量的關(guān)系。

  2、能用記錄單記錄自己的操作過程,并嘗試用語言來表達自己在操作過程中發(fā)現(xiàn)。

  3、在活動中較專注的操作,并體驗探索操作的樂趣。

  4、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fā)展求異思維。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A4紙幼兒每人一張、玩具積木若干、記錄單、筆

活動過程:

  一、設置問題情境,引出“讓紙站起來的”的話題

  1、出示紙,了解幼兒生活經(jīng)驗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樣神奇的東西,看!是什么?(紙)它可以用來做什么呢?(畫畫、剪紙、折紙等)”

  2、引出問題,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這張紙的用處特別的多,它的神奇之處你一會兒也會慢慢的發(fā)現(xiàn)?,F(xiàn)在你先想辦法讓它在桌子上站起來,試一試?!?幼兒每人一張紙,自由探索)

  3、初步嘗試發(fā)現(xiàn)紙可以承重

  (1)“小朋友用的方法不太一樣,但是都能讓紙站起來,那這張神奇的紙上能不能放東西呢?”(能或不能)

  (2)“有人說能有人說不能,那請你拿一個玩具先來試一試”(幼兒動手嘗試)

  (3)“剛剛我發(fā)現(xiàn)這個小朋友的站的特別穩(wěn),我們一起來觀察一下他是怎么放的?”(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放玩具時要靠近角會更穩(wěn))

  二、幼兒探索記錄,發(fā)現(xiàn)紙的對折次數(shù)與承受重量的關(guān)系

  1、“沒放穩(wěn)的小朋友趕快調(diào)整一下,現(xiàn)在都能放好一塊兒積木。那還能再繼續(xù)放嗎?”(幼兒猜測)

  2、幼兒嘗試用記錄單記錄在操作過程中的發(fā)現(xiàn)

  (1)“這個還得小朋友自己來嘗試?,F(xiàn)在我這里有一張記錄單,看這是這1次的意思,這是折2次的意思,這是折3次的意思。請你嘗試完之后,數(shù)一數(shù)你折一次時能放幾塊積木,在記錄單上畫出來(用○表示)”(幼兒操作,教師巡視)

  (2)“我發(fā)現(xiàn)這個小朋友放了?塊(最多的)請他來說一說是怎么放的(個別幼兒介紹經(jīng)驗)“那如果把這張紙再對折一下,能不能放更多呢?請你來試一試,別忘了記錄”(幼兒再次嘗試)

  (3)“我發(fā)現(xiàn)你們放的積木越來越多,也越來越穩(wěn)了。如果再對折一次,折3次的時候,你覺得你能放幾塊積木呢?”(幼兒猜測)

  (4)“好,那你來試一試,看看能不能放的像你說的那么多”(幼兒自由操作,教師提醒幼兒記錄)

  3、教師小結(jié)

  (1)“現(xiàn)在來觀察一下你的操作單,折幾次時放的積木最多(3次)為什么?”(幼兒自由回答)

  (2)教師在前面桌子上出示分別折1次、2次、3次時的造型,請幼兒觀察“看,這張紙變得越來越小了,但是它每條邊的厚度都增加了,所以站的也就更穩(wěn)了?!?/p>

延伸活動:

  1、發(fā)現(xiàn)紙的不同折法

  “今天我們用的都是對折的方法來試驗,那還有什么方法可以讓這張紙站起來呢?(幼兒說,教師出示折扇子的方法和卷筒)看它們是用什么方法站起來的?上面能放東西嗎?”(可回家和父母一起嘗試)

  2、環(huán)保

  “那這張紙和我們做了游戲之后,它還可以用來(畫畫、剪紙等)我們平時用的紙都是用樹木來做成的,所以我們一定要節(jié)約用紙,保護我們的環(huán)境。”

教學反思

  通過這次活動,提高了幼兒的觀察力和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只要給幼兒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間,孩子的發(fā)現(xiàn)是無窮無盡的,幼兒只有在親自實踐中去探索發(fā)現(xiàn),才能對獲得的只是掌握扎實,同時我也深切的感覺到了家園配合的重要性與便利性,家長把自己知道的知識傳給幼兒,再讓幼兒轉(zhuǎn)述給老師和小朋友,也培養(yǎng)了他們的自信心

16、中班優(yōu)秀科學教案《神奇的顏色》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喜歡玩變色游戲,感受科學活動的樂趣。

  2.能正確進行三原色分類并大膽嘗試兩種色彩的混合,感受色彩的變化;3.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積極參與交流。

  3.通過實驗培養(yǎng)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活動準備:

  三色紙粘土、 透明飲料瓶若干個、塑料筐數(shù)個、瓶蓋數(shù)個、油畫棒、記錄卡、抹布、水粉顏料

  活動重點:

  能正確進行三原色分類并大膽嘗試兩種色彩的混合, 感受色彩的變化。

  活動難點:能清楚的表述實驗結(jié)果,并能在記錄卡上記錄。

  活動過程:

  一、導入:

  今天,有三個好朋友也來我們教室了,他們就藏在你們的椅子下面,請你們把好朋友找出來吧。(紅黃藍三色紙粘土)他們也喜歡抱一抱,教師示范:紅色和黃色紙粘土抱在一起變成橙色?,F(xiàn)在請你給他們找好朋友抱一抱吧。

  兒歌:小紅和小黃,抱在一起,擰呀擰呀擰,變成橙色畫橘子。

  二、展開:神奇的魔法瓶

  1.老師今天給還給小朋友們帶來了神奇的魔法瓶,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教師和幼兒拿礦泉水瓶(瓶蓋上有顏料),晃動,出現(xiàn)顏色。

  2.教師偷換放有其他顏色顏料的瓶蓋,再次晃動,變色。

  師:誰知道是怎么回事?我的魔法瓶里的水怎么變顏色了呢?細心的小朋友發(fā)現(xiàn)了,剛才老師換了一個瓶蓋,瓶子里水的顏色就又變了,那么,秘密到底在哪兒呢?

  (1)觀察瓶蓋秘密

  (2)談論水的顏色和瓶蓋里的顏色之間的關(guān)系(教師示范在記錄卡上記錄實驗結(jié)果:紅色+?==橙色,給幼兒留一個疑問。)討論:水的顏色和瓶蓋里的顏色不同,會怎么樣?

  3.幼兒玩變色游戲,并記錄。

  師:請小朋友們選一個和自己瓶子里的水顏色不一樣的瓶蓋,再次晃動,看一看水變成什么顏色了,并記錄。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總結(jié):色彩真神奇。教師請幼兒完成大的記錄卡,并選取個別幼兒的記錄卡進行展示,總結(jié)變色的秘密,再次激發(fā)幼兒對顏色的興趣。

  三、結(jié)束教師提供一幅簡筆畫和紅、黃、藍三原色的畫筆,請幼兒想辦法按教師的要求給正確涂色。

  教學反思:

  一次科學活動的開始,應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jīng)驗,一次科學活動的結(jié)束,并不是真正的結(jié)束,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成為獲取經(jīng)驗的開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老師要盡其所有、創(chuàng)設各種學習環(huán)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展現(xiàn)的空間。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學得經(jīng)驗。

17、中班教案《棕熊的神奇事》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嘗試續(xù)編簡單的故事,并用繪畫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想法。

  2. 嘗試制作圖畫書,并享受制作和合作的樂趣。

  3.理解故事內(nèi)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4. 通過加入適當?shù)臄M聲詞去感受繪本的詼諧、幽默。

活動準備:

  1、繪本《棕熊的神奇事》、白紙若干、水彩筆人手一份、訂書機。

  2、經(jīng)驗準備:會畫熊的基本形狀

活動過程:

  一、講故事

  1、教師講述繪本《棕熊的神奇事》,初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

  提問:你覺得神奇是什么意思?故事里發(fā)生的故事有哪些是神奇的?

  2、教師結(jié)合幻燈片再次講述繪本。

  總結(jié)神奇的意思。

  3、幼兒自由表達“自己的神奇事”。

  二、說故事

  師幼簡單回憶故事內(nèi)容,并出示繪本最后兩頁,引發(fā)幼兒遐想。

  師:故事中,棕熊想干什么?

  師:最后它當上爸爸了嗎?

  師:最后棕熊和棕熊小姐走向了一片草叢……,如果讓你來說故事,你覺得還會發(fā)生什么事呢?

  三、畫故事

  幼兒用繪畫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想法,編寫自己的圖畫故事。(一人六張紙)

  教師幫助幼兒制作完成圖畫書,并以小組形式討論各圖畫書的書名。

  四、展示故事

  把小書展示在繪本區(qū)域,讓幼兒共同欣賞、閱讀。

活動反思:

  《棕熊的神奇事》是一節(jié)關(guān)于孕育生命的故事,通過故事情節(jié)讓孩子了解孕育生命是一件神奇而美好的事情。對于大班,孩子他們對自己從哪里而來是一件很關(guān)注與好奇的事情。我剛拿到這個繪本時,心想如果能借助這個繪本讓幼兒了解一下也未嘗不可,但后來又認為一次活動中應先讓幼兒感知這個繪本,然后從中貫穿一點如:動物冬眠、其它動物繁衍的方式就可以了。因此,活動通過對故事的了解和相關(guān)知識的鏈接,讓孩子明白一些動物的繁衍方式的不同,知道寶寶是由爸爸媽媽一起創(chuàng)造的。

18、中班社會領域教案《神奇的筷子》含反思

設計意圖

  此活動的選材來源于生活,筷子是幼兒比較熟悉的一種餐具,他們基本上每天都能看到,用筷子進食是我國的一大特點。

  常言道,心靈手巧。使用筷子是手的精細協(xié)調(diào)動作。用筷子夾食物時,不僅是5個手指的活動,腕、肩及肘關(guān)節(jié)也要同時參與。從大腦各區(qū)分工情況來看,控制手和面部肌肉活動的區(qū)域要比其它肌肉運動區(qū)域大得多,肌肉活動時刺激了腦細胞,有助于大腦的發(fā)育??梢姡霸邕M行手的活動功能訓練一方面可以讓幼兒享受用筷子進餐的樂趣,另一方面對幼兒的智力發(fā)育也有好處。中班幼兒的小肌肉不斷的發(fā)展,可以掌握多種動作技能,而且會比較協(xié)調(diào)。但班里大部分幼兒不會使用筷子吃飯。因此,我選擇此教材讓幼兒在游戲練習中學會使用筷子,并體驗其中的樂趣。

活動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jù)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為依據(jù),確立了認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表達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標為:

  1、了解筷子的用途,知道筷子是中國人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

  2、鍛煉手部肌肉的靈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協(xié)調(diào)性。

  3、嘗試用筷子進行各種活動,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5、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根據(jù)活動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點和難點定位于:使用筷子進行各種活動。為此,我作了以下的準備: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雙筷子、一只碟子;每組一只托盤,內(nèi)放煮熟的五香豆粒、花生粒和豌豆粒;《賣湯圓》音樂磁帶和錄音機。

活動過程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本次活動中,我還采用了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采用的教法有:

  1、示范法:使用筷子需要掌握動作要領,通過教師準確的示范動作讓幼兒掌握學習內(nèi)容和基本動作技能。

  2、操作探究法:它是幼兒建構(gòu)活動的基本方法。所謂操作法是指幼兒動手操作,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索學習。本次活動安排了三次操作活動。第一次是引起興趣后第一次操作,主要是練習筷子的正確使用方法。此時不必強求孩子一定要按照自己用筷子的姿勢,幼兒拿筷子的姿勢有個逐漸改進的過程,學會主要動作要領就可以。隨著年齡的增長,幼兒拿筷子的姿勢會越來越準確。第二次操作是實踐活動,通過品嘗食物進一步練習和鞏固筷子的使用方法。第三次操作,主要是嘗試使用筷子進行各種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能力,并體驗其中的樂趣。

  3、游戲法:中班幼兒處于游戲的高峰時期,好動是他們這一年齡段的突出特點。因此,我設計了"筷子舞""搭建筷子"等一些游戲,讓幼兒充分體驗筷子帶來的樂趣。

說學法:

  1.操作嘗試法:陶行知先生說過在"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在第一次操作活動中我就引導幼兒練習筷子的使用方法,在這一過程中幼兒通過對教師示范的觀察進行練習,他們不一定會使用的很正確,那也不要緊,在第二次的實踐活動中,幼兒通過品嘗,強化了筷子的使用方法,教師適時的個別指導,就鞏固了練習方法。在嘗試筷子進行各種活動時,孩子們通過使用筷子打擊節(jié)奏、搭建游戲等活動中,他們的創(chuàng)造思維得到了發(fā)展。

活動過程

  我采用了環(huán)環(huán)相扣組織此活動程序,活動流程為:

  導入活動--學習筷子使用方法--練習筷子的實踐活動--筷子游戲

  1、導入活動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活動一開始我就采用謎語引起幼兒對筷子的興趣,"姐妹雙雙一樣長,一起工作一起忙,冷冷熱熱都經(jīng)過,酸甜苦辣一起嘗。"這個謎語形象的講述了筷子的外型特點和用途。在孩子們興趣勃勃的猜出謎語后,教師出示筷子,簡單介紹它的來源和用途,激發(fā)幼兒操作筷子的欲望,為下一環(huán)節(jié)打下基礎,并落實了第一個目標。

  2、學習活動。

  筷子的使用方法有一定的標準,因此,我在幼兒第一次練習前,先示范講解使用筷子的動作要領,再讓幼兒練習自由練習。第二次的學習,我配上了音樂,讓孩子在輕松快樂的氛圍里練習并攏筷子撥飯、張開筷子夾菜等動作。

  3、實踐活動。

  學習筷子的目的在于在實踐活動中的運用,在這環(huán)節(jié)里我為幼兒提供了豆類食品,讓他們通過品嘗鍛煉手部肌肉的靈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協(xié)調(diào)性,落實了第二個目標,在音樂中,孩子們無拘無束的使用筷子,邊吃邊和同伴交流,教師巡回指導,幫助有困難的幼兒。最后是小結(jié)使用筷子的好處。

  4、游戲活動。

  《綱要》指出"教育活動內(nèi)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識規(guī)律,各領域的內(nèi)容要有機聯(lián)系,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因此,在幼兒使用筷子品嘗活動即將結(jié)束時,教師隨音樂用筷子敲出歡快的節(jié)奏,吸引幼兒一起來打擊節(jié)奏樂。這個游戲活動滲透了藝術(shù)活動,在幼兒跳完節(jié)奏舞后,教師提問:"筷子還可以怎么玩?"這個問題的設計為幼兒提供了創(chuàng)造發(fā)揮的空間,在這環(huán)節(jié)中幼兒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能力,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游戲活動。

案例評價

  縱觀整個活動,各環(huán)節(jié)緊密相連,相互滲透,所有環(huán)節(jié)都是圍繞"筷子"來進行。本次活動,在教學內(nèi)容的組織上體現(xiàn)了"整合"的設計思想,有效貫徹了《綱要》的理念,真正做到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我相信,通過這個活動,能讓幼兒真正體驗在活動中享受使用筷子的樂趣。

教學反思:

  在課堂教學時,幼兒表現(xiàn)出對筷子的喜愛和熟悉,回答問題也十分踴躍積極,因為生活中筷子是非常熟悉的一樣東西。但是在課程教學中,發(fā)現(xiàn)幼兒雖然對筷子十分的熟悉,但是會正確拿筷子的幼兒卻不多,大部分幼兒只是用右手握著,不知道應該用手指頭拿好。

19、中班教案《神奇的奶?!泛此?/h3>

活動目標

  1、 體會故事的夸張與想象,學習用“我給奶牛吃××(顏色)的××(食物),就擠出×顏色的牛奶?!本涫秸f話。

  2、 借助故事中的神奇想象,關(guān)注蔬菜的顏色特征與作用。

  3、 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4、 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PPT課件《神奇的奶牛》、奶牛手偶、蔬菜指偶、蔬菜圖片

活動過程

  1、 利用奶牛手偶,引出故事。

  導語:牛奶是什么顏色的?你們見過彩色的牛奶嗎?今天老師帶來一個有趣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神奇的奶?!贰_@頭神奇的奶牛怎么變出彩色的牛奶呢?我們一起來聽聽。

  提問:

  (1) 牛大叔帶來的奶牛什么地方很神奇?

  (2) 故事里說道了那些小動物?

  (3) 有那些顏色的牛奶?它們是怎么變出來的呢?

  2、 分段理解故事。

  利用PPT課件《神奇的奶牛》,逐步出現(xiàn)圖片,教師邊講邊指圖,注意故事夸張的語調(diào),及語速,給孩子觀察思考的空間。

  提問:

  (1) 橙色的牛奶是怎么來的?小白兔喝了橙色的變成了什么兔?

  (2) 綠色的牛奶是怎么來的? 誰喝了?結(jié)果是怎么樣的?(紫紫的牛奶、紅紅的牛奶)·······

  (3) 小動物們喝了會變顏色的牛奶心里覺得怎么樣?小動物能變回原來的顏色嗎?怎么變?

  小結(jié):牛大叔帶來的奶牛真是太神奇了,吃了不同顏色的蔬菜就擠出不同顏色的牛奶,小動物們喝了什么顏色的牛奶就變成什么顏色小動物。不同顏色的蔬菜有不同的營養(yǎng),小朋友要什么菜都吃,身體才會健康強壯。

  3、 學習用句式說話。

  (1) 幼兒自由說一說:吃過的各種顏色的蔬菜名稱和顏色

  (2) 教師操作指偶,示范使用句式說話 “我給奶牛吃××(顏色)的××(食物),就擠出×顏色的牛奶?!?/p>

  (3) 幼兒選自己喜歡的蔬菜圖片練習用句式說話 “我給奶牛吃××(顏色)的××(食物),就擠出×顏色的牛奶?!?/p>

  4、 討論:這個故事有趣嗎?你覺得哪里比較有趣?

  小結(jié):這個故事實在有趣,奶牛吃了不同顏色的食物就擠出不同顏色的牛奶,小動物們喝了什么顏色的牛奶就變成什么顏色的小動物。自然界是個五彩斑斕的世界,有許多神奇的植物,有許多有趣的現(xiàn)象,小朋友們下次吧我們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記錄下來,把它變成一個好聽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語言課《神奇的奶?!?其中牛奶是孩子們在生活中最熟悉的食品,而通常我們喝的都是白色的牛奶,為什么會有彩色的牛奶?這一問題是幼兒很好奇的一個話題。這個活動我共設計了四個環(huán)節(jié),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引起幼兒的興趣,完整的欣賞故事。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分段欣賞故事,感受故事中神奇的想像。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是學習用句式“我給奶牛吃××(顏色)的××(食物),就擠出×顏色的牛奶”說話。第四個環(huán)節(jié)是討論,幼兒自由發(fā)言說說自己對故事的印象,自己覺得故事哪里比較有趣,進一步體驗想象的樂趣。第一個環(huán)節(jié)中通過引出課題,完整欣賞故事并提問:“為什么說牛大叔的奶牛是一頭神奇的奶牛?引起幼兒的興趣。第二個環(huán)節(jié),主要是請幼兒分段透過圖片欣賞故事,二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孩子們通過看課件傾聽故事興趣還是比較濃的。注意力也很好,也能很好的關(guān)注蔬菜的顏色特征與作用,達到目標二的效果,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是學習用句式“我給奶牛吃××(顏色)的××(食物),就擠出×顏色的牛奶”說話。這個環(huán)節(jié)主要是讓幼兒熟悉故事的具體內(nèi)容,并使用句式,可是在句式使用進行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這樣的設計對幼兒來說,比較簡單了,于是臨時改成一個人連著說幾種食物或是幾個小伙伴說而連起來,并創(chuàng)編故事,但效果比較差,以至于出現(xiàn)有些失控了。也讓我想到出現(xiàn)問題的兩個原因,一是材料的不足,如果是加上合適的圖片,即前面兩句讓幼兒看著圖說,后面的在幼兒熟悉了之后再讓幼兒想象的去說。二是環(huán)節(jié)設計中前面沒有為創(chuàng)編故事做鋪墊,例如:分段欣賞后沒有再次完整欣賞故事,只是單方面的注意到句式的使用,所以臨時的急性加上創(chuàng)編對于孩子們來說就有很大的難度了。三是孩子們在這方面的合作意識很弱。我想這在以后的語言課中是非常值得我去思考的問題。第四個環(huán)節(jié),它是主要為了讓孩子們進一步體驗想象的樂趣,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孩子們很興奮,很樂意講自己喜歡的故事環(huán)節(jié),而且通過這樣交流結(jié)束也能很正面的了解到孩子對故事的理解。

  通過了這個活動我得到了很大的教訓,在以后的語言活動中,在課前要更多從孩子的角度能做好更充分的準備。

20、中班美術(shù)繪畫教案《神奇的圓》含反思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觀察、交流,知道用1個圓至幾個圓拼貼、添畫,可以變成各種有趣的事物。

  2.讓幼兒遷移已有經(jīng)驗,借助范畫擴展想象,創(chuàng)造出各種有趣的圓形事物。

  3.培養(yǎng)幼兒樂意參與美術(shù)創(chuàng)作活動,并體驗創(chuàng)作帶來的樂趣。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jié)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yǎng)成良好習慣。

  5.增進參與環(huán)境布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各種顏色、大、中、小的圓若干。

  2.由圓變成的各種物體范例。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孩子們,你們看過魔術(shù)表演嗎?是什么魔術(shù)表演?你們喜歡看(魔術(shù)表演)嗎?

  師:我來給你們表演一個魔術(shù),變魔術(shù)要有道具,下面把道具請出來。(出示大、中、小三個不同顏色的圓)問:這是什么?它們有什么不一樣?(顏色不一樣、大小不一樣)師:今天我要用圓變魔術(shù),那怎么變呢,你們要睜大眼睛看,看誰能發(fā)現(xiàn)老師是怎么變的。

  二、了解圓能變成各種有趣的東西。

  ㈠欣賞一個圓變成的各種有趣的東西。

  教師表演魔術(shù):在一個紅色圓上畫上蘋果的葉子就變成蘋果了。

  問:我是怎么變的?

  師:要把圓變成蘋果,離不開這只神奇的筆,只要畫上幾筆,圓就會變成有趣的東西了。

  問:你學會了嗎?給你們一個圓,你要把它變成什么呢?

  幼兒自由回答,指名到前面用圓變魔術(shù),并說說是怎么變的。

  小結(jié):這個魔術(shù)你們已經(jīng)會了,其實用一個圓變魔術(shù)很簡單,小班的弟弟妹妹都會,你們看他們變出了很多不同的東西。(出示幻燈片:范例)。

 ?、嬗懻?。

  師:咱們要變更難的魔術(shù),用兩個圓、三個圓、四個圓、許多圓變魔術(shù),你會嗎?

  指名讓幼兒說說會用兩個圓、三個圓、四個圓、許多圓變成什么物體。

  師:其實用多個圓還能變出很多東西,不是你們不會,只是你們沒想到而已。請欣賞(出示范例幻燈片)。

  三、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褰淮蝿?。

  師:你們知道了圓可以變很多東西,那你們想不想親自動手變一變?

  1.不同級別的魔術(shù)師。

  出示作品展示板。

  師:你想成為什么級別的魔術(shù)師?

  合格的魔術(shù)師:能用不同數(shù)量的圓變出簡單的東西。(可以看范例:氣球、小雞、毛毛蟲……)優(yōu)秀魔術(shù)師:能用不同數(shù)量的圓變出比較難的東西(如:葡萄架上掛了一串串葡萄、草地上有許多小雞在吃草、盛開了許多的花還有美麗的蝴蝶等)。

  特級魔術(shù)師:變出了和別不一樣的、圖片上也沒有的東西。

  注:出示范例。

  2.介紹材料、提要求。

  師:有各種顏色,各種大小的圓。請你們先想好你想用幾個圓變成什么東西,然后找到你所需要的圓,用膠棒把它粘在紙上,再把它添畫好。我們小朋友把圓變好了,可以互相參觀,也可以請后面的老師參觀,告訴老師,你把幾個圓變成什么東西了。最后,把你的作品貼到展板上。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幫助能力差的幼兒,鼓勵他大膽變圓。鼓勵能力強的幼兒變出和別人不一樣的東西來。

  4.評價幼兒作品讓幼兒上來說一說自己吧圓形變成了什么?對有創(chuàng)意的幼兒作品給予肯定、表揚。

教學反思

  在《神奇的圓》這一活動設計上,為了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我采用了魔術(shù)游戲?qū)氲姆椒āMㄟ^活動培養(yǎng)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開發(fā)了幼兒的想象力。

21、中班社會詳案教案《神奇的筷子》含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很多家長在與我們交換意見的過程中,常常提到自己的孩子在家里就餐時,喜歡用勺,不喜歡用筷子,或不會用筷子,而科學證明,長期使用筷子會對幼兒小手肌肉的發(fā)育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同時促進大腦相應功能區(qū)的完善和發(fā)展,家長很希望老師能說服孩子多用筷子,因為孩子們最聽老師的話。為此,我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設計這個綜合實踐活動,目的在于通過這個活動,讓幼兒了解筷子的用途,在游戲活動中獲得樂趣,從而喜歡并正確使用這一工具。

  活動目標

  1、 在摸、看、玩的過程中了解筷子的特點。

  2、 能正確運用筷子做分類游戲。

  3、 樂于用拼擺敲擊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力。

  4、 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 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物質(zhì)準備:電腦、自制課件、各種筷子、分類游戲材料。

  經(jīng)驗準備:初步會使用筷子。

  活動過程

  1、謎語導入主題。

  師:我給大家講個謎語,大家猜猜是什么。姐妹雙雙一樣長,一起工作一起忙,冷冷熱熱都經(jīng)過,酸甜苦辣一起嘗。(猜一樣日常生活用品)

  幼:筷子。

  師:是的,今天老師就給小朋友們帶來了筷子,(出示筷子)它可是我們中國古代人的發(fā)明,那時的人們用竹子削成這樣的兩根細竹棍,一頭細,一頭粗,開始人們稱它為“箸”,后來又叫筷子,別小看這一雙細細的筷子,無論面條,米飯,青菜,肉食,甚至小豆粒,吃任何東西都難不倒它,它既可以這樣夾菜,也可以當叉子,又方便又衛(wèi)生,后來中國人就習慣了用筷子吃東西,并且一代一代傳下來?,F(xiàn)在,它可是我們吃東西的時候離不了的好伙伴。你們說,筷子是不是很神奇呢?你們想不想來試一試?

  2、親身感知、比較各種筷子的外形特點。

  請小朋友找一找筷子有什么不一樣?(每桌出示一筐筷子)請幼兒觀看后,提問:筷子有什么不一樣?(兩根一樣長,花紋對稱、一頭粗一頭細、有粗的,有細的、有兒童筷、有花邊筷、有長短不一樣、有整根裝飾、有半根裝飾的、有各種顏色的……)

  引導幼兒觀察并總結(jié)出:

  (1)顏色不同(2)長短不同(3)粗細不同

  (4)圖案不同(5)材質(zhì)不同

  3、給筷子配對。

  “小朋友,我們每天都會用筷子做一件什么事情呢?”

  “一只筷子能不能夾起食物呢?”

  “我們來為筷子寶寶找到與它一模一樣的小伙伴,配成一對好嗎?”

  4、簡要復習正確使用筷子的方法。

  “手握中間對對齊,再用中指來幫忙,張開嘴巴夾夾緊,啊嗚啊嗚全吃光。”

  師:先將筷子象老師這樣拿在手上,細的一頭向下,粗的一頭向上,且兩只筷子的兩端要對齊,然后用大拇指,食指夾住,將中指放在兩根筷子之間,這樣,我們的筷子就能夠自由的開合,夾取東西了。(.本文來源:快思老.師教案網(wǎng))現(xiàn)在。讓我們互相看看,誰的小手最靈巧。(幼兒間相互交流,檢查,老師則巡回指導,并幫助那些還不能正確持筷的幼兒掌握要領。)

  5、筷子做游戲。

  鼓勵幼兒大膽嘗試與筷子有關(guān)的各種游戲活動。

  (1)筷子本領強——用筷子夾得方法,給玩具分類。

  (2)筷子變變變——用筷子進行拼搭模仿,如兔耳朵、小對號等等。

  師:還有誰能想出我們神奇的筷子還可以做些什么?

  (3)筷子來唱歌——用筷子敲擊節(jié)奏。

  6、出示課件,欣賞各種各樣漂亮的筷子。

  7、活動延伸:設計筷子圖案

  現(xiàn)在我們也來當小小設計師,幫忙裝飾一下這里的一批筷子,給它們都穿上漂亮的衣服,好嗎?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各環(huán)節(jié)緊密相連,相互滲透,所有環(huán)節(jié)都是圍繞“筷子”來進行。本次活動,有效貫徹了《綱要》的理念,真正做到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在開始部分以謎語導入主題,激發(fā)幼兒興趣,通過實物動手操作,引發(fā)幼兒的積極性,本次活動,每位幼兒生動活潑,在玩的過程中充分調(diào)動幼兒的自主性,體驗游戲的快樂。幼兒主動參與并探索筷子的變化,培養(yǎng)幼兒的探索精神。

  在最后,讓幼兒設計筷子,使幼兒充分體驗創(chuàng)造的快樂。通過這個活動,能讓幼兒真正體驗在活動中享受使用筷子的樂趣。

22、中班主題教案《神奇的翅膀》含反思

主題結(jié)構(gòu):

  這個主題共有八個活動包括:美麗的孔雀、丑小鴨、小孔雀穿花衣、小蘋果樹請醫(yī)生、、小鴿子、小鳥和牽?;ā⒋箫w機小飛機、如果我能飛。

主題內(nèi)容:

  當幼兒看到鳥兒在天空中自由飛翔的時候,常常喜歡用眼睛捕捉著鳥兒飛來飛去的樣子。他們還經(jīng)常地向家長和老師提出這樣的問題:鳥兒為什么會飛?它們還有什么特殊的本領嗎?自己怎樣才能像鳥兒一樣在天空中飛翔?這些都在吸引著幼兒去了解、發(fā)現(xiàn)其中的秘密。在這一主題中,我們圍繞著“鳥兒”“飛機”“飛人”設計了一系列的活動,讓家長和幼兒一起搜集鳥類和飛行的資料,讓有條件的家長可以帶幼兒參觀飛禽館、飛機場,幫助幼兒獲得直接經(jīng)驗;幼兒在各種活動和游戲中還可以感受鳥兒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樂趣;飛機的神奇以及給人們的生活提供的方便等,(快思老師.教案網(wǎng)出處)他們還將展開想象,想象著自己有了一雙神奇的翅膀。

  美麗的孔雀

活動目標

  1、了解孔雀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

  2、學唱《金孔雀輕輕跳》。

  3、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5、樂意參與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掛圖《美麗的孔雀》,幼兒用書第2冊第26頁。

  2、《金孔雀輕輕跳》歌曲碟片

  3、孔雀頭飾

活動建議

  1、出示掛圖導入,了解孔雀的外形特征和習性。

  (1)引導幼兒觀察孔雀尾羽翎羽的樣子。

  (2)請幼兒模仿孔雀梳理羽毛、展翅開屏的動作。

  2、欣賞歌曲《金孔雀輕輕跳》

  引導幼兒感受傣族音樂的輕柔優(yōu)美,激發(fā)幼兒學習歌曲的欲望。

  提問:小朋友你聽了這首歌有什么感覺?歌里唱了什么?

  3、學唱歌曲

  (1)教師示范演唱。

  (2)幼兒學唱。

  4、創(chuàng)編動作師生一起戴頭飾邊唱歌曲邊做動作啟發(fā)幼兒自由模仿孔雀動作教師示范引導幼兒學習手部動作冠形。

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幼兒積極配合,認真嘗試,在自主練習里獲取了經(jīng)驗,又在集體練習里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悅,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圓滿的完成。

23、中班教案《神奇的車軸》含反思

活動目標:

  1、了解車軸的名稱和用途。

  2、喜愛實驗操作,愿意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1、組合玩具車若干輛,汽車模型若干;

  2、圓形硬紙卡人手兩張,木棍或牙簽、橡皮泥若干。

活動過程:

  一、玩一玩,找一找,激發(fā)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師:你們自己選一件玩具,玩一玩,看一看,找一找,在玩具上找一件神奇的東西,它可以連接車輪使汽車平穩(wěn)地向前開動,它是什么呢?

  (幼1:是輪胎)

  (幼2:是車子里的方向盤)

  (幼3:是里面的發(fā)動機)

  (幼4:是輪胎里面的棍子)

  師:到底是什么神奇的東西呢?老師先不告訴你們,先看老師手上的車子。

  (評析:活動的導入部分通過老師富有懸念的提問,將幼兒引入自發(fā)的探究環(huán)節(jié)中。本環(huán)節(jié)中,孩子始終帶著問題在玩樂。通過自己不斷的動手操作,答案在慢慢揭曉中。)

  二、觀察老師的組合玩具車,初步了解車軸的作用。

  1、師:老師這里有一個汽車,它缺了什么呢?(車輪)

  把車輪放上去就能開動嗎?(老師把四個車輪“放”到車身上去,松開手滾動,車輪四散滾開)

  為什么有了車輪它還不能平穩(wěn)地向前開動?

  (幼1:因為它沒裝好)

  (幼2:車輪沒有連起來)

  (幼3:中間少了一根連起來的棍子)

  2、師:車輪怎樣才可以連起來,讓它平穩(wěn)地向前滾呢?

  (請一個幼兒上前和老師一起將車輪用車軸相連并拼裝到車身上去,拼接好后開一開,滾一滾)

  現(xiàn)在玩具車可以開給你開給我,老師用什么東西把兩個輪子連起來,讓它不散開,能平穩(wěn)地向前滾動的呢?它叫什么名字呢?它究竟有什么奇妙的作用?

  3、學習“車軸”的名稱,了解車軸連接車輪,促進車子平穩(wěn)前行的作用。

  (評析:本環(huán)節(jié)的三個部分是不斷遞進的。在本環(huán)節(jié)中,通過老師不斷地拋出“問題包袱”,使幼兒關(guān)注到連接車輪的車軸,以及它必不可少的作用。)

  三、操作實驗和討論交流。

  1、實驗

  師:車軸到底有沒有那么大的作用,讓車子平穩(wěn)地前進,我們用圓紙板做車輪,牙簽做車軸做個實驗好嗎?

  實驗1:滾動一塊圓紙板,觀察滾動的情形。

  實驗2:用牙簽將兩圓心相連后滾動,觀察滾動的情形。

  2、討論和交流:

  師:一塊圓紙板滾動是怎樣呢?兩塊圓紙板用牙簽連起來又是怎樣滾動的呢?

  (幼1:我滾一個小車輪的時候,滾不起來,兩個連起來就好滾了)

  (幼2:一個車輪滾一會兒就倒了,兩個車輪連起來可以一直滾)

  (幼3:一個紙板滾得不平衡,兩個串起來就平衡了)

  師:哪種方法可以使車輪平穩(wěn)地向前滾動呢?為什么呢?

  (幼兒自由發(fā)表見解)

  總結(jié):圓紙板有了牙簽相連所以能平穩(wěn)地向前滾動,所以車輪是因為有車軸相連才可以平穩(wěn)地前進。

  (評析:本環(huán)節(jié)是活動的**部分。幼兒通過圓紙板和牙簽的兩個小實驗,了解了圓紙板平穩(wěn)向前滾動的原因,從而遷移了相關(guān)的經(jīng)驗。)

  四、擴展和想像

  師:你還知道哪些地方是有車軸的呢?(依維柯、三機、大客車、皮卡、小轎車……)

  假如車子在馬路上行駛,突然車軸沒有了,想一想會發(fā)生什么情況呢?

  (幼1:車子開著開著,“嘭”一聲,就爆炸了)

  (幼2:如果沒有車軸了,輪子就到處散開了)

  (幼3:車子會撞到一塊兒去,會起火,會爆炸)

  (評析:本環(huán)節(jié)充分擴展了孩子的想象力,雖然孩子們的答案千奇百怪,但是作用是顯見的,就是進一步加深了對車軸作用的認識。)

  五、游戲:找車軸

  再一次挑選自己喜愛的的玩具車,找一找它的車軸在哪里,向老師和同伴談談它的作用。

  (評析:從尋找到了解,然后再尋找,孩子們已經(jīng)做到了心中有數(shù)。通過孩子們自己動手動腦,孩子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了進一步的提升。)

活動延伸:

  1、觀察在家庭中所玩的車輛是不是都有車軸。

  2、與爸媽討論車軸的用途

  3、在手工區(qū)提供廢舊紙盒,牙簽細木棍或細鉛絲,若干圓卡紙板,制作可以滾動的紙盒小汽車。

活動反思:

  1、本次活動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從幼兒感興趣的車軸問題入手,利用幼兒動手動腦動口的實驗活動,來探索、驗證了車軸的作用,使師生共在玩樂中,共享了經(jīng)驗,交流了情感,激發(fā)了智慧。

  2、本次活動內(nèi)容來自幼兒日常的生活,從一個幼兒的提問,從兩個孩子為車輪車軸的爭執(zhí),及手工區(qū)內(nèi)材料的提供中,我們找到了本次課題的教育契機。針對車軸這一具體事物的作用進行探索和驗證,“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xiàn)象的特點,變化規(guī)律產(chǎn)生興趣和探究欲望”。

  3、在活動環(huán)節(jié)的設置上,我充分考慮中班孩子的年齡特點,以幼兒實驗為重點,提供幼兒豐富的感興趣的操作材料,實驗步驟難簡相宜,討論交流輕松愉快,使抽象的物理知識通過幼兒自己的操作來達到詮釋的目的,不僅“為幼兒的探究活動創(chuàng)設寬松的環(huán)境”,也“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并“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提出問題,發(fā)表不同意見?!?/p>

  4、通過一系列環(huán)節(jié)的設置,本次活動目標達成度較好,孩子們通過自己的實驗和老師的示范提示,了解了車軸的名稱和作用,在實施過程中,幼兒參與積極,主動性強,對車軸(牙簽)相連輪子(圓紙板)使之能平穩(wěn)滾動的感受頗深,整個活動也一直處在一種幼兒感興趣且非常投入的氛圍中,活動效果凸顯。

24、中班美術(shù)教案《神奇的鐵畫》含反思

活動目標

  1、了解鐵畫工藝在造型、色彩搭配等方面的美學知識。

  2、能用自己的小手和想象力通過畫、擰等動作制作一幅小型鐵畫。

  3、積極動手操作,樂意嘗試制作簡單的鐵畫,并與老師同伴溝通交流,為蕪湖鐵畫感到自豪。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增進參與環(huán)境布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鐵畫作品PPT、打鐵的小視頻。

  2.記號筆和白紙每人一份。彩色細鐵絲每人2根。剪刀每人一把。

  3.透明膠帶每組一個。

活動過程

  (一)直接導入師:今天老師帶來一副美麗神奇的畫,小朋友們想不想看一看?

  幼:想。

  教師出示鐵畫作品《迎客松》:看,這就是老師帶來的畫!

  (二)鐵畫欣賞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鐵畫《迎客松》、《梅花》、《雙馬》等鐵畫。

  師:小朋友,你們看這畫上畫的是什么?

  師:擦亮你們的小眼睛,看一看,這幅畫上都有哪些顏色呀?

  師:請小朋友們摸一摸,它和我們平時看的畫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2.教師簡單介紹鐵畫師:"這幅迎客松呀,叫做鐵畫,是我們蕪湖獨有的。它是用鐵做的,跟其他的畫不一樣哦。它是工人師傅們經(jīng)過捶煉、打磨、焊接、噴漆制成的。待漆干后再將它釘?shù)桨咨牡装迳?,這樣一幅鐵畫才算完成。下面我們看一看鐵畫是如何制成的!"3.師幼一起欣賞小視頻,觀看鐵畫的制作過程。

  (三)教師示范制作過程

  1.教師征求幼兒意見,選擇一個制作對象例如花(或其他草、動物之類的)。

  2.畫一畫:在白紙上進行簡單的繪畫創(chuàng)作,畫出輪廓。

  3.做一做:教師示范如何按照自己的畫來擰鐵絲。(需強調(diào)安全)

  4.拼一拼:將成型的鐵絲拼接在一起,制成鐵畫的基本輪廓。

  5.填一填:教師示范如何添加背景圖案(征求幼兒意見)和落款,幼兒可以用自己喜歡的圖案裝飾背景,制成自己的小鐵畫。

  (四)幼兒繪畫制作,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幼兒操作的同時,范畫不能展示,要隱藏,不被幼兒模仿,防止禁錮他們的想象)

  師:下面我們請小朋友創(chuàng)作一幅自己的鐵畫。

  根據(jù)幼兒差異提出不同要求,盡量讓每位幼兒自己創(chuàng)造表達。

  (五)教師評價幼兒作品,師幼共同欣賞成果。

  1.教師選擇操作較好的或有新意的幼兒作品,進行點評,引導幼兒一起欣賞。

  2.張貼每位幼兒的作品,布置"我們的鐵畫",讓幼兒互相參觀評價。

教學反思:

  1.活動準備不充分,首先在材料準備方面,忘記給每組幼兒分發(fā)記號筆和剪刀,在幼兒操作之后,才發(fā)現(xiàn)彌補,是一大疏忽。其次是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示范"畫一畫"環(huán)節(jié)的遺忘,從而衍生出兩種鐵畫制作方法,是又一大疏忽之處。

  2.集體教學中,師幼互動相對較少,教師知識講授為主,幼兒參與課堂交流的較少,幼兒在課堂中發(fā)揮的作用也很小很小。教師可以在選擇制作對象上,爭取幼兒的意見,等等,提高幼兒的課堂參與度。

  3.鐵絲制作技法的欠缺,如折、扭等。教師只有熟練地掌握鐵絲的制作方法,和簡單易懂的語言指導,才能很好地起到示范指導幼兒的作用。

  4.幼兒作品完成后,教師的評價語、鼓勵語較貧乏。教師只用了"好"、"非常好"、"棒"之類幼兒熟悉的評價語來評價幼兒的作品,顯然沒有起到激勵作用,幼兒對教師的表揚也反應不明顯。教師可以拍照鼓勵等方法具體評價幼兒的美術(shù)作品。

25、中班主題教案《神奇的筷子》含反思

活動目標

  1 了解筷子的用途,知道筷子是中國人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

  2 嘗試用筷子進行各種活動。

  3 鍛煉手部肌肉的靈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協(xié)調(diào)性。

  4 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 培養(yǎng)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使用筷子。

  難點:正確的使用筷子。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雙筷子、一只碟子。

  2每組一只托盤,內(nèi)放煮熟的五種香豆粒、花生粒和豌豆粒。

  3錄音機,磁帶一盒。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 猜謎語:姐妹雙雙一樣長,一起工作一起忙,冷冷熱熱都經(jīng)過,酸甜苦辣一起嘗。

  2(出示筷子)筷子是中國人的發(fā)明,古時候人們削兩根細竹棍,一頭細,一頭粗,稱它為“箸”,后來又叫筷子。<教案來.自:快思教案網(wǎng)>它既可以夾菜,也可以當叉,又方便又衛(wèi)生。你們說,它是不是很神奇呢?

  二、學習活動

  1 教師示范講解使用筷子的動作要領,幼兒練習。

  2 放音樂,教師帶領幼兒反復練習使用筷子,如并攏筷子撥飯,張開筷子夾菜,等等。

  三、實踐活動

  1 現(xiàn)在老師請大家吃東西,大家先將吃的東西夾到碟子里,再用筷子夾著吃,吃多少夾多少。

  2 放音樂,幼兒邊吃邊交流,教師巡回指導,幫助有困難的幼兒。

  3要是天天用筷子吃飯,你們的小手會越來越靈巧,腦子會越來越聰明。

  四、筷子游戲

  1品嘗活動快結(jié)束時,教師隨音樂用筷子敲出歡快的節(jié)奏,吸引幼兒一起跳筷子舞,或用筷子敲擊桌子伴奏。

  2你們真能干,這么快就學會了筷子夾豆粒,跳筷子舞。

  3鼓勵幼兒大膽嘗試用筷子進行各種活動。如蘸顏料畫畫、打毛線、搭房子等

  4教師帶領幼兒到戶外用筷子進行搭建游戲。

教學反思

  在課堂教學時,幼兒表現(xiàn)出對筷子的喜愛和熟悉,回答問題也十分踴躍積極,因為生活中筷子是非常熟悉的一樣東西。但是在課程教學中,發(fā)現(xiàn)幼兒雖然對筷子十分的熟悉,但是會正確拿筷子的幼兒卻不多,大部分幼兒只是用右手握著,不知道應該用手指頭拿好。

  在活動過程發(fā)現(xiàn)幼兒的積極性都很強,由于課堂提供的五香豆粒、花生粒和豌豆粒等食物,幼兒都十分興奮的拿著(握著)筷子在夾小碟子里面的食物,正確拿著筷子的幼兒可以很快就夾起小碟子里面的食物,相反,其他的幼兒就有點困難了。

  教師在課堂中的講解幼兒是否還不夠理解,所以我想,如果讓幼兒在吃飯的時候盡量的拋開湯匙進而使用筷子這樣會不會慢慢改進幼兒拿筷子的錯誤拿法呢?在實際生活中盡量讓幼兒實行這一措施。

  課堂的氣氛還算穩(wěn)定,幼兒的注意力基本上都有集中在教師身上,只是幼兒能不能正確的拿好筷子進餐這方面還需要大大的加強!

26、中班下學期科學教案《神奇的刷子》含反思

  設計意圖:

  刷子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見物品,對于我們的生活有著不可缺少的幫助,而現(xiàn)在的孩子,由于父母長輩的包辦代替,已經(jīng)失去認識,操作,使用這些常見生活用品的機會,以至于除了知道牙刷,其他長柄刷、地板刷、廁所刷、衣服刷……等等刷子用品一概不知,有的連見都沒見過。為了豐富幼兒的認識,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在此基礎上設計本次活動,讓幼兒對刷子有一個全新的認識,了解其相應的用途,同時增加幼兒的一些生活經(jīng)驗。

  活動目標:

  1、運用多種感官主動探索,了解刷子的不同名稱、外形特征及用途。

  2、對生活中的小工具產(chǎn)生興趣,體驗工具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

  3、對刷子有濃厚的興趣,熱愛生活樂于探索。

  4、積極參與探索活動,萌發(fā)求知欲,體驗成功快樂。

  活動準備:

  1、發(fā)動幼兒和家長共同收集各種各樣的刷子,如:牙刷、鞋刷、洗衣刷、杯刷等等。

  2、有標記的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幼兒的探索欲望。

  1、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種神奇的物品,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什么?(刷子)

  2、你們都認識嗎?那現(xiàn)在請小朋友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刷子,看一看,摸一摸,比較一下它們是用什么做成的。

  二、通過比較、操作了解其名稱、外形特征及用途。

  今天許老師要去參加一舞會,你們能不能把我打扮的漂漂亮亮的。

  1、誰先來給我化化妝。請你選一把刷子。(幼兒操作)你真棒,這把刷子刷在臉上軟軟的,真舒服,你也來試試。你知道這叫什么刷子嗎?(化妝刷)

  2、看,我的眉毛太亂了,誰來幫我刷整齊?(幼兒操作)這個刷子和化妝刷有什么不同?你知道它的名字嗎?

  3、誰幫我把皮鞋擦亮呢?(幼兒操作)你為什么選這把刷子?

  小朋友,你們真棒,我很滿意你們剛剛的打扮,我可以漂漂亮亮的去參加舞會了,謝謝你們。

  三、遷移生活經(jīng)驗,探索刷子的使用方法。

  1、平時你們還見過哪些刷子?它們有什么用?

  板刷(洗衣服、洗布鞋、洗牛仔褲等)、油漆刷(刷墻壁、刷柜子、刷門等)、牙刷(刷牙保護牙齒)等等師總結(jié)刷子的用途:鞋刷可以把皮鞋刷的又亮又干凈,杯刷可以刷洗杯子里的臟物,撣塵刷可以刷床上、衣服、玻璃上的灰塵,等等。

  2、今天我們認識了各種各樣的刷子,刷子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它們可以幫助我們做許多事,我們一起拿一把你喜歡的刷子試一試吧!

  四、游戲:送刷子回家。

  1、剛才小朋友做了很多事都累了,我們來休息一下吧。

  2、誰來告訴我,你用了什么刷子?做了什么事情?(幼兒講述)

  3、現(xiàn)在我們把這些刷子送到外面的超市去賣吧!不過老師有個要求,放的時候要按標記分類擺放整齊。(送到相應的塑料筐)

  教學反思:

  幼兒對事物的認識具有形象性、具體性的特點,喜歡直接參與嘗試,對操作體驗型的活動尤為感興趣。本次科學活動正符合了孩子們好動手、喜探究的心理特點?;顒拥哪康氖桥囵B(yǎng)幼兒動手操作、主動活動的興趣和創(chuàng)造意識。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層次性、開放性,幼兒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動探索,體驗成功的快樂。

27、中班美術(shù)優(yōu)質(zhì)課教案《神奇的鐵畫》含反思

活動目標

  1、了解鐵畫工藝在造型、色彩搭配等方面的美學知識。

  2、能用自己的小手和想象力通過畫、擰等動作制作一幅小型鐵畫。

  3、積極動手操作,樂意嘗試制作簡單的鐵畫,并與老師同伴溝通交流,為蕪湖鐵畫感到自豪。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jié)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yǎng)成良好習慣。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1.鐵畫作品PPT、打鐵的小視頻。

  2.記號筆和白紙每人一份。彩色細鐵絲每人2根。剪刀每人一把。

  3.透明膠帶每組一個。

活動過程

  (一)直接導入師:今天老師帶來一副美麗神奇的畫,小朋友們想不想看一看?

  幼:想。

  教師出示鐵畫作品《迎客松》:看,這就是老師帶來的畫!

  (二)鐵畫欣賞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鐵畫《迎客松》、《梅花》、《雙馬》等鐵畫。

  師:小朋友,你們看這畫上畫的是什么?

  師:擦亮你們的小眼睛,看一看,這幅畫上都有哪些顏色呀?

  師:請小朋友們摸一摸,它和我們平時看的畫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2.教師簡單介紹鐵畫師:"這幅迎客松呀,叫做鐵畫,是我們蕪湖獨有的。它是用鐵做的,跟其他的畫不一樣哦。它是工人師傅們經(jīng)過捶煉、打磨、焊接、噴漆制成的。待漆干后再將它釘?shù)桨咨牡装迳?,這樣一幅鐵畫才算完成。下面我們看一看鐵畫是如何制成的!"3.師幼一起欣賞小視頻,觀看鐵畫的制作過程。

  (三)教師示范制作過程

  1.教師征求幼兒意見,選擇一個制作對象例如花(或其他草、動物之類的)。

  2.畫一畫:在白紙上進行簡單的繪畫創(chuàng)作,畫出輪廓。

  3.做一做:教師示范如何按照自己的畫來擰鐵絲。(需強調(diào)安全)

  4.拼一拼:將成型的鐵絲拼接在一起,制成鐵畫的基本輪廓。

  5.填一填:教師示范如何添加背景圖案(征求幼兒意見)和落款,幼兒可以用自己喜歡的圖案裝飾背景,制成自己的小鐵畫。

  (四)幼兒繪畫制作,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幼兒操作的同時,范畫不能展示,要隱藏,不被幼兒模仿,防止禁錮他們的想象)

  師:下面我們請小朋友創(chuàng)作一幅自己的鐵畫。

  根據(jù)幼兒差異提出不同要求,盡量讓每位幼兒自己創(chuàng)造表達。

  (五)教師評價幼兒作品,師幼共同欣賞成果。

  1.教師選擇操作較好的或有新意的幼兒作品,進行點評,引導幼兒一起欣賞。

  2.張貼每位幼兒的作品,布置"我們的鐵畫",讓幼兒互相參觀評價。

教學反思:

  1.活動準備不充分,首先在材料準備方面,忘記給每組幼兒分發(fā)記號筆和剪刀,在幼兒操作之后,才發(fā)現(xiàn)彌補,是一大疏忽。其次是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示范"畫一畫"環(huán)節(jié)的遺忘,從而衍生出兩種鐵畫制作方法,是又一大疏忽之處。

  2.集體教學中,師幼互動相對較少,教師知識講授為主,幼兒參與課堂交流的較少,幼兒在課堂中發(fā)揮的作用也很小很小。教師可以在選擇制作對象上,爭取幼兒的意見,等等,提高幼兒的課堂參與度。

  3.鐵絲制作技法的欠缺,如折、扭等。教師只有熟練地掌握鐵絲的制作方法,和簡單易懂的語言指導,才能很好地起到示范指導幼兒的作用。

  4.幼兒作品完成后,教師的評價語、鼓勵語較貧乏。教師只用了"好"、"非常好"、"棒"之類幼兒熟悉的評價語來評價幼兒的作品,顯然沒有起到激勵作用,幼兒對教師的表揚也反應不明顯。教師可以拍照鼓勵等方法具體評價幼兒的美術(shù)作品。

28、中班科學課教案《神奇的車軸》含反思

【設計意圖】

  陶行知“創(chuàng)造教育”理念認為:創(chuàng)造是一個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所謂創(chuàng)造教育,即是培養(yǎng)民族活力的教育,是培養(yǎng)學生“獨出心裁”的教育,就是把學生的行和知、手和腦統(tǒng)一起來,“手和腦一塊干”。他在《創(chuàng)造的兒童教育》中提出了“六大解放”的主張,解放兒童的頭腦,解放兒童的雙手,解放兒童的眼睛,解放兒童的嘴,解放兒童的空間,解放兒童的時間。主張讓兒童去想,去思考,給孩子以動手的機會,培養(yǎng)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他們在手腦并用中發(fā)展創(chuàng)造力。

  我們班在進行“省力的輪子”這一主題活動時,孩子們對汽車輪子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初步了解了輪子省力省時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作用后,在一次觀察輪子的過程中,有一個小朋友發(fā)現(xiàn)了與輪子互為一體的車軸,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光有輪子車子可不可以開呢?于是“車輪中那根細長棍子有哪些作用”成了本階段孩子討論的焦點。確實,車軸是與車輪互為一體的,有車輪的地方必有車軸,可我們了解的一直是輪子有如何如何的作用,車軸使輪子相互連接,使車體平穩(wěn)向前的作用一直是忽略不計的。本次活動由幼兒的提問生成,在探討輪子作用的基礎上,通過幼兒自己的操作、實驗,了解車軸與車輪互為一體,促進滾動的作用。

【活動目標】

  1、了解車軸的名稱和用途。

  2、喜愛實驗操作,愿意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3、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組合玩具車若干輛,汽車模型若干;

  2.圓形硬紙卡人手兩張,木棍或牙簽、橡皮泥若干。

【活動過程】

  一、玩一玩,找一找,激發(fā)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師:你們自己選一件玩具,玩一玩,看一看,找一找,在玩具上找一件神奇的東西,它可以連接車輪使汽車平穩(wěn)地向前開動,它是什么呢?

  (幼1:是輪胎)

  (幼2:是車子里的方向盤)

  (幼3:是里面的發(fā)動機)

  (幼4:是輪胎里面的棍子)

  師:到底是什么神奇的東西呢?老師先不告訴你們,先看老師手上的車子。

  (評析:活動的導入部分通過老師富有懸念的提問,將幼兒引入自發(fā)的探究環(huán)節(jié)中。本環(huán)節(jié)中,孩子始終帶著問題在玩樂。通過自己不斷的動手操作,答案在慢慢揭曉中。)

  二、觀察老師的組合玩具車,初步了解車軸的作用。

  (一)師:老師這里有一個汽車,它缺了什么呢?(車輪)

  把車輪放上去就能開動嗎?(老師把四個車輪“放”到車身上去,松開手滾動,車輪四散滾開)

  為什么有了車輪它還不能平穩(wěn)地向前開動?

  (幼1:因為它沒裝好)

  (幼2:車輪沒有連起來)

  (幼3:中間少了一根連起來的棍子)

  (二)師:車輪怎樣才可以連起來,讓它平穩(wěn)地向前滾呢?

  (請一個幼兒上前和老師一起將車輪用車軸相連并拼裝到車身上去,拼接好后開一開,滾一滾)

  現(xiàn)在玩具車可以開給你開給我,老師用什么東西把兩個輪子連起來,讓它不散開,能平穩(wěn)地向前滾動的呢?它叫什么名字呢?它究竟有什么奇妙的作用?

  (三)學習“車軸”的名稱,了解車軸連接車輪,促進車子平穩(wěn)前行的作用。

  (評析:本環(huán)節(jié)的三個部分是不斷遞進的。在本環(huán)節(jié)中,通過老師不斷地拋出“問題包袱”,使幼兒關(guān)注到連接車輪的車軸,以及它必不可少的作用。)

  三、操作實驗和討論交流。

  (一)實驗

  師:車軸到底有沒有那么大的作用,讓車子平穩(wěn)地前進,我們用圓紙板做車輪,牙簽做車軸做個實驗好嗎?

  實驗1:滾動一塊圓紙板,觀察滾動的情形。

  實驗2:用牙簽將兩圓心相連后滾動,觀察滾動的情形。

  (二)討論和交流:

  師:一塊圓紙板滾動是怎樣呢?兩塊圓紙板用牙簽連起來又是怎樣滾動的呢?

  (幼1:我滾一個小車輪的時候,滾不起來,兩個連起來就好滾了)

  (幼2:一個車輪滾一會兒就倒了,兩個車輪連起來可以一直滾)

  (幼3:一個紙板滾得不平衡,兩個串起來就平衡了)

  師:哪種方法可以使車輪平穩(wěn)地向前滾動呢?為什么呢?

  (幼兒自由發(fā)表見解)

  總結(jié):圓紙板有了牙簽相連所以能平穩(wěn)地向前滾動,所以車輪是因為有車軸相連才可以平穩(wěn)地前進。

  (評析:本環(huán)節(jié)是活動的高潮部分。幼兒通過圓紙板和牙簽的兩個小實驗,了解了圓紙板平穩(wěn)向前滾動的原因,從而遷移了相關(guān)的經(jīng)驗。)

  四、擴展和想像

  師:你還知道哪些地方是有車軸的呢?(依維柯、三機、大客車、皮卡、小轎車……)

  假如車子在馬路上行駛,突然車軸沒有了,想一想會發(fā)生什么情況呢?

  (幼1:車子開著開著,“嘭”一聲,就爆炸了)

  (幼2:如果沒有車軸了,輪子就到處散開了)

  (幼3:車子會撞到一塊兒去,會起火,會爆炸)

  (評析:本環(huán)節(jié)充分擴展了孩子的想象力,雖然孩子們的答案千奇百怪,但是作用是顯見的,就是進一步加深了對車軸作用的認識。)

  五、游戲:找車軸

  再一次挑選自己喜愛的的玩具車,找一找它的車軸在哪里,向老師和同伴談談它的作用。

  (評析:從尋找到了解,然后再尋找,孩子們已經(jīng)做到了心中有數(shù)。通過孩子們自己動手動腦,孩子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了進一步的提升。)

活動延伸:

  1、觀察在家庭中所玩的車輛是不是都有車軸。

  2、與爸媽討論車軸的用途

  3、在手工區(qū)提供廢舊紙盒,牙簽細木棍或細鉛絲,若干圓卡紙板,制作可以滾動的紙盒小汽車。

教學反思:

  1、本次活動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從幼兒感興趣的車軸問題入手,利用幼兒動手動腦動口的實驗活動,來探索、驗證了車軸的作用,使師生共在玩樂中,共享了經(jīng)驗,交流了情感,激發(fā)了智慧。

  2、本次活動內(nèi)容來自幼兒日常的生活,從一個幼兒的提問,從兩個孩子為車輪車軸的爭執(zhí),及手工區(qū)內(nèi)材料的提供中,我們找到了本次課題的教育契機。針對車軸這一具體事物的作用進行探索和驗證,“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xiàn)象的特點,變化規(guī)律產(chǎn)生興趣和探究欲望”。

29、中班社會教案《特種號碼》含反思

活動目標:

  1、認識特種號碼:110、119、120,知道特種號碼的實際含義。

  2、學習運用簡短的語句說清楚事情,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3、知道警察、醫(yī)生、消防隊員工作的重要意義,萌發(fā)對他們的尊敬、感激之情。

  4、增強思維的靈活性。

  5、遵守游戲規(guī)則,掌握游戲的玩法。

活動準備:

  聲音的音樂,電話機模型

活動過程:

  一、通過辨別聲音,導入活動。

  1、播放警車、救護車、消防車聲音的錄音,請幼兒分辨。

  2、出示不同車輛的圖片,將車輛與聲音進行匹配。

  3、說一說這些鳴叫的車輛要去做什么事情。

  小結(jié):失火,救人都要它來幫忙。(消防車)抓壞人的時候,警察就會開著它出來。(警車)可以救人的車子。(救護車)

  二、認識特種號碼,了解其意義。

  1、分別出示小偷偷東西、火災現(xiàn)場、小朋友生病的圖片,討論:如果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我們該怎么辦?怎樣做可以及時地解決問題?要撥打什么號碼?

  2、將特殊電話號碼和情境圖,分左右兩邊擺放。幼兒試著將右邊的電話號碼和左邊的情境圖用線連起來。

  3、出示特種號碼標記卡,討論:110、119、120分別是什么電話?撥打這些號碼后,誰會很快地開車過來幫助人們?他們在很短的時間里解決了什么問題?

  小結(jié):119是我們國家的火警電話。在失火的情況下,119電話會通知消防隊員們?nèi)ゾ然稹?/p>

  110是我們國家的報警電話。在遇到各種危險和困難的情況下,撥打電話110,警察將會來幫助你。

  120是我們國家的救護電話,當病人病情嚴重、非常危險時,撥打電話120,醫(yī)院的救護人員就會來幫助你。

  4、分別出示小偷、火災、病人的圖片,請幼兒現(xiàn)場進行情境表演。

  5、討論:怎樣用簡短的語句描述自己所遇到的問題?

  6、教師小結(jié):在撥打特種電話時要說清楚地點以及所發(fā)生的事情

  7、教師:你還知道有哪些特殊的電話號碼?(114、122)

  三、教師與幼兒共同討論隨便撥打特種號碼造成的嚴重后果。

  討論:特種號碼能隨意撥打嗎?為什么?

  這些報警、急救的電話一定要記住,是我們國家規(guī)定的,在緊急情況下,它們可以幫助人們解決一些特殊的問題。沒有緊急的事情決不能隨便撥打。

教學反思:

  活動形式符合幼兒好奇、好動的心理特征。給幼兒提供豐富的物質(zhì)環(huán)境,刺激幼兒去感受美和表現(xiàn)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兒心理發(fā)展的特點是好動,對一切事物充滿了好奇心,求知欲望強烈。及時表揚幼兒的點滴進步,肯定和鼓勵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舉止,樹立自信心,挖掘幼兒的創(chuàng)造潛能。

30、中班主題教案《尋找號碼》含反思

  一、活動目標

  1、通過外出尋找,發(fā)現(xiàn)周圍有各種號碼,激發(fā)幼兒關(guān)注生活中的各種信息。

  2、學用簡單的符號記錄發(fā)現(xiàn)的號碼。

  3、培養(yǎng)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4、教幼兒養(yǎng)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

  中班主題教案《尋找號碼》

  二、活動準備

  1、就近選擇幼兒要參觀的街、小區(qū)。

  2、記錄紙、筆。

  三、活動過程

  1、談話

  我們生活中有很多種的號碼,一起到外面去找找,有些什么號碼?

  2、組織幼兒外出尋找號碼

  (1)、到街旁觀察尋找每戶人家的門牌號碼,一起讀讀、認認。

  (2)、觀察街上的汽車號碼、摩托車號碼、自行車號碼,進行比較有什么不一樣?一起數(shù)數(shù)分別有多少數(shù)字?

  (3)、商店的廣告上有什么號碼?電話號碼有幾個數(shù)字?

  (4)、走進小區(qū)里,看看每幢樓房上有什么號碼?為什么要寫號碼?

  3、回園交流

  (1)、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號碼?

  (2)、幼兒用簡單的符號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特別高,因為這是他們感興趣的問題,只是個別孩子對這方面的知識欠缺,但是在活動中,他們能充分調(diào)動自己的各種感官來參與活動,我個人認為,這節(jié)課還是成功的。

31、中班社會優(yōu)質(zhì)課教案《神奇的話》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引導孩子正確處理同伴間的合作關(guān)系,提高他們的交往能力。

  2、學習文明禮貌用語“請、對不起、你好、謝謝、再見!”

  3、教育幼兒養(yǎng)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4、培養(yǎng)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zhì)。

  活動準備:

  準備小故事一個、掛圖四張、音樂磁帶一盒、歌表演一個。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課題

  (一)、講故事《“對不起”真神奇!》

  一天,陽光明媚、天氣晴朗,老師帶小朋友在院子里玩滑梯。;來源;快思老師教案網(wǎng);只見小朋友們個個玩的非常高興,只有方方和婷婷坐在一邊不玩,這是怎么一回事呢?老師好奇的走過去問是怎么回事?婷婷委屈的說:“方方踩了我的腳也不說聲對不起!”一句小小的“對不起”這么重要嗎?老師要試一試。“方方,你是踩了她的腳嗎?”方方點了點頭,并主動向婷婷道了歉,果然,婷婷不生氣了,一對朋友又蹦蹦跳跳、高高興興地去玩了。“對不起”真神奇!

  (二)、提問。師:小朋友,你碰到過這樣的事情嗎?

  師:你是怎樣做的呢?

  二、深入主題。

  (一)、觀看掛圖四幅。

  1、玩積木時榮榮不小心把實實的積木弄到了。

  2、喝水時鵬鵬不小心把水灑到了婧婧的身上。

  3、吃飯時龍龍不小心把飯湯弄到笛笛的手上了。

  4、睡覺時文文不小心蹬到了策策的身上了。

  老師帶領幼兒一起邊看邊說邊討論,幼兒積極發(fā)言。

  (二)、欣賞歌曲《對不起,沒關(guān)系》

  三、表演示范

  (一)、老師和小朋友一起進行歌表演練習。

  (二)、小朋友可以把生活、學習活動中的事情編成歌詞表演。

  四、主題擴展學習文明禮貌用語“請、對不起、你好、謝謝、再見!”

  活動延伸:

  師:小朋友們講的真好,相信大家都會成為好朋友的!來,我們一起來跳支舞——《好朋友》

  教后反思:

  活動中,我讓幼兒看圖片講述故事情節(jié),孩子們能大概說出故事的意思。針對平時生活中也像故事中的冬冬、新新一樣自私的孩子進行了很好的渲染。其中陸芯怡小朋友她學了以后,馬上明白了小朋友們之間要有愛,要互相謙讓,要禮貌用語,還有李雨馨、劉欣愉等小朋友們都馬上跟我有了回應,使孩子們養(yǎng)成良好的禮儀習慣。

32、中班主題教案《神奇的鏡子》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了解放大鏡的特點。

  2、認真觀察,發(fā)現(xiàn)是昆蟲的外形特征,知道它的生活習慣,體驗探索發(fā)現(xiàn)的樂趣,用“我發(fā)現(xiàn)了??????”說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活動過程

  1、出發(fā)前準備

  (1)提出參觀要求及注意事項。

  (2)檢查觀察幼兒的身體狀況,提醒幼兒入廁。

  2、要求排好隊,參觀途中注意安全,鼓勵幼兒堅持走到目的地。

  3、組織幼兒參觀,并注意觀察。

  (1)提問:現(xiàn)在什么季節(jié)到了?。教案來.自:屈;老師教.案網(wǎng),

  (2)你看到了什么?

  (3)讓幼兒說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

  4、在參觀過程中,引導幼兒觀察昆蟲的外形特征

  5、總結(jié),討論。

  活動反思

  為了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讓幼兒在鏡子中體驗活動的樂趣,從中發(fā)展幼兒的語言,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33、中班美術(shù)優(yōu)質(zhì)課教案《神奇的圈》含反思

  《神奇的圈》是中班主題《彎彎繞繞》中的一節(jié)生成的美術(shù)活動。緣于孩子們對彎彎繞繞物體的認識和感受。語言《什么東西彎又彎》、科學《植物的彎曲運動》等活動的開展為這個活動做了一個前期鋪墊,所以基于幼兒的認知能力,生成了這個美術(shù)活動。

  如何開展這個活動呢?我把活動目標定位在:

  1、積極主動參加繪畫活動,體驗表現(xiàn)圓形變化過程中產(chǎn)生的快樂情緒。

  2、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大膽想象,自主創(chuàng)作圖形的變化。

  活動反思:

  中班的孩子對于想象畫還接觸的不多,主要是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不足,還有就是繪畫技能的缺乏。那么如何引導孩子展開合理的想象呢?首先我把自己的語言風格定位在簡潔、直接。其次在教師出示的范例上進行分析、考量,爭取盡多的吸引幼兒?;顒又形腋淖円酝佬g(shù)活動先出示一幅成品范例的模式,而是用16K的畫紙粘貼成一本畫冊,每頁畫紙上按圈數(shù)的數(shù)量遞增畫好。;本文.來源:屈,老,師.教案網(wǎng);開始出示時,幼兒看見的是白紙上只有一個圈,這個圈對于幼兒的概念來說只是一個單一的圓,幼兒的興趣并不是很大,所以我直接給了他們一個經(jīng)驗-----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圈,也可以叫圈圈。接下來,我給了幼兒一個變式,在幼兒閉眼數(shù)到三的時候一個圈圈變成了一朵漂亮的花朵。于是在幼兒的驚奇和感嘆中,又翻出了第二頁。第二頁上,還是一個圈,由于第一個圈圈的直觀引導,所以幼兒的興趣大增,一下子想出來好多可以變化的圈圈圖案,如太陽、手鐲、棒棒糖----有了這個想象的基礎,在出示兩個圈、三個圈、四個圈時幼兒的想象較快,幼兒充分利用了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展開想象,把這些圈圈融入自己認識的物體中。

  這樣一路下來,孩子的想象思路打開了,在觀看老師添畫的過程中感知了添畫的技巧,為親身操作提供了基礎。

  在幼兒操作中,我也領略到了孩子們想象能力之豐富,一串飄動的風鈴、電話機上一個個數(shù)字按鈕,一條條蠕動的毛毛蟲、一只只飄舞的蝴蝶都躍然紙上,一個簡單的圈圈在孩子的筆下演繹成了一幅幅優(yōu)美的畫作。在活動最后環(huán)節(jié)中,一般都是以評價孩子的作品后結(jié)束活動。這次活動中,我還安排了一個小環(huán)節(jié),就是在孩子自我介紹了作品中的圈圈畫后,出示了兩幅老師的范例。在這兩幅精心準備的范例中,老師把不同的圈圈畫物體進行了合理布置,成了兩幅畫面完整、結(jié)構(gòu)合理的繪畫作品。我想通過這兩幅作品不僅讓幼兒欣賞圈圈畫的各種變化,重要的是傳遞給幼兒一個"美"的概念,讓幼兒提高美術(shù)欣賞能力的同時,促使幼兒畫面布局和建構(gòu)能力的提升。

34、中班美術(shù)優(yōu)秀教案《神奇的樹》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嘗試對大樹進行主題性裝飾與表現(xiàn),并用自己的方式裝飾大樹背景。

  2、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表現(xiàn)未來的神奇。

  3、教幼兒養(yǎng)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

  4、樂意大膽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

  活動準備:

  場景布置、作畫工具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小朋友,老師發(fā)現(xiàn)了一片神奇的森林,那里有很多神奇的大樹,樹上長滿了很多神奇的東西, "屈;老師.教,案網(wǎng)出處"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這片神奇的森林好嗎?

  二、拓展想象,幼兒創(chuàng)作

  1、剛才你看到的神奇的大樹都長著哪些神奇的東西?

  2、 說一說自己心中神奇的大樹

  3、 請幼兒畫一棵自己心中神奇的大樹,并用自己的方式裝飾大樹的背景

  三、引導講評

  1、 把我們自己畫的神奇的大樹都種到神奇的森林里去吧!

  2、 請你說一說,這棵大樹神奇在哪里?

  活動反思:

  《綱要》要求幼兒“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shù)表現(xiàn)活動”,所以我為幼兒提供了多種材料,讓幼兒有自主選擇的空間。樹是幼兒熟悉的事物,每次我們在散步的時候孩子們都會和小樹大樹們問問好,和大樹上的小鳥揮揮手,可以看出孩子們對樹很感興趣。

35、中班社會優(yōu)秀教案《神奇的電話號碼》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會處理一些突發(fā)事件,知道幾個常用的報急電話,并學會撥打報急電話。

  2、教育幼兒不玩火,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重點:

  學會保護自己,知道幾個常用的報急電話。

  活動難點:

  會正確撥打報急電話。

  活動準備:

  教學vcd、電話機一部、突發(fā)事件圖片(著火、迷路、急病)電話號碼卡片:119、110、120等。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看vcd(一),引起幼兒的興趣。

  (一天,小明獨自在家,忽然有人來敲門,透過窗子,他看到一個陌生人,小明沒開門,這時,陌生人開始撬小明家的門。)

  (1)教師提問:“這個時候,小明該怎么辦呢?”

  幼兒討論后請個別幼兒回答。

  “下面我們來看小明是怎么做的。”(撥打110)

  (2)學習撥打報警電話——“110”

  出示電話機,請個別幼兒上來撥打。

  教師示范講解撥打報警電話:先拿起聽筒,撥號碼110,聽到嘟嘟的幾聲長音,表示電話通了,對方接了電話以后,向?qū)Ψ街v清什么地方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2、幼兒觀看vcd(二),引導幼兒學習撥打急救電話——“120”

  “小玲和奶奶在家正看著電視,奶奶突然昏倒在地上,小玲急得哭了起來。”

  教師提問:“這個時候,小玲該怎么辦?”(請小朋友動腦筋幫小玲想辦法。)

  幼兒討論后請個別幼兒回答。

  “我們來看小玲是怎么做的?!?打電話給爸爸)

  讓小朋友想一想最快最好的辦法是什么?引導幼兒說出打急救電話。

  教幼兒學打急救電話“120”。

  3、觀看vcd(三),引導幼兒學習撥打火警電話——“119”

  “小強一個人在家時,玩起了火,不小心火燒到了床單上?!?/p>

  教師提問:“這個時候小強該怎么辦?”

  幼兒討論后請個別幼兒回答。

  “我們來看看小強是怎么做的?”(小強拿小杯子裝了水去滅火)

  “你們覺得他這樣做對不對?他應該怎么做?”(撥打119)

  教師小結(jié):在撥打電話之前,首先要記住你所要撥打的電話號碼,電話接通后,就可以和對方通話了,別忘了告訴消防隊的叔叔什么地方著火了。

  4、游戲:“該打什么電話”

  出示第一幅圖畫,一個小朋友在玩火,一不小心,火把窗簾燒著了。

  “這個時候,該撥打哪個電話號碼?”(請說對的小朋友來撥打電話進行模擬練習,學會如何向消防隊叔叔報警)

  出示第二幅圖畫,有一個人騎車摔倒在地,這時他已經(jīng)昏迷不醒了。

  “該打什么電話呢?”(請說對的小朋友來撥打電話進行模擬練習,學會如何向急救中心報警)

  出示第三幅圖畫,有一位小朋友在街上迷路了。

  “該撥打哪個電話號碼?”(請個別小朋友來撥打電話進行模擬練習,學會如何向警察叔叔報警)

  活動反思:

  隨著社會生活現(xiàn)代化進程的加快,現(xiàn)代生活給幼兒帶來的潛在危險日益突出,像火災、溺水、拐騙、突發(fā)事件等一系列危險時刻威脅著年幼的孩子。中班幼兒年齡小,還處在未成年期,缺乏生活經(jīng)驗和自我保護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發(fā)生意外傷害。然而,孩子的安全是幼兒園的首要任務,我們不可能整天跟著孩子轉(zhuǎn),只有教給他們學會自我保護的能力。在圍繞著幼兒園課題"充分挖掘幼兒、家庭、社區(qū)的教育資源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fā)展"這一主線,我設計了本次社會活動--《神奇的電話號碼》,通過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讓每個幼兒都能真正動起來,使每個孩子都主動、積極地去記住這些報急電話,才能使幼兒自己遇到緊急問題時會使用這些號碼,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首先,在本次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師能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注意內(nèi)容的綜合性、趣味性,寓教于生活和游戲之中。

  新《綱要》提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qū)密切合作,綜合利用各種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來源快思老師教。案網(wǎng);孩子是社區(qū)的一分子,在社區(qū)這個大環(huán)境中的一切人和事物,也都對孩子起著無聲的教育作用。我發(fā)現(xiàn)在生活中,幼兒雖然知道了一些急用電話,但還不會正確使用,為此,我利用經(jīng)常發(fā)生在孩子周邊的生活經(jīng)驗,專門組織了本次專門教育活動,對孩子進行教育,讓幼兒掌握正確的報警知識。從而,真正體現(xiàn)《綱要》中提出的將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精神。

  眾所周知,這些安全知識比較抽象,光靠枯燥無味的講解,幼兒是沒有興趣的,也更是不可能掌握的。我們都知道興趣是人們積極、主動地認識客觀事物的一種心理傾向,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的重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動幼兒探求知識的動力,它會使幼兒產(chǎn)生學習需要,是學習活動中最現(xiàn)實、最活躍的因素。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我首先引導幼兒將日常社會生活常發(fā)生的具體事件進行分類,知道當突發(fā)事件發(fā)生時會迅速求助相關(guān)部門。再而,利用游戲、情景表演等幼兒感興趣的方式,學習撥打110、120、119電話進行求救的正確方法。

  活動中,教師觀察到幼兒已掌握了初步的報警知識的,便設置了游戲活動-- "打電話"是小朋友常見而感興趣的,所以,整個學習過程中幼兒熱情高漲,興趣很濃,積極參與整個游戲活動,樂意的表現(xiàn)自己,達到了活動目標,學具的提供滿足了孩子動手的需要。從而,讓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真正體現(xiàn)是學習的主人,發(fā)揮主體作用,使報警知識得到強化、內(nèi)化。

  其次、為幼兒提供相互交往、共同活動的機會與條件。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努力建構(gòu)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在活動中,我為幼兒創(chuàng)設寬松自由、積極互動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支持、鼓勵、引導幼兒與別人討論,充分調(diào)動幼兒看、聽、說、動腦等各種感官進行探究問題。當老師提問:"該怎么辦,我們一起來想想辦法?""我們應該怎樣正確撥打電話呢?"……讓幼兒相互討論,教師、幼兒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形成合作學習機制。連平時膽小的都忘乎所以地和同伴討論,幼兒充分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發(fā)展了口語表達能力。

  另外,中班幼兒年齡較小,對這些報急電話號碼不一定全記住,只有通過反復練習、強化,才能牢記。因此,在延伸活動中,我在活動室擺放許多電話玩具,供幼兒游戲時練習撥打電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隨時提醒幼兒、教育幼兒,并爭取家長的配合和支持。

36、中班主題詳案教案《神奇的號碼》含反思

  設計意圖

  隨著社會生活現(xiàn)代化進程的加快,現(xiàn)代生活給幼兒帶來的潛在危險日益突出,像火災、溺水、拐騙、突發(fā)事件等一系列危險時刻威脅著年幼的兒童,而中班幼兒還處在未成年期,缺乏生活經(jīng)驗和自我保護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發(fā)生意外傷害。孩子的安全是幼兒園的首要任務,我們老師不可能整天跟著孩子轉(zhuǎn),只有教給他們學會自我保護的能力。在圍繞著幼兒園課題“充分挖掘幼兒、家庭、社區(qū)的教育資源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fā)展”這一主線,我設計了本次社會活動——《神奇的電話號碼》,通過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讓每個幼兒都能真正動起來,使每個孩子都主動、積極地去記住這些報急電話,才能使幼兒自己遇到緊急問題時會使用這些號碼,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會處理一些突發(fā)事件,知道幾個常用的報急電話,并學會撥打報急電話。

  2、教育幼兒不玩火,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培養(yǎng)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學會保護自己,知道幾個常用的報急電話。

  活動難點:會正確撥打報急電話。

  活動準備

  課件(1)---(3);電話一部;圖畫 3 幅。

  活動過程

  一、播放課件(1),引起幼兒的興趣。

  1、一天,亮亮一個人在家,忽然有人來敲門,透過門上的貓眼,他看到一個陌生人,亮亮沒開門,這時,陌生人開始撬亮亮家的門。

  提問:“這個時候,猜猜看亮亮會怎么做呢?”(個別幼兒回答)

  2、師:“下面我們來看亮亮是怎么做的。”(撥打110)

  二、教幼兒學習打“110”。

  1、出示電話機, 教師示范講解撥打報警電話:先拿起聽筒,撥號碼110,聽到嘟嘟的幾聲長音,表示電話通了,對方接了電話以后,向?qū)Ψ街v清什么地方發(fā)生了什么事情。警察叔叔接到電話后就會馬上趕來把壞人抓住。

  2、請個別幼兒上來撥打“110”。

  三、播放課件(2),引導幼兒學習撥打急救電話。

  1、小花和奶奶在家正看著電視,奶奶突然昏倒在地上,小花急得哭了起來。

  提問:“這個時候,小花該怎么辦?”。(幼兒討論后請個別幼兒回答)

  2、師:“我們來看小花是怎么做的。”(打電話給爸爸)

  3、師: 請小朋友想一想最快最好的辦法是什么?引導幼兒說出打急救電話。

  4、教幼兒學打“120”。 再次出示電話機,教師示范講解撥打報警電話:先拿起聽筒,撥號碼120,聽到嘟嘟的幾聲長音,表示電話通了,對方接了電話以后,向?qū)Ψ街v清什么地方發(fā)生了什么事情。醫(yī)生叔叔接到電話后就會馬上趕來把奶奶送到醫(yī)院搶救。

  請個別幼兒上來撥打120

  四、播放課件(3),引導幼兒學習撥打火警電話。

  1、強強一個人在家時,玩起了火,不小心火燒到了床單上。

  提問:這個時候小強該怎么辦?(個別幼兒回答)

  2、師:我們來看看小強是怎么做的?(小強拿小杯子裝了水去滅火)

  提問:你們覺得他這樣做對不對?他應該怎么做?(撥打119)

  3、師小結(jié):在撥打電話之前,首先要記住你所要撥打的電話號碼,電話接通后,就可以和對方通話了,別忘了告訴消防隊的叔叔什么地方著火了。

  五、游戲:“該打什么電話”

  1、出示第一幅圖畫,一個小朋友在玩火,一不小心,火把窗簾燒著了。

  師:這個時候,該撥打哪個電話號碼?(請說對的小朋友來撥打電話進行模擬練習,學會如何向消防隊叔叔報警)

  2、出示第二幅圖畫,有一個人騎車摔倒在地,這時他已經(jīng)昏迷不醒了。

  師:該打什么電話呢?(請說對的小朋友來撥打電話進行模擬練習,學會如何向急救中心報警)

  3、出示第三幅圖畫,有一位小朋友在街上迷路了。

  師:該撥打哪個電話號碼?(請個別小朋友來撥打電話進行模擬練習,學會如何向警察叔叔報警)

  六、師小結(jié):

  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會發(fā)生許多意想不到的情況,當我們遇到意外情況時,要動腦筋想辦法來解決問題,避開危險,保護自已和家人。

  活動延伸

  在教室放置“神奇的電話”,讓幼兒在游戲中練習撥打電話,鞏固對“110、120、119”等特殊號碼的認識。

  活動反思

  首先,在本次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我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注意內(nèi)容的綜合性、趣味性,寓教于生活和游戲之中。

  在教學活動中,我首先引導幼兒將日常社會生活常發(fā)生的具體事件進行分類,知道當突發(fā)事件發(fā)生時會迅速求助相關(guān)部門。再利用游戲、情景表演等幼兒感興趣的方式,學習撥打110、120、119電話進行求救的正確方法?;顒又?,我觀察到幼兒已掌握了初步的報警知識的,便設置了游戲活動—— “打電話”是小朋友常見而感興趣的,所以,整個學習過程中幼兒熱情高漲,興趣很濃,積極參與整個游戲活動,樂意的表現(xiàn)自己,達到了活動目標,學具的提供滿足了孩子動手的需要。從而,讓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真正體現(xiàn)是學習的主人,發(fā)揮主體作用,使報警知識得到強化、內(nèi)化。

  其次、為幼兒提供相互交往、共同活動的機會與條件。新《綱要》指出:“教師應努力建構(gòu)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教.案來自:快思教案網(wǎng)"在活動中,我為幼兒創(chuàng)設寬松自由、積極互動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支持、鼓勵、引導幼兒與別人討論,充分調(diào)動幼兒看、聽、說、動腦等各種感官進行探究問題。當老師提問:“該怎么辦,我們一起來想想辦法?”“我們應該怎樣正確撥打電話呢?”……讓幼兒相互討論,教師、幼兒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形成合作學習機制。讓幼兒充分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發(fā)展了口語表達能力。

  另外,中班幼兒年齡較小,對這些報急電話號碼不一定全記住,只有通過反復練習、強化,才能牢記。因此,在延伸活動中,我在活動室擺放許多電話玩具,供幼兒游戲時練習撥打電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隨時提醒幼兒、教育幼兒,并爭取家長的配合和支持。

  總的來說,我的整個活動都能以新《綱要》為指導,從“認知—情感—行為”三大塊,由淺入深,從感知到體驗,使原有經(jīng)驗與新經(jīng)驗之間建立有機聯(lián)系,讓幼兒在互動式、開放式、探究式的教育活動中,自主地、能動地、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使幼兒從中學會正確分析情況,避免傷害,遇到緊急情況時會求援,這樣,才能使幼兒更好地掌握自我保護知識。當然也存在不足之處,當然也存在不足之處,在教學中有時出現(xiàn)幼兒的課堂常規(guī)稍差,有待加強培養(yǎng)、訓練。通過這次活動得到一些收獲,在今后的活動中,從內(nèi)容的確定到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再到過程的實施,都應當鼓勵幼兒主動的參與。只有這樣,才能為幼兒提供更加廣泛、自由的探索空間,才能真正體現(xiàn)幼兒的主體性,使其成為學習的主人!

37、中班音樂優(yōu)質(zhì)課教案《神奇的彩巾》含反思

  活動目標:

  1、能聽辨不同性質(zhì)的音樂,并用彩巾表現(xiàn)相應的動作。

  2、引導幼兒用語言講述不同樂曲的性質(zhì),培養(yǎng)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

  4、培養(yǎng)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zhì)及關(guān)心他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喜慶秧歌的舞蹈VCD

  2、錄音機,磁帶(進行曲、喜慶音樂、搖籃曲各一段)

  3、綢帶人手一跟根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聽《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音樂踵趾小跑步進活動室。

  2、復習歌曲〈迷路的小花鴨〉、〈辦家家〉

  二、基本部分

  1、欣賞喜慶音樂,激發(fā)幼兒用動作表現(xiàn)對音樂的感受。

  (1)、欣賞VCD喜慶秧歌

  (2)、提問:“小朋友在干什么?這首音樂聽起來怎樣?你有什么感覺?如果讓你來跳,你會怎樣跳?”

  (3)、出示彩巾,讓幼兒利用彩巾進行表演。

  2、欣賞進行曲,啟發(fā)幼兒用動作表現(xiàn)對音樂的感受。

  (1)師:“我們在來聽一聽這一段音樂,你聽了有什么感覺?你在什么地方聽到過這種音樂?”

  (2)幼兒欣賞進行曲

  (3)幼兒自由交談:“這像什么音樂?他們在干什么?你可以用什么動作來表現(xiàn)?”

  (4)幼兒嘗試用彩巾表演,力求用彩巾當作道具讓幼兒想象、創(chuàng)造動作表現(xiàn)出音樂的性質(zhì)及內(nèi)容。

  3、欣搖籃曲,啟發(fā)幼兒創(chuàng)編動作表現(xiàn)音樂的性質(zhì)。

  (1)師:“老師還準備了一首音樂,我們來聽一聽”

  (2)幼兒欣賞搖籃曲,引導幼兒將搖籃曲與進行曲進行比較。

  (3)引導幼兒講述:“這首音樂和剛才兩首音樂有什么不同?;.來源快思老師教。案網(wǎng);聽了這首音樂你想干什么?

  (4)啟發(fā)幼兒想象可用哪些動作表現(xiàn)搖籃曲。鼓勵幼兒創(chuàng)編出不同的動作。

  (5)請幼兒用綢帶表演給家長看。

  4、將三段音樂連起來,鼓勵幼兒用不同的動作、不同的情感區(qū)別這三段音樂。

  5、請家長來與幼兒一同表演,比一比誰能更快的區(qū)別音樂,誰跳的更好。

  三、結(jié)束部分

  1、欣賞舞蹈〈幼兒芭蕾組合舞〉

  2、共同舞蹈〈小毛驢〉

  活動反思:

  此次音樂活動是創(chuàng)新的,給予孩子的是全新的體驗,是值得提倡的。因此,教師精心設計活動過程是音樂教學與否的關(guān)鍵所在,只有教材的處理和教學設計充滿趣味性,這樣才能吸引孩子主動學習。

38、中班主題活動教案《神奇的筷子》含反思

  生活中筷子是非常熟悉的一樣東西。但是很多幼兒并不會使用筷子,因此設計此次活動引導幼兒了解筷子的用途,知道筷子是中國人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嘗試用筷子進行各種活動,鍛煉手部肌肉的靈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協(xié)調(diào)性。以下是小編精心準備的教案,歡迎閱讀。

活動目標

  1 了解筷子的用途,知道筷子是中國人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

  2 嘗試用筷子進行各種活動。

  3 鍛煉手部肌肉的靈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協(xié)調(diào)性。

  4 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 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重點難點

  重點:使用筷子。

  難點:正確的使用筷子。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雙筷子、一只碟子。

  2每組一只托盤,內(nèi)放煮熟的五種香豆粒、花生粒和豌豆粒。

  3錄音機,磁帶一盒。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 猜謎語:姐妹雙雙一樣長,一起工作一起忙,冷冷熱熱都經(jīng)過,酸甜苦辣一起嘗。

  2(出示筷子)筷子是中國人的發(fā)明,古時候人們削兩根細竹棍,一頭細,一頭粗,稱它為“箸”,后來又叫筷子。它既可以夾菜,也可以當叉,又方便又衛(wèi)生。你們說,它是不是很神奇呢?

  二、學習活動

  1 教師示范講解使用筷子的動作要領,幼兒練習。

  2 放音樂,教師帶領幼兒反復練習使用筷子,如并攏筷子撥飯,張開筷子夾菜,等等。

  三、實踐活動

  1 現(xiàn)在老師請大家吃東西,大家先將吃的東西夾到碟子里,再用筷子夾著吃,吃多少夾多少。

  2 放音樂,幼兒邊吃邊交流,教師巡回指導,幫助有困難的幼兒。

  3要是天天用筷子吃飯,你們的小手會越來越靈巧,腦子會越來越聰明。

  四、筷子游戲

  1品嘗活動快結(jié)束時,教師隨音樂用筷子敲出歡快的節(jié)奏,吸引幼兒一起跳筷子舞,或用筷子敲擊桌子伴奏。

  2你們真能干,這么快就學會了筷子夾豆粒,跳筷子舞。

  3鼓勵幼兒大膽嘗試用筷子進行各種活動。如蘸顏料畫畫、打毛線、搭房子等

  4教師帶領幼兒到戶外用筷子進行搭建游戲。

教學反思

  在課堂教學時,幼兒表現(xiàn)出對筷子的喜愛和熟悉,回答問題也十分踴躍積極,因為生活中筷子是非常熟悉的一樣東西。但是在課程教學中,發(fā)現(xiàn)幼兒雖然對筷子十分的熟悉,但是會正確拿筷子的幼兒卻不多,大部分幼兒只是用右手握著,不知道應該用手指頭拿好。

  在活動過程發(fā)現(xiàn)幼兒的積極性都很強,由于課堂提供的五香豆粒、花生粒和豌豆粒等食物,幼兒都十分興奮的拿著(握著)筷子在夾小碟子里面的食物,正確拿著筷子的幼兒可以很快就夾起小碟子里面的食物,相反,其他的幼兒就有點困難了。

  教師在課堂中的講解幼兒是否還不夠理解,所以我想,如果讓幼兒在吃飯的時候盡量的拋開湯匙進而使用筷子這樣會不會慢慢改進幼兒拿筷子的錯誤拿法呢?在實際生活中盡量讓幼兒實行這一措施。

  課堂的氣氛還算穩(wěn)定,幼兒的注意力基本上都有集中在教師身上,只是幼兒能不能正確的拿好筷子進餐這方面還需要大大的加強!

39、中班主題教案《神奇的賀卡》含反思

  中班幼兒隨著身心的發(fā)展,他們會積極地去探索去了解新鮮事物,還喜歡尋根問底,不但要知道是什么,而且還要進行探究。在活動中教師請幼兒一起操作,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碘遇到淀粉會變色這一現(xiàn)象,對這一現(xiàn)象產(chǎn)生興趣。這是教案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新教案,歡迎查看。

一、活動目標

  1、發(fā)現(xiàn)碘遇到淀粉會變色這一現(xiàn)象,對這一現(xiàn)象產(chǎn)生興趣。

  2、動手調(diào)制淀粉液,體驗操作的樂趣。。

  3、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fā)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4、能認真傾聽同伴發(fā)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5、培養(yǎng)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fā)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6、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二、活動準備

  材料:繪畫紙、淀粉、水、小盤子、棉簽、小勺(以上材料人手一份)

  淀粉糊畫好的畫一張、噴壺一個(噴發(fā)膠的瓶子效果較好)

  說明:碘酒用醫(yī)用碘酒按1:3的比例加入水,裝入噴壺。

三、活動過程

  (一)情景表演,引起幼兒的興趣

  小熊:(幼兒扮演):今天我過生日,好朋友送我什么禮物呢?

  小猴:(戴頭飾,幼兒扮演)上場:今天小熊過生日,群毆送給他一張賀卡,小熊請收下

  小熊說:"謝謝你,(翻來覆去的看)怎么什么也沒有呢?"

  小猴說:別急、別急,這是一張神奇的賀卡,我來變出來(用碘酒往畫上一噴,出現(xiàn)生日快樂及圖案)小熊高興地拍手說:真神奇、真神奇。

  小朋友,我們也來做神奇的賀卡吧

  (二)教師講解操作過程

  1、先調(diào)淀粉糊:請小朋友用小勺把淀粉(加入小盤內(nèi),用棉簽悄悄攪拌,調(diào)成稀糊狀,觀察幼兒操作情況)

  注:(幼兒掌握不住淀粉與水的比例,教師鼓勵幼兒動手操作)

  2、用棉簽沾上調(diào)好的淀粉糊在紙面上畫畫

  請小朋友先想一想、說一說想在賀卡上畫什么(提問幾個幼兒、啟發(fā)思路)

  請小朋友在紙上繪畫,讓小朋友看畫的痕跡、吹干

  觀察幼兒畫的過程,個別指導。

  3、畫完的幼兒把畫貼在黑板上,教師用碘酒噴灑,幼兒感受淀粉變色現(xiàn)象帶來的快樂

  (結(jié)束部分)

  活動延伸:今天小朋友都用碘酒和淀粉做了一個神奇的賀卡,回去后可以把賀卡送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

活動反思:

  這一活動是相對于比較簡單的一個活動,這個活動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幼兒在制作賀卡的過程中產(chǎn)生關(guān)心、親近爺爺奶奶的情感。在上這節(jié)活動時由于老師的事先準備不夠充分,導致心情緊張的同時加快了語速,使幼兒沒能很好地掌握活動目標。

40、中班主題活動教案《神奇的翅膀》含反思

  這是一篇中班的主題活動,活動中教師出示掛圖導入,了解孔雀的外形特征和習性。、欣賞歌曲《金孔雀輕輕跳》引導幼兒感受傣族音樂的輕柔優(yōu)美,激發(fā)幼兒學習歌曲的欲望。最后師幼一起創(chuàng)編動作。更多幼兒園幼教公開課視頻、優(yōu)質(zhì)課、教案、課件等,關(guān)注幼師ok網(wǎng)。

主題結(jié)構(gòu):

  這個主題共有八個活動包括:美麗的孔雀、丑小鴨、小孔雀穿花衣、小蘋果樹請醫(yī)生、、小鴿子、小鳥和牽牛花、大飛機小飛機、如果我能飛。

  主題內(nèi)容:

  當幼兒看到鳥兒在天空中自由飛翔的時候,常常喜歡用眼睛捕捉著鳥兒飛來飛去的樣子。他們還經(jīng)常地向家長和老師提出這樣的問題:鳥兒為什么會飛?它們還有什么特殊的本領嗎?自己怎樣才能像鳥兒一樣在天空中飛翔?這些都在吸引著幼兒去了解、發(fā)現(xiàn)其中的秘密。在這一主題中,我們圍繞著“鳥兒”“飛機”“飛人”設計了一系列的活動,讓家長和幼兒一起搜集鳥類和飛行的資料,讓有條件的家長可以帶幼兒參觀飛禽館、飛機場,幫助幼兒獲得直接經(jīng)驗;幼兒在各種活動和游戲中還可以感受鳥兒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樂趣;飛機的神奇以及給人們的生活提供的方便等,他們還將展開想象,想象著自己有了一雙神奇的翅膀。

  美麗的孔雀

活動目標

  1、了解孔雀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

  2、學唱《金孔雀輕輕跳》。

  3、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5、樂意參與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6、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掛圖《美麗的孔雀》,幼兒用書第2冊第26頁。

  2、《金孔雀輕輕跳》歌曲碟片

  3、孔雀頭飾

活動建議

  1、出示掛圖導入,了解孔雀的外形特征和習性。

  (1)引導幼兒觀察孔雀尾羽翎羽的樣子。

  (2)請幼兒模仿孔雀梳理羽毛、展翅開屏的動作。

  2、欣賞歌曲《金孔雀輕輕跳》

  引導幼兒感受傣族音樂的輕柔優(yōu)美,激發(fā)幼兒學習歌曲的欲望。

  提問:小朋友你聽了這首歌有什么感覺?歌里唱了什么?

  3、學唱歌曲

  (1)教師示范演唱。

  (2)幼兒學唱。

  4、創(chuàng)編動作師生一起戴頭飾邊唱歌曲邊做動作啟發(fā)幼兒自由模仿孔雀動作教師示范引導幼兒學習手部動作冠形。

  教學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節(jié)課預設的教育教學目標,幼兒對老師的提問積極響應,與老師的互動很好。老師的有些引導還不夠到位,要多讓幼兒表達,以后上課要多注意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

41、幼師教案中班社會《神奇的筷子》反思

  一、教學目標

  1、了解筷子的用途,知道筷子是中國人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

  2、鍛煉手部肌肉的靈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協(xié)調(diào)性。

  3、嘗試用筷子進行各種活動,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

  4、教育幼兒養(yǎng)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5、培養(yǎng)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二、教學準備

  1.幼兒人手一雙筷子、一只碟子;每組一只托盤,內(nèi)放煮熟的五香豆粒、花生粒和豌豆粒。

  2.《賣湯圓》音樂磁帶和錄音機。

  三、教學過程

  1、導入活動。

  用謎語引起幼兒對筷子的興趣,“姐妹雙雙一樣長,一起工作一起忙,冷冷熱熱都經(jīng)過,酸甜苦辣一起嘗?!边@個謎語形象的講述了筷子的外型特點和用途。

  在孩子們興趣勃勃的猜出謎語后,教師出示筷子,簡單介紹它的來源和用途,激發(fā)幼兒操作筷子的欲望,為下一環(huán)節(jié)打下基礎,并落實了第一個目標。

  2、學習活動。

  筷子的使用方法有一定的標準,因此,我在幼兒第一次練習前,先示范講解使用筷子的動作要領,再讓幼兒練習自由練習。第二次的學習,我配上了音樂,讓孩子在輕松快樂的氛圍里練習并攏筷子撥飯、張開筷子夾菜等動作。

  3、實踐活動。

  學習筷子的目的在于在實踐活動中的運用,在這環(huán)節(jié)里我為幼兒提供了豆類食品,讓他們通過品嘗鍛煉手部肌肉的靈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協(xié)調(diào)性,落實了第二個目標,在音樂中,孩子們無拘無束的使用筷子,邊吃邊和同伴交流,教師巡回指導,幫助有困難的幼兒。最后是小結(jié)使用筷子的好處。

  4、游戲活動。

  在幼兒使用筷子品嘗活動即將結(jié)束時,教師隨音樂用筷子敲出歡快的節(jié)奏,吸引幼兒一起來打擊節(jié)奏樂。這個游戲活動滲透了藝術(shù)活動,在幼兒跳完節(jié)奏舞后,教師提問:“筷子還可以怎么玩?”這個問題的設計為幼兒提供了創(chuàng)造發(fā)揮的空間,在這環(huán)節(jié)中幼兒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能力,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游戲活動。

  教學反思:

  在課堂教學時,幼兒表現(xiàn)出對筷子的喜愛和熟悉,回答問題也十分踴躍積極,因為生活中筷子是非常熟悉的一樣東西。但是在課程教學中,發(fā)現(xiàn)幼兒雖然對筷子十分的熟悉,但是會正確拿筷子的幼兒卻不多,大部分幼兒只是用右手握著,不知道應該用手指頭拿好。

  在活動過程發(fā)現(xiàn)幼兒的積極性都很強,由于課堂提供的五香豆粒、花生粒和豌豆粒等食物,幼兒都十分興奮的拿著(握著)筷子在夾小碟子里面的食物,正確拿著筷子的幼兒可以很快就夾起小碟子里面的食物,相反,其他的幼兒就有點困難了。

  教師在課堂中的講解幼兒是否還不夠理解,所以我想,如果讓幼兒在吃飯的時候盡量的拋開湯匙進而使用筷子這樣會不會慢慢改進幼兒拿筷子的錯誤拿法呢?在實際生活中盡量讓幼兒實行這一措施。

  課堂的氣氛還算穩(wěn)定,幼兒的注意力基本上都有集中在教師身上,只是幼兒能不能正確的拿好筷子進餐這方面還需要大大的加強!

42、優(yōu)秀教案中班科學教案《神奇的車軸》反思

  活動目標:

  1、了解車軸的名稱和用途。

  2、喜愛實驗操作,愿意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現(xiàn)象,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xiàn)象。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6、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激發(fā)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愿望。

  7、積極參與探索活動,萌發(fā)求知欲,體驗成功快樂。

  活動準備:

  1、組合玩具車若干輛,汽車模型若干;

  2、圓形硬紙卡人手兩張,木棍或牙簽、橡皮泥若干。

  活動過程:

  一、玩一玩,找一找,激發(fā)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師:你們自己選一件玩具,玩一玩,看一看,找一找,在玩具上找一件神奇的東西,它可以連接車輪使汽車平穩(wěn)地向前開動,它是什么呢?

  (幼1:是輪胎)

  (幼2:是車子里的方向盤)

  (幼3:是里面的發(fā)動機)

  (幼4:是輪胎里面的棍子)

  師:到底是什么神奇的東西呢?老師先不告訴你們,先看老師手上的車子。

  (評析:活動的導入部分通過老師富有懸念的提問,將幼兒引入自發(fā)的探究環(huán)節(jié)中。本環(huán)節(jié)中,孩子始終帶著問題在玩樂。通過自己不斷的動手操作,答案在慢慢揭曉中。)

  二、觀察老師的組合玩具車,初步了解車軸的作用。

  1、師:老師這里有一個汽車,它缺了什么呢?(車輪)

  把車輪放上去就能開動嗎?(老師把四個車輪“放”到車身上去,松開手滾動,車輪四散滾開)

  為什么有了車輪它還不能平穩(wěn)地向前開動?

  (幼1:因為它沒裝好)

  (幼2:車輪沒有連起來)

  (幼3:中間少了一根連起來的棍子)

  2、師:車輪怎樣才可以連起來,讓它平穩(wěn)地向前滾呢?

  (請一個幼兒上前和老師一起將車輪用車軸相連并拼裝到車身上去,拼接好后開一開,滾一滾)

  現(xiàn)在玩具車可以開給你開給我,老師用什么東西把兩個輪子連起來,讓它不散開,能平穩(wěn)地向前滾動的呢?它叫什么名字呢?它究竟有什么奇妙的作用?

  3、學習“車軸”的名稱,了解車軸連接車輪,促進車子平穩(wěn)前行的作用。

  (評析:本環(huán)節(jié)的三個部分是不斷遞進的。在本環(huán)節(jié)中,通過老師不斷地拋出“問題包袱”,使幼兒關(guān)注到連接車輪的車軸,以及它必不可少的作用。)

  三、操作實驗和討論交流。

  1、實驗

  師:車軸到底有沒有那么大的作用,讓車子平穩(wěn)地前進,我們用圓紙板做車輪,牙簽做車軸做個實驗好嗎?

  實驗1:滾動一塊圓紙板,觀察滾動的情形。

  實驗2:用牙簽將兩圓心相連后滾動,觀察滾動的情形。

  2、討論和交流:

  師:一塊圓紙板滾動是怎樣呢?兩塊圓紙板用牙簽連起來又是怎樣滾動的呢?

  (幼1:我滾一個小車輪的時候,滾不起來,兩個連起來就好滾了)

  (幼2:一個車輪滾一會兒就倒了,兩個車輪連起來可以一直滾)

  (幼3:一個紙板滾得不平衡,兩個串起來就平衡了)

  師:哪種方法可以使車輪平穩(wěn)地向前滾動呢?為什么呢?

  (幼兒自由發(fā)表見解)

  總結(jié):圓紙板有了牙簽相連所以能平穩(wěn)地向前滾動,所以車輪是因為有車軸相連才可以平穩(wěn)地前進。

  (評析:本環(huán)節(jié)是活動的**部分。幼兒通過圓紙板和牙簽的兩個小實驗,了解了圓紙板平穩(wěn)向前滾動的原因,從而遷移了相關(guān)的經(jīng)驗。)

  四、擴展和想像

  師:你還知道哪些地方是有車軸的呢?(依維柯、三機、大客車、皮卡、小轎車……)

  假如車子在馬路上行駛,突然車軸沒有了,想一想會發(fā)生什么情況呢?

  (幼1:車子開著開著,“嘭”一聲,就爆炸了)

  (幼2:如果沒有車軸了,輪子就到處散開了)

  (幼3:車子會撞到一塊兒去,會起火,會爆炸)

  (評析:本環(huán)節(jié)充分擴展了孩子的想象力,雖然孩子們的答案千奇百怪,但是作用是顯見的,就是進一步加深了對車軸作用的認識。)

  五、游戲:找車軸

  再一次挑選自己喜愛的的玩具車,找一找它的車軸在哪里,向老師和同伴談談它的作用。

  (評析:從尋找到了解,然后再尋找,孩子們已經(jīng)做到了心中有數(shù)。通過孩子們自己動手動腦,孩子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了進一步的提升。)

  活動延伸:

  1、觀察在家庭中所玩的車輛是不是都有車軸。

  2、與爸媽討論車軸的用途

  3、在手工區(qū)提供廢舊紙盒,牙簽細木棍或細鉛絲,若干圓卡紙板,制作可以滾動的紙盒小汽車。

  活動反思:

  1、本次活動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從幼兒感興趣的車軸問題入手,利用幼兒動手動腦動口的實驗活動,來探索、驗證了車軸的作用,使師生共在玩樂中,共享了經(jīng)驗,交流了情感,激發(fā)了智慧。

  2、本次活動內(nèi)容來自幼兒日常的生活,從一個幼兒的提問,從兩個孩子為車輪車軸的爭執(zhí),及手工區(qū)內(nèi)材料的提供中,我們找到了本次課題的教育契機。針對車軸這一具體事物的作用進行探索和驗證,“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xiàn)象的特點,變化規(guī)律產(chǎn)生興趣和探究欲望”。

  3、在活動環(huán)節(jié)的設置上,我充分考慮中班孩子的年齡特點,以幼兒實驗為重點,提供幼兒豐富的感興趣的操作材料,實驗步驟難簡相宜,討論交流輕松愉快,使抽象的物理知識通過幼兒自己的操作來達到詮釋的目的,不僅“為幼兒的探究活動創(chuàng)設寬松的環(huán)境”,也“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并“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提出問題,發(fā)表不同意見。”

  4、通過一系列環(huán)節(jié)的設置,本次活動目標達成度較好,孩子們通過自己的實驗和老師的示范提示,了解了車軸的名稱和作用,在實施過程中,幼兒參與積極,主動性強,對車軸(牙簽)相連輪子(圓紙板)使之能平穩(wěn)滾動的感受頗深,整個活動也一直處在一種幼兒感興趣且非常投入的氛圍中,活動效果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