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詩三首繁星(一五九)課堂筆記知識點
短詩三首繁星(一五九)課堂筆記知識點
1、短詩三首繁星(一五九)課堂筆記知識點
短詩三首繁星(一五九)課堂筆記知識點
教材分析:
《繁星》是冰心在印度詩人泰戈爾《飛鳥集》的影響下寫成的,是將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個詩集里??偟膩碚f,它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內容:一是對母愛與童真的歌頌與贊揚;二是對大自然的崇拜與贊頌;三是對人生的感悟和思考。在藝術上,冰心以童心關照一切,詩歌美在清純,美在朦朧,美在含蓄。
作者介紹: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中國詩人,現(xiàn)代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作家、社會活動家、散文家。筆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壺。她的作品充滿了對大自然的贊美,以及對母愛與童真的歌頌。主要作品:詩集《繁星》《春水》,小說集《冬兒姑娘》,小說、散文集《寄小讀者》、《小桔燈》等。
我會寫:
繁:繁星 繁密 繁多 繁雜 刪繁就簡
漫:漫談 漫長 漫道 漫不經心 漫山遍野
滅:消滅 滅亡 磨滅 熄滅 自生自滅
藤:紫藤 白藤 葡萄藤 順藤摸瓜
蘿:藤蘿 綠蘿 女蘿 蘿卜 菠蘿
膝:膝蓋 護膝 盤膝 卑躬屈膝 促膝長談
濤:波濤 浪濤 林濤 驚濤駭浪 波濤洶涌
躲:躲閃 躲讓 躲避 躲藏 東躲西藏
形近字:
漫(漫長)慢(慢慢) 滅(熄滅)火(火柴)
藤(藤蔓)騰(奔騰) 蘿(蘿卜)籮(籮筐)
膝(膝蓋)漆(漆黑) 濤(波濤)鑄(鑄造)
近義詞:
漫滅磨滅 回憶 回想
理解詞語:
【漫滅】磨滅,模糊不清。
【藤蘿】又名紫藤蘿,是優(yōu)良的觀花藤木植物,纏繞莖,羽狀復葉,小葉長橢圓形??偁罨ㄐ?,春季開花,花淡紫色,具有優(yōu)美的姿態(tài)和迷人的風采。紫藤的通稱。
【思潮】(1)接二連三的思想活動。(2)某一時期內反映當時社會政治情況而有較大影響的思想潮流。
【回憶】想過去的事或指回想;反省。
【清響】清脆的響聲。
課文主題:
《繁星(七一)》:通過回憶小時候的事,歌頌了童真和母愛。
《繁星(一三一)》:用排比、反問的形式,表達了詩人對波瀾壯闊的大海的贊頌。
《繁星(一五九)》:運用類比、聯(lián)想和比喻,表達了對母愛的深情贊頌。
這三首短詩通過對母親和大海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母親的懷念和依戀以及對自然的熱愛之情。
問題歸納:
1、第1首小詩描寫了怎樣的畫面?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在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灑滿了花園,花園中的藤蘿垂落在廊亭的邊緣,給人安全溫馨的感覺,我 安靜地趴在母親的膝上,感受著她溫柔而又關愛的撫摸。表達了作者對童年的回憶,對家的思念,對母親的牽掛。
2、第3首詩中巢和母親的懷有什么關系?
在這里詩人選取了巢這個意象,非常貼切。當天上的風雨來時,鳥兒會躲到它的巢中;當孩子心中的風雨來時,她會躲到母親的懷里,母親溫暖的懷抱永遠是最安全的地方,會像安全的巢一樣庇護我。這首詩體現(xiàn)了母親對孩子的愛,孩子對母親的依戀。
3、課文寫了什么?
本文主要寫了作者對生活中的一些瑣碎的小事的描寫。
2、2.長方體()個;正方體()個;球()個;圓柱()個;
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練習八》練習題及答案
2.長方體(4)個;正方體(1)個;球(2)個;圓柱(4)個;
3、5.量一量。黑板約長()米,小男孩高()米()厘米。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練習一參考答案
5.量一量。
黑板長約(3)米
小孩高(1)米(3)厘米。
4、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進度表)
2018-2019學年度第一學期三年級語文(上冊)教學進度表
2018.08
周次
時間
教學內容
備注
一
8.278.31
《大青樹下的小學》(3)《花的學校》(3)
書法(1)課外閱讀(1)
二
9.39.7
《不懂就要問》(2)《口語交際》(1) 習作(2) 《語文園地一》(2)課外閱讀(1)
三
9.109.14
《古詩三首》(3)《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3)書法(1)課外閱讀(1)
四
9.179.21
《秋天的雨》(2)《聽聽,秋的聲音》(1)《習作》(2)《語文園地二》(2)書法(1)
五
9.259.30
《去年的樹》(3) 《那一定很好》(1)《在牛肚子里旅行》(3)課外閱讀(1)
中秋節(jié)9.24
六
10.810.12
《一塊奶酪》(1)《習作》(2)《語文園地三》(2)課外閱讀(1)《總也倒不了的老屋》(2)
10.110.7國慶節(jié)放假
七
10.1510.19
《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1) 《不會叫的狗》(1) 《口語交際》(1)《習作》(2)《語文園地四》(2)課外閱讀(1)
八
10.2210.26
《搭船的鳥》(2)《金色的草地》(3)《習作》(3)
九
10.2911.2
《古詩三首》(3)《富饒的西沙群島》(3)
書法(1)課外閱讀(1)
十
11.511.9
《海濱小城》(3)《美麗的小興安嶺》(3)書法(1)課外閱讀(1)
十一
11.1211.16
《習作》(2)《語文園地六》(2)《大自然的聲音》(3)課外閱讀(1)
十二
11.1911.23
《父親、樹林和鳥》(3)《帶刺的朋友》(3)《口語交際》(1)課外閱讀(1)
十三
11.2611.30
《習作》(2)《語文園地七》(2)《司馬光》(2)
書法(1)課外閱讀(1)
十四
12.312.7
49-3x8 (先算乘法再算減法)
=49-24
=25
14+6x4(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14+24
=38
3x8-16(先算乘法再算減法)
=24-16
=8
(35+28)7 (先算加法再算除法)
=637
9
(99-78)3 (先算減法再算除法)
=213
=7
100-(72+28) (先算加法再算減法)
=100-100
=0
57-34-14 (先算57-34再減14)
=23-14
=9
28+65-85(先算28+65再減85)
=93-85
8
7、北師大版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里程表》(一) 653+285 165+435+377 700-399+125 800-672 500-196-204 652-(97+355)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里程表》(一)
653+285=938
165+435+377
=600+377
=977
700-399+125
=301+125
=426
800-672=128
500-196-204
=304-204
=100
652-(97+355)
=652-452
=200
8、北師大版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豐收了》 (1)奇思用6天看完這本書,他平均每天看多少頁? (2)笑笑已經看了80頁,剩下的要在5天內看完,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頁? (3)再想一個生活中用(180-80)+5解決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豐收了》
(1)奇思用6天看完這本書,他平均每天看多少頁?
1806=30(頁)
(2)笑笑已經看了80頁,剩下的要在5天內看完,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頁?
(180-80)5=20(頁)
(3)再想一個生活中用(180-80)+5解決的數(shù)學問題,與同伴說-說。
小紅帶了180元,買書包用去了80元,剩下的錢正好買5支鋼筆,一支鋼筆多少元?
9、7.(1)5×10-5×3=5×(10-3)成立嗎?想辦法驗證你的想法。
北師大四年級數(shù)學上冊練習四練習題及答案
7.(1)510-53=5(10-3)成立嗎?想辦法驗證你的想法。
(2)你能看懂下面算式的道理嗎?
(3)你能使下面的計算變得簡便嗎?
20614-614
=(206-6)14
=20014
=2800
7299
=72(100-1)
=72100-721
=7128
10、(2)55230里有(5)個十萬,(5)個萬,(2)個千和(3)個百。
北師大四年級數(shù)學上冊總復習練習參考答案
(1)讀一讀普査結果中的各項人口數(shù)據(jù)。
(2)55230里有(5)個十萬,(5)個萬,(2)個千和(3)個百。
(3)居住在鄉(xiāng)村的人口約為(67714)萬人
(4)比一比,填一填
性別構成:(686852572)>(652872280)
11、朗讀“大海啊 !哪一顆星沒有光……”繁星(一三一),說說詩人想表達的感情
朗讀大海啊 !哪一顆星沒有光繁星(一三一),說說詩人想表達的感情
答:通過朗讀這一篇繁星(一三一),讓我們體會到了詩人冰心對于大海的感受,對于無邊無際大海的贊頌,只有它才能夠包羅萬象。特別是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沒有你波濤的清響?
12、朗讀繁星(一三一)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
朗讀繁星(一三一)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
答: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大海深沉的愛。
13、五年級上冊少年中國說(節(jié)選)課堂筆記之分段段落大意
五年級上冊少年中國說(節(jié)選)課堂筆記之分段段落大意
主要內容:
文章運用比喻、排比等修辭,用對仗的語言論述了中國少年責任重大,以及中國少年和少年中國的前途無量,飽含著作者振興中華的迫切愿望,洋溢著熱愛祖國的激越之情,表現(xiàn)出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脈絡梳理:
全文共3段,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強調了少年責任的重大。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通過大量的比喻,寫出了少年中國的前途無量。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進一步贊美和祝愿少年中國和中國少年。
14、(2)數(shù)對(4,2)和(2,4)分別表示哪個漢字?
人教版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練習五》練習題及答案
(2)數(shù)對(4,2)和(2,4)分別表示哪個漢字?
數(shù)對(4,2)表示漢字冬
數(shù)對(2,4)表示漢字月
15、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誰打電話的時間長》 7.填一填,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0.78÷0.2=( )÷2 0.75÷0.25=( )÷25 4.06÷0.58=( )÷( ) 32÷0.08
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誰打電話的時間長》
7.填一填,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0.780.2=( )2 0.750.25=( )25
4.060.58=( )( ) 320.08=( )( )
答案:
0.780.2=( 7.8 )2 0.750.25=( 75 )25
4.060.58=( 406 )( 58 ) 320.08=( 3200 )( 8 )
16、4.學校要給30扇教室門的正面刷漆。(單位: m) (1)需要刷漆的面積一共是多少? (2)如果刷漆每平方米需要花費5元,那么刷漆共要花費多少元?
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組合圖形的面積》
4.學校要給30扇教室門的正面刷漆。(單位: m)
(1)需要刷漆的面積一共是多少?
(2X0.9-0.4X0.3)X30=50.4(m)
(2)如果刷漆每平方米需要花費5元,那么刷漆共要花費多少元?
50.4X5=252(元)
17、五下第1課古詩三首之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課堂筆記
①主要內容:
這首詩以樸實的語言,細致地描繪了鄉(xiāng)村農人耘田、績麻以及兒童學著大人的樣子種瓜的情景,展現(xiàn)了農家夏忙時熱鬧的勞動場面。
②作者簡介:
范成大,字至能,號石湖居士,南宋詩人。其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18、五年級上冊第12課古詩三首已亥雜詩課堂筆記知識點
五年級上冊第12課古詩三首已亥雜詩課堂筆記知識點
己亥雜詩 【清】龔自珍
九州生氣恃風雷,
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
主題:
《己亥雜詩》寫了詩人對死氣沉沉、缺乏生機的社會現(xiàn)狀深感痛心,希望巨大的社會變革迅速到來,表達了詩人對國家未來命運的關切和對當政者能夠廣納人才的渴望。
[注解]
①己亥雜詩:《己亥雜詩》是龔自珍在己年(1839年)寫的一組詩,共315首。這里選的是其中一首。②生氣:指朝氣蓬勃的局面。③恃:依靠。④萬馬齊喑:所有的馬都沉寂無聲。比喻人們沉默不語,不敢發(fā)表意見。喑,沉默。
鑒 賞:
① 前兩句用了兩個比喻,寫出了詩人對當時國家形勢的看法。風雷比喻社會變革,萬馬齊喑比喻當時舉國上下死氣沉沉的局面。
② 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熱切的希望,他希望當政者能夠廣納人才,期待著改革大勢催生新的生機。
19、五年級上冊第11課牛郎織女(二)課堂筆記問題歸納
五年級上冊第11課牛郎織女(二)課堂筆記問題歸納
1.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什么?
課文先寫牛郎織女勤勞持家,日子過得挺美滿,老牛死后留下牛皮,告訴他有困難急需的時候用上它;接著寫王母娘娘反對,親自去抓回織女,牛郎披上牛皮帶著孩子奮力追趕,王母用天河隔開他們,最后寫王母娘娘允許牛郎和織女一年見一次,喜鵲就來搭橋,讓他們相會。
2.為什么要著重描寫老牛的臨終囑托?
老牛臨終囑托牛郎留下自己的皮,至死都不忘報恩,忠心耿耿。同時,老牛的這張皮在后面發(fā)揮了巨大作用,此處留下懸念,為后面的情節(jié)發(fā)展做了鋪墊。
3.郎織女故事的結局是什么?
王母娘娘抓回織女想永遠的將牛郎織女分開,牛郎攜孩子追到天上,最后王母允許每到農歷七月初七,牛郎織女在鵲橋上相會。
4.討論:王母娘娘、天河和牛郎織女有什么象征意義。
王母娘娘是封建統(tǒng)治者、封建勢力的代表。
天河是封建統(tǒng)治者用來迫害、壓制勞動人民的工具和手段。
牛郎勤勞能干、織女善良賢惠,他們兩人是勞動人民的典型代表。
20、五年級上冊第11課牛郎織女(二)課堂筆記之課文理解
五年級上冊第11課牛郎織女(二)課堂筆記之課文理解
1、民間故事:指群眾集體口頭創(chuàng)作,口頭流傳,并不斷地集體修改,加工而成的一種文學形式,這些故事大多直接反映了勞動人民的愿望、要求和理想,表達了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我國的四大民間故事是:
《牛郎織女》《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傳》《孟姜女》
2、《牛郎織女》的故事表達了勤勞善良的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時也表達了人們對破壞美好生活的專制者的憎恨。還可以感受到作者對善良的人們的深深同情。
3、牛郎織女,比喻分居兩地的夫妻。《牛郎織女》中的兩位主人翁深受人們的同情,大家希望他們有個美好的未來,正如蘇軾的一首詞中寫道的: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4、老牛臨終的囑托,為下文做好了鋪墊,因為下文寫牛郎追趕王母娘娘就是憑借了牛皮的幫助。
5、《牛郎織女》是民間故事,牽牛星屬于天鷹座,在銀河的兩岸,當牛郎隔河相望,有一顆特別亮的大星星,即就是織女星,織女星屬于天琴座。
6、中國的七月初七,又被稱為七夕節(jié)和七巧節(jié)(乞巧節(jié)),這天牛郎織女在鵲橋相會。
7、人物素描:
牛郎心地善良、勤勞能干、重情義、向往美好生活
織女心地善良,心靈手巧,善解人意,勇于追求美好的生活
老牛知恩圖報,善解人意、勤勞樸實
王母娘娘心狠手辣,無情無義,不講骨肉親情。
21、五年級上冊第10課牛郎織女(一)課堂筆記之段落大意
五年級上冊第10課牛郎織女(一)課堂筆記之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4自然段):介紹牛郎身世。
第二部分(5-8自然段):分家,得到老牛和破車。
第三部分(9-13自然段):老牛說話,指點機會。
第四部分(14--21自然段):認識織女,結為夫妻。
22、五年級上冊第10課牛郎織女(一)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五年級上冊第10課牛郎織女(一)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1.讀課文,說一說這篇文章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文章主要講述了牛郎從小生活孤苦,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后來在老牛的幫助下,與織女相識、結婚的故事。
2.牛郎和老牛是怎么相處的?
牛郎每天放牛,和老牛很親密,他把老牛照看得很細致、周到,還會把看見的、聽見的事告訴老牛,老牛也好像全了解牛郎的話。牛郎被哥嫂趕出家后,就和老牛相依為命。
3.牛郎和織女是怎么認識的?
牛郎和織女是在老牛的幫助下認識的??椗c其他仙女偷偷下凡,來到湖里洗澡。牛郎按老牛的指示來到湖邊,拿走了織女的衣服,等織女上岸,借機認識了織女。
4.織女為什么有那么大的決心嫁給牛郎?
因為牛郎心眼好,織女被他能吃苦的精神感動了,所以決心嫁給牛郎。
23、(3)如果90分以上(含90分)算優(yōu)秀,那么兩個班的優(yōu)秀率分別是多少?
北師大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身高的變化》練一練習題及答案
(3)如果90分以上(含90分)算優(yōu)秀,那么兩個班的優(yōu)秀率分別是多少?
2840=70% 2640=65%
答:六(1)班、六(2)班的優(yōu)秀率分別是70%和65%。
24、4.學校在我家的()偏()方向上,距離約是()。
人教版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練習五參考答案
4.學校在我家的南偏西45方向上,距離約是1000。
小剛,你家在學校的北偏東45方向上。
25、(1)航海模型小組男女生人數(shù)的比是():(),比值是()。
人教版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練習十一參考答案
1.我們航海模型小組男生有14人,女生有8人。我們航空模型小組共有26人,其中男生有16人。我們汽車模型小組共有12人,共做了18個汽車模型。
(1)航海模型小組男女生人數(shù)的比是(14):(8),比值是(7/4)。
(2)航空模型小組男女生人數(shù)的比是(16):(10),比值是(8/5)。
女生人數(shù)與小組總人數(shù)的比是(10):(26),比值是(5/13)。
(3)汽車模型做的模型總數(shù)與人數(shù)的比是(18):(12),比值是(3/2)。
26、魯濱遜漂流記(節(jié)選)課堂筆記四:課文重難點探究
魯濱遜漂流記(節(jié)選)課堂筆記四:課文重難點探究
1.從梗概中,我們看出小說的重點部分是什么?
小說的重點部分是寫魯濱孫漂流到島上,遇到了很多困難,他想方設法克服了那些困難。
2.瀏覽節(jié)選片段,在表達上與梗概相比有什么不同。
節(jié)選片段用第一人稱描寫我遇難荒島后的所見所聞所想所做,其中大量細膩逼真的心理活動描寫,增強了小說的真實性。(第一人稱敘述角度,寫的都是我眼中事,心中事,可充分展現(xiàn)我的內心世界,這就更具真實感。閱讀時,好像不僅作者就是我,連讀者也變成了小說中的我。所以第一人稱的好處是小說情境顯得更為真切,作者與讀者的距離縮小了??梢允衷敱M地描寫魯濱孫的心理活動,這就大大加強了小說的真實效果,讀來興味盎然。)
3.魯濱遜是靠什么來估算日子的?
魯濱遜采用用刀子在木桿上刻痕的方式來記錄日期,為了計算一周、一月而把相應的刻痕畫長一倍。這說明魯濱遜是一個充滿智慧的人。
4.魯濱遜為什么希望狗能同自己聊聊天?
魯濱遜一個人在荒島上非常寂寞,以至于希望身邊的狗能開口說話。這反映了魯濱遜孤獨和無奈的心情。
5.聯(lián)系上下文想一想:好處和壞處相比,實際上是什么的對比?魯濱遜將它們都列出來反映了他怎樣的心態(tài)?
好處和壞處相比,實際上是兩種心態(tài)的對比:想到壞處無奈,想到好處欣慰。
魯濱遜將它們都列出來反映了他能夠理智地對待自己目前的處境。
27、五年級下魯濱遜漂流記(節(jié)選)課堂筆記一:主題思想
五年級下魯濱遜漂流記(節(jié)選)課堂筆記一:主題思想
主要內容:
本文內容由梗概和節(jié)選組成。梗概寫了魯濱遜遇險上島建房定居 養(yǎng)牧種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國等情節(jié)。節(jié)選寫了魯濱遜初到島上的生活狀態(tài)和面對現(xiàn)實的思考。課文表現(xiàn)了魯濱遜不畏艱險、正視現(xiàn)實、樂觀向上、機智堅強、聰明能干、頑強生存的精神品質。
28、湯姆·索亞歷險記(節(jié)選)課堂筆記:自然段句子作用
湯姆索亞歷險記(節(jié)選)課堂筆記:自然段句子作用
詞句賞析:
1.撒切爾太太病得厲害,大部分時間都在說胡話那情景真是讓人心碎。
這句話是對撒切爾太太的動作和神態(tài)描寫。說胡話呼喊抬起頭呻吟等動作寫出了撒切爾太太內心的無限悲痛,側耳聽上好久表現(xiàn)了她急切盼望孩子歸來的心情。
2.波莉姨媽已經陷入了悲痛和絕望之中,她那滿頭的灰發(fā)幾乎全變白了。
對波莉姨媽滿頭的灰發(fā)幾乎全變白了這一細節(jié)描寫,突出了她悲痛、絕望的心情。
3.半夜時分,鎮(zhèn)上傳來了發(fā)瘋般的鐘聲。不一會兒高聲喊著:快來看!找到他倆了!
這一夸張描寫,表現(xiàn)了小鎮(zhèn)上的人們?yōu)闇泛拓愮鞯臍w來而高興的心情,與上文撒切爾太太和波莉姨媽的悲痛形成鮮明對比,與下文人們的欣喜若狂在內容上形成一致。這樣由悲轉喜,充滿了戲劇色彩。小鎮(zhèn)人們聽聞孩子獲救消息后的興奮,也折射出他們的善良。
4.前來迎接的人們加入了這支回小鎮(zhèn)的隊伍,他們邁著雄壯有力歡呼聲一浪高過一浪。
夸張的場面描寫,表現(xiàn)了人們看到孩子們歷險歸來后激動的心情。
5.在孩子們回來后的半個小時,鎮(zhèn)上的人排著隊來到撒切爾法官家淚水如雨,灑了一地。
這里運用了淚水如雨的比喻手法和灑了一地的夸張手法。從中感受到人們此時高興的心情,這種高興、激動的心情是難以用語言表達的,所以他們有話想說又說不出,只剩下喜悅的淚水了。
6.湯姆躺在一張沙發(fā)上,身邊圍滿了熱切的聽眾。他描述了他怎樣離開貝琪去探險
因為他身體虛弱,渾身沒有一點力氣,所以躺在沙發(fā)上。盡管如此,他講得還是那樣眉飛色舞,同時還夸張地吹噓了一番,可見他的淘氣和歷險后心里獲得的極大滿足──人們把他們回來看作奇跡,他也覺得自己成了真正的英雄!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湯姆的天真、頑皮、可愛。
7.他又講述了他怎樣回去找貝琪,告訴了她這個好消息,而她她也愿意死掉。
從貝琪的想法可以看出她對出去已經失去了信心,可見湯姆和貝琪已經極度疲乏,為他倆出洞后在家休養(yǎng)了很多天作鋪墊;同時,從側面表現(xiàn)了湯姆的勇敢和堅強。
8.星期三和星期四整整兩天他們一直臥床不起,好像越躺越難受,渾身沒有一點兒力氣。
整整兩天一直臥床不起說明湯姆和貝琪在這次歷險中消耗了太多的體力,勞累過度,一時難以恢復。
9.湯姆聽說哈克病了,星期五便去看他,誰知道被擋在了門外都沒讓他進去。
湯姆已經十分疲勞了,但聽說哈克病了,還是堅持這要去探望哈克。由此可見,湯姆是一個有愛心,重義氣的孩子。
10.法官和他的幾個朋友逗他滔滔不絕地講了起來,有的人還用嘲弄他認為他不會在意的。
法官和他的幾個朋友認為湯姆在經歷這次歷險以后,一定會有所收斂,不敢再做探險的事情,所以就提了這樣的問題;但是湯姆的回答令他們意外,他還想再去走一趟,可見湯姆真是一個天生愛冒險、不向困難低頭的孩子。
11.湯姆的臉立刻變得煞白。
雖然喬埃是兇惡的殺人犯,但是聽說他被封在洞里以后,湯姆還是很驚愕的。這說明湯姆是一個心地善良的人,并不因為喬埃是惡人就對他的不幸毫無同情之心。
29、六年級上冊18課古詩三首浪淘沙(其一)評課稿教學反思
六年級上冊18課古詩三首浪淘沙(其一)評課稿教學反思
《浪淘沙》是六年級上冊統(tǒng)編教材第六單元第一篇課文《古詩三首》中的第一首,這一單元的單元導語是我們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們的一部分。本課教學,結合單元要求,緊扣興發(fā)教學理念,在研讀教材的基礎上,我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通過自學、反復朗讀,感知詩詞大意。
2.抓住關鍵詞,想象畫面,感受黃河的氣勢磅礴,理解詩歌意蘊。
3.在拓展學習中感受詩人積極豁達、樂觀向上的精神。
通過本課的實踐探索,在落實教學目標的同時,關于興發(fā)教學在古詩課中的應用與落實,筆者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現(xiàn)結合本課教學,圍繞興發(fā)教學理念,作以下解析與反思:
一、自然生命的興起:優(yōu)雅的身體狀態(tài)
劉鐵芳教授在《培育中國人:兒童教育的審美意蘊及其實現(xiàn)》中談到,教育就是要引領個體與世界的審美性相遇,喚起個體對世界的親切感。所以在本課教學中,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達到真正的起興狀態(tài),我做了以下兩個方面的設計:
1.興于詩
首先從選材上而言,《浪淘沙》這一首詩,詩人本身就是由興而發(fā):這首詩前兩句寫實,寫詩人所見的黃河的氣勢磅礴、浪淘風簸,后兩句是詩人在所見之后的所想,是詩人在所見之后的興發(fā)。其次,在本課的導入環(huán)節(jié),由師生對詩導入,渲染古詩學習的氛圍,從而引出古詩中藏著的黃河,引領學生感受到黃河在華夏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
2.始于自然
在對詩之后,我播放了一個黃河的視頻,在與大自然的美好相遇中打開了學生身體的感知,讓學生直觀感受到了黃河的大氣磅礴,感受到大自然的器宇軒昂,充分激發(fā)了學生對黃河的探索欲望與熱愛之情,學生的身心達到一個充分興起的狀態(tài):迫切想去聽聽黃河的濤聲,看看黃河的氣魄。在此基礎上,順其自然地引領學生走進課文《浪淘沙》,以開展進一步的學習。
二、理智生命的啟發(fā):積極的思維狀態(tài)
在個體的身心得到充分的興起的基礎之上,引領學生展開理智地學習、積極地思考,往往能讓學生更好地向著學習的方向,受到更多的啟發(fā),真正做到由興而發(fā)。基于以上的考慮,我著重從立于禮(方法指導),啟于智(思維啟迪)這兩個方面做了以下努力:
1.立于禮
首先是朗讀方法的滲透。多讀多誦是詩歌教學的基礎,在朗讀教學時,我著重基于以下兩個維度的思考:一是從朗讀要求上,由讀通讀順到讀好讀精,所以在形式設計上采取整體讀解決生字詞再讀聽范讀描紅跟讀提煉朗讀要點讀的形式,循序漸進,逐步達到讀出節(jié)奏、韻律,讀出情感的教學目標。二是在學法指導上,實現(xiàn)由整體到個人的逐步落實,在教學時,先采用齊讀,全班跟讀的形式,確保大部分學生掌握朗讀要點,在此基礎上,再指名讀,實現(xiàn)由面到點的教學轉變。特別要指出的是,在本課教學時我采取了朗讀描紅的方法:出示名家高水平朗讀,先讓學生聽范讀,感受名家朗讀的高明之處,再讓學生輕聲跟讀兩遍,再大聲跟讀,最后自己讀,以逐步實現(xiàn)讀出節(jié)奏與韻律的教學目的。這種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在引導學生掌握朗讀描紅的方法,以便于方法遷移。
其次是理解詩歌意境方法的滲透。理解詩歌意境是高年級詩歌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我著重向學生滲透通過抓關鍵詞理解詩句創(chuàng)設情境想象畫面這兩種理解詩歌意境的方法。如讓學生抓住九曲萬里沙感受黃河彎曲、長、沙多的特點,抓住直上引領學生感受黃河的氣勢。又比如我通過出示黃河圖片、放黃河咆哮聲的方式,引導學生想象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的畫面。這樣的教學設計,都是意在讓學生掌握通過抓關鍵詞理解詩句創(chuàng)設情境想象畫面理解詩歌意境這兩種方法。
2.啟于智
教學時,在讀通讀好的基礎上,我以問促思,引領學生積極的思考。在古詩意境理解時,我先出示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濤風簸自天涯這兩句詩,引導學生思考:這兩句詩描寫了黃河的什么特點?你是從哪些關鍵詞中體會到的?進而組織小組討論,在小組討論中升華學生對古詩的理解。對于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椗疫@兩句的教學,我也是通過一系列的問題,如(他想到了什么?誰來說說這兩句的意思。詩人劉禹錫他要上到哪里去?他是怎樣上的?你從直上體會到了什么?孩子們,詩人說同到,同是什么意思?同誰一起?)來展開教學,以問促思,層層遞進,在思維發(fā)散,智力充分調動的同時,以達到理智學習的積極狀態(tài)。
三、精神生命的托舉:超越的精神狀態(tài)
前面兩部分的學習,學生已實現(xiàn)身心的興起,理智的啟發(fā),已基本達到本節(jié)課的知識目標。但是一堂好的興發(fā)課應不止于知識目標的完成,還要引領學生回歸生命,對生命進行積極的思考,實現(xiàn)精神上的托舉?;谝陨夏繕?,在教學設計上,我著重從展于智成于樂這兩個方面進行了思考:
1.展于智
在前文的教學中,我已通過以問促思等方式,實現(xiàn)了對學生思維、智力上的啟迪。但是啟于智還往往不夠,還應在啟迪的基礎上去繼續(xù)展開,以達到真正的理智學習的狀態(tài)。所以在原文教學的基礎上,我進行了適當?shù)耐卣梗合茸寣W生結合《浪淘沙》猜測詩人性格,再拓展學習詩人的另外兩首古詩,讓學生再猜詩人的性格。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結合詩人作品、性格,反推詩人的經歷。最后出示詩人的生平經歷,引領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踐,談自己的個人感受。這樣的教學設計,基于教材,但又超脫于教材,讓學生在一系列的思考與猜測中升華了個人感受,達到了精神托舉的目的。
2.成于樂
成于樂不僅僅是指配樂朗讀等教學方式,更多地應該是指向于學生興發(fā)的高潮狀態(tài)。在本課的結尾,在學生精神狀態(tài)被順利啟迪的同時,我引導學生配樂齊讀:讓我們把對劉禹錫的欽佩之情,融入到這氣勢雄偉的黃河水中,融入到你們氣勢恢宏的朗讀聲里。這樣的設計,不僅僅是因為融入了音樂,更多的是因為學生在前面已經被充分興發(fā)與托舉,進而非常順利、愉悅地進入了這樣一個齊讀狀態(tài),讀有所發(fā),讀有所感。
當然,通過本節(jié)課的實踐,我也反思到自己的諸多不足:
1.教師的基本功有待加強。在朗讀指導環(huán)節(jié),雖然方法與流程設計都非常清晰,但是因為自身的朗讀水平有限,學生的朗讀指導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在感知浪淘風簸引導學生進行一系列的排比讀的這一個環(huán)節(jié),我本身的預期是學生一次比一次堵得有氣勢、有力量,但是因為我自身在導語部分的朗讀技巧不夠,以至于這個版塊的教學效果沒有達到極致。
2.對于興發(fā)教學理念的理解還有待加強。在教學的設計上,我雖然緊扣興發(fā)教學理念,逐一展開教學設計,看似自然、流暢,但是對于興發(fā)的理解還不夠深入,在平常的教學中,還要加強興發(fā)教學的理論學習,多嘗試、多運用,以期更大的進步。
30、六年級上冊18課古詩三首浪淘沙(其一)評課稿聽課記錄
六年級上冊18課古詩三首浪淘沙(其一)評課稿聽課記錄
1、設計獨特,充滿智慧
這是一堂智慧的語文課。對六年級課時觀念把握十分到位,善于挖掘教學資源,調控教學流程,處處顯示了教育機智。由黃河導入到初讀古詩,學習重點詩句,品悟情感,整個過程如行云流水一般,一氣呵成。老師基本功扎實,,教師有目的的教,學生有目的的學,以單元學習目標為立腳點展開教學。在教學過程中穿插學習古詩方法,聯(lián)系舊知、主動喚醒,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掌握學習方法。
2、以讀促悟,以讀促思
閱讀是語文課的靈魂,思維是語文課的血肉,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李老師一改古詩常規(guī)教學方法,打破古詩學習的承接點,通過朗讀體會古詩的情感,反復朗讀把握古詩的語感;找出古詩學習的生長點,讓學生反復朗讀,結合注釋、圖片感受古詩意境;拓展古詩教學的延伸點,深層次挖掘文本,如微課(古詩中的用典)的使用,是基于學情的多媒體教學應用,不僅讓學生理解古詩中的典故還能拓展。
31、五下語文古詩三首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課堂筆記知識點
五下語文古詩三首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課堂筆記知識點
譯文
白天去田里鋤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線,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務勞動。
小孩子雖然不會耕田織布,也在那桑樹蔭下學著種瓜。
注釋
耘田:除草。
績麻:把麻搓成線。
各當家:每人擔任一定的工作。
未解:不懂。
供:從事,參加。
傍:靠近。
陰:樹蔭。
《四時田園雜興》是南宋詩人范成大退居家鄉(xiāng)后寫的一組大型的田園詩,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端臅r田園雜興其三十一》是第三部分夏日中的第七首。
這首詩描寫的是夏日農村生活的一個場景。
首句晝出耘田夜績麻是說: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線。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這是男人們干的活??兟槭侵笅D女們在白天干完別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線,再織成布。這句直接寫勞動場面。
次句村莊兒女各當家,兒女即男女,全詩用老農的口氣,兒女也就是指年輕人。當家指男女都不得閑,各司其事,各管一行。
第三句童孫未解供耕織,童孫指那些孩子們,他們不會耕也不會織,卻也不閑著。他們從小耳濡目染,于是也傍桑陰學種瓜,也就在茂盛成陰的桑樹底下學種瓜。這是農村中常見的現(xiàn)象,卻頗有特色。結句表現(xiàn)了農村兒童的天真情趣。
詩人用清新的筆調,對農村初夏時的緊張勞動氣氛,作了較為細膩的描寫,讀來意趣橫生。
4.作者簡介
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從江西派入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32、四年級語文下冊第9課短詩三首繁星課堂筆記近義詞反義詞
四年級語文下冊第9課短詩三首繁星課堂筆記近義詞反義詞
1.認識本課2 個生字,會寫8 個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現(xiàn)代詩的特點,理解詩歌內容,體會作者對母愛的歌頌。3.掌握現(xiàn)代詩的語言特點,體會詩歌的韻味。
近義詞
漫滅磨滅 回憶 記憶 思潮思緒
反義詞
漫滅長存
33、四年級下冊第9課短詩三首繁星一五九課堂筆記之詞句賞析
四年級下冊第9課短詩三首繁星一五九課堂筆記之詞句賞析
母親??!天上的風雨來了心中的風雨來了,我只躲到你的懷里。
用鳥兒自喻,用鳥兒的巢比喻母親的懷抱,表達了詩人對母愛的贊美之情;用心中的風雨比喻生活中的困難、挫折、煩惱、憂愁等,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母親對兒女的保護和關愛;我只躲到你的懷里指心靈受到打擊,向母親傾訴,尋求慰藉,躲字說明母親是作者心中風雨唯一的庇護傘。
34、四年級下冊第9課短詩三首繁星一三一課堂筆記之寫作背景
四年級下冊第9課短詩三首繁星一三一課堂筆記之寫作背景
冰心從小受到大海的陶冶。詩人三四歲時,其父奉命到山東煙臺創(chuàng)辦海軍軍官學校,幼小的冰心也隨全家來到了濱海城市煙臺。煙臺的大海陶冶了詩人深沉博大的胸懷,啟發(fā)了詩人豐富奇妙的想象力。煙臺的大海使詩人明白了祖國備受帝國主義列強欺凌的歷史,熔鑄了詩人深厚的愛國主義感情,也使詩人了解了漁民的苦難,培養(yǎng)了詩人熱愛勞動人民的深情。詩人與大海的這段姻緣,成為她日后創(chuàng)作的重要題材。詩人曾說:每次拿起筆來,頭一件事憶起的就是海。這首詩就是詩人唱給大海的一支頌歌。
35、四年級下冊第9課短詩三首繁星七一課堂筆記之主要內容
四年級下冊第9課短詩三首繁星七一課堂筆記之主要內容
通過回憶小時候的事,歌頌了童真和母愛。
36、四年級下冊第9課短詩三首繁星七一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四年級下冊第9課短詩三首繁星七一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課文重難點探究:
1.這首詩謳歌的對象是什么?從哪里看出來?
童趣(往事),詩中寫我在月明的園中藤蘿的葉下母親的膝上,傾聽母親講述兒時的趣事。
2.詩中這些事是哪些事?這些事為什么令詩人回憶?
指兒時在月明星稀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灑在菜園里,藤蘿垂掛在廊亭邊,我安靜地趴在母親的膝上,感受著她溫柔而又關愛的撫摸,傾聽母親講述生活中的趣事。這一切都帶給我童年的快樂。
3.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首詩描述兒時難以忘懷的往事,表達了詩人對童年的懷念和對母親的依戀。
37、六下湯姆·索亞歷險記(節(jié)選)課堂筆記知識點
六下湯姆索亞歷險記(節(jié)選)課堂筆記知識點
作者介紹:
馬克吐溫(1835-1910)
(1835-1910年),是美國的幽默大師、小說家、作家,亦是著名演說家。19世紀后期美國批判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杰出代表,他曾被譽為 美國文學史上的林肯。主要作品有《湯姆索亞歷險記》《乞丐王子》《百萬英鎊》 《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涯》和《哈克貝里費恩歷險記》等?!稖匪鱽啔v險記》是馬克吐溫的四大名著(《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湯姆索亞歷險記》、《敗壞了哈德萊堡的人》、《苦行記》)之一。
作品簡介:
《湯姆索亞歷險記》描寫的是以湯姆索亞為首的一群孩子天真浪漫的生活。他們?yōu)榱藬[脫枯燥無味的功課、虛偽的教義和呆板的生活環(huán)境,作出了種種冒險經歷。該書自出版以來,就廣受追捧。大獲成功之后,馬克吐溫又創(chuàng)作了《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1883年)和《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1884年),被后人推崇為密西西比河三部曲,還原了19世紀中后期最真實的美國社會。
該書的姊妹篇是《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
理解詞語:
【呻吟】指人因痛苦而發(fā)出聲音。
【喧囂】①形容聲音雜亂;不清靜。②叫囂;喧嚷。本文是第一種意思。
【大肆】毫無顧忌地(做壞事)。
【渲染】國畫的一種畫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畫面,以加強藝術效果。②比喻夸大地形容。本文中指湯姆夸大地形容自己的歷險經歷。
【話匣子】①原指留聲機,后來也指收音機。②比喻話多的人。話多的人開始沒完沒了地說話叫打開話匣子。
【滔滔不絕】像流水那樣毫不間斷。形容話一句接著一句,說個不停。
【衣衫襤褸】指衣服破爛不堪。
【荒唐】(思想、言行)錯誤到使人覺得奇怪的程度。
詞語搭配:
(疲憊)地呻吟 (無言)的深愁
(熱心)的聽眾 (動人)的情節(jié)
(滾滾)地流著 (瘋狂)地大嚷大叫
(荒唐)的故事 (稀奇)的歷險經過
句子解析:
1、那天半夜里,村里的大鐘忽然哐啷哐啷地大響起來,片刻之間,街上擠滿了衣服還沒有穿戴整齊的人,瘋狂地大嚷大叫:快出來!快出來!找到他們了!找到他們了!
這一夸張描寫,表現(xiàn)了小鎮(zhèn)上的人們?yōu)闇泛拓愮鞯臍w來而高興的心情,與上文撒切爾太太和波莉姨媽的悲痛形成鮮明對比,這樣由悲轉喜,充滿了戲劇色彩。
2、在孩子們回來后的半個小時,鎮(zhèn)上的人排著隊來到撒切爾法官家,摟著兩個獲救的孩子又親又吻,同時還使勁握住撒切爾太太的手,滿肚子的話想說又說不出,淚水如雨,灑了一地。
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方法。從中感受到人們此時高興的心情,這種高興、激動的心情是難以用語言表達的,所以他們有話想說又說不出,只剩下喜悅的淚水了。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自然段):人們因為兩個孩子的失蹤而感到悲傷。
第二部分(2~4自然段):兩個孩子脫險歸來,人們歡慶并探望孩子,湯姆向人們講述在洞中的經歷。
第三部分(5~15自然段):湯姆身體恢復后探望哈克和貝奇,得知洞口被封后告訴法官印江喬埃在洞中。
課文主題:
這段選文主要講述了湯姆和貝奇從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給我們展示了湯姆不安于現(xiàn)狀、 喜歡冒險的天性,成功地塑造了一個敢于探索、積極樂觀熱心善良的頑童形象, 贊揚了他敢于冒險的精神。
問題歸納:
1、為什么要具體描寫貝琪的表現(xiàn)?
貝琪的表現(xiàn)反映出他們已經極度饑餓和疲乏,貝琪的意志已經徹底垮掉了,所以愿意死掉。但是湯姆一直在想方設法鼓勵她要勇敢地活下去,如果沒有湯姆,她真的會死掉。這也從側面襯托出湯姆 的堅強和勇敢。
2、你怎樣理解當有人用嘲弄的口吻問他是否還想再去那個山洞走一趟時,湯姆說他不會在意的?
嘲弄湯姆的人認為,經歷過這次危險之后,他一定不敢再去做冒險的事情了。但湯姆卻毫不在意,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勇敢、愛冒險的孩子,不會被一次困難嚇倒。
3、湯姆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湯姆索亞是一個機智勇敢,重情義,愛冒險,同時又調皮搗蛋的孩子。
38、六年級下冊第七課湯姆·索亞歷險記(節(jié)選)筆記知識點
六年級下冊第七課湯姆索亞歷險記(節(jié)選)筆記知識點
作者介紹:
馬克吐溫(1835-1910)
(1835-1910年),是美國的幽默大師、小說家、作家,亦是著名演說家。19世紀后期美國批判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杰出代表,他曾被譽為 美國文學史上的林肯。主要作品有《湯姆索亞歷險記》《乞丐王子》《百萬英鎊》 《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涯》和《哈克貝里費恩歷險記》等?!稖匪鱽啔v險記》是馬克吐溫的四大名著(《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湯姆索亞歷險記》、《敗壞了哈德萊堡的人》、《苦行記》)之一。
作品簡介:
《湯姆索亞歷險記》描寫的是以湯姆索亞為首的一群孩子天真浪漫的生活。他們?yōu)榱藬[脫枯燥無味的功課、虛偽的教義和呆板的生活環(huán)境,作出了種種冒險經歷。該書自出版以來,就廣受追捧。大獲成功之后,馬克吐溫又創(chuàng)作了《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1883年)和《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1884年),被后人推崇為密西西比河三部曲,還原了19世紀中后期最真實的美國社會。
該書的姊妹篇是《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
理解詞語:
【呻吟】指人因痛苦而發(fā)出聲音。
【喧囂】①形容聲音雜亂;不清靜。②叫囂;喧嚷。本文是第一種意思。
【大肆】毫無顧忌地(做壞事)。
【渲染】國畫的一種畫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畫面,以加強藝術效果。②比喻夸大地形容。本文中指湯姆夸大地形容自己的歷險經歷。
【話匣子】①原指留聲機,后來也指收音機。②比喻話多的人。話多的人開始沒完沒了地說話叫打開話匣子。
【滔滔不絕】像流水那樣毫不間斷。形容話一句接著一句,說個不停。
【衣衫襤褸】指衣服破爛不堪。
【荒唐】(思想、言行)錯誤到使人覺得奇怪的程度。
詞語搭配:
(疲憊)地呻吟 (無言)的深愁
(熱心)的聽眾 (動人)的情節(jié)
(滾滾)地流著 (瘋狂)地大嚷大叫
(荒唐)的故事 (稀奇)的歷險經過
句子解析:
1、那天半夜里,村里的大鐘忽然哐啷哐啷地大響起來,片刻之間,街上擠滿了衣服還沒有穿戴整齊的人,瘋狂地大嚷大叫:快出來!快出來!找到他們了!找到他們了!
這一夸張描寫,表現(xiàn)了小鎮(zhèn)上的人們?yōu)闇泛拓愮鞯臍w來而高興的心情,與上文撒切爾太太和波莉姨媽的悲痛形成鮮明對比,這樣由悲轉喜,充滿了戲劇色彩。
2、在孩子們回來后的半個小時,鎮(zhèn)上的人排著隊來到撒切爾法官家,摟著兩個獲救的孩子又親又吻,同時還使勁握住撒切爾太太的手,滿肚子的話想說又說不出,淚水如雨,灑了一地。
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方法。從中感受到人們此時高興的心情,這種高興、激動的心情是難以用語言表達的,所以他們有話想說又說不出,只剩下喜悅的淚水了。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自然段):人們因為兩個孩子的失蹤而感到悲傷。
第二部分(2~4自然段):兩個孩子脫險歸來,人們歡慶并探望孩子,湯姆向人們講述在洞中的經歷。
第三部分(5~15自然段):湯姆身體恢復后探望哈克和貝奇,得知洞口被封后告訴法官印江喬埃在洞中。
課文主題:
這段選文主要講述了湯姆和貝奇從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給我們展示了湯姆不安于現(xiàn)狀、 喜歡冒險的天性,成功地塑造了一個敢于探索、積極樂觀熱心善良的頑童形象, 贊揚了他敢于冒險的精神。
問題歸納:
1、為什么要具體描寫貝琪的表現(xiàn)?
貝琪的表現(xiàn)反映出他們已經極度饑餓和疲乏,貝琪的意志已經徹底垮掉了,所以愿意死掉。但是湯姆一直在想方設法鼓勵她要勇敢地活下去,如果沒有湯姆,她真的會死掉。這也從側面襯托出湯姆 的堅強和勇敢。
2、你怎樣理解當有人用嘲弄的口吻問他是否還想再去那個山洞走一趟時,湯姆說他不會在意的?
嘲弄湯姆的人認為,經歷過這次危險之后,他一定不敢再去做冒險的事情了。但湯姆卻毫不在意,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勇敢、愛冒險的孩子,不會被一次困難嚇倒。
3、湯姆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湯姆索亞是一個機智勇敢,重情義,愛冒險,同時又調皮搗蛋的孩子。
39、短詩三首繁星表達了一五九體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短詩三首繁星表達了一五九體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運用類比、聯(lián)想和比喻,表達了對母愛的深情贊頌。短詩通過對母親和大海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母親的懷念和依戀以及對自然的熱愛之情。
40、短詩三首繁星(一五九)上課筆記劃重點
短詩三首繁星(一五九)上課筆記劃重點
教材分析:
《繁星》是冰心在印度詩人泰戈爾《飛鳥集》的影響下寫成的,是將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個詩集里??偟膩碚f,它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內容:一是對母愛與童真的歌頌與贊揚;二是對大自然的崇拜與贊頌;三是對人生的感悟和思考。在藝術上,冰心以童心關照一切,詩歌美在清純,美在朦朧,美在含蓄。
作者介紹: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中國詩人,現(xiàn)代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作家、社會活動家、散文家。筆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壺。她的作品充滿了對大自然的贊美,以及對母愛與童真的歌頌。主要作品:詩集《繁星》《春水》,小說集《冬兒姑娘》,小說、散文集《寄小讀者》、《小桔燈》等。
我會寫:
繁:繁星 繁密 繁多 繁雜 刪繁就簡
漫:漫談 漫長 漫道 漫不經心 漫山遍野
滅:消滅 滅亡 磨滅 熄滅 自生自滅
藤:紫藤 白藤 葡萄藤 順藤摸瓜
蘿:藤蘿 綠蘿 女蘿 蘿卜 菠蘿
膝:膝蓋 護膝 盤膝 卑躬屈膝 促膝長談
濤:波濤 浪濤 林濤 驚濤駭浪 波濤洶涌
躲:躲閃 躲讓 躲避 躲藏 東躲西藏
形近字:
漫(漫長)慢(慢慢) 滅(熄滅)火(火柴)
藤(藤蔓)騰(奔騰) 蘿(蘿卜)籮(籮筐)
膝(膝蓋)漆(漆黑) 濤(波濤)鑄(鑄造)
近義詞:
漫滅磨滅 回憶 回想
理解詞語:
【漫滅】磨滅,模糊不清。
【藤蘿】又名紫藤蘿,是優(yōu)良的觀花藤木植物,纏繞莖,羽狀復葉,小葉長橢圓形??偁罨ㄐ?,春季開花,花淡紫色,具有優(yōu)美的姿態(tài)和迷人的風采。紫藤的通稱。
【思潮】(1)接二連三的思想活動。(2)某一時期內反映當時社會政治情況而有較大影響的思想潮流。
【回憶】想過去的事或指回想;反省。
【清響】清脆的響聲。
課文主題:
《繁星(七一)》:通過回憶小時候的事,歌頌了童真和母愛。
《繁星(一三一)》:用排比、反問的形式,表達了詩人對波瀾壯闊的大海的贊頌。
《繁星(一五九)》:運用類比、聯(lián)想和比喻,表達了對母愛的深情贊頌。
這三首短詩通過對母親和大海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母親的懷念和依戀以及對自然的熱愛之情。
問題歸納:
1、第1首小詩描寫了怎樣的畫面?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在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灑滿了花園,花園中的藤蘿垂落在廊亭的邊緣,給人安全溫馨的感覺,我 安靜地趴在母親的膝上,感受著她溫柔而又關愛的撫摸。表達了作者對童年的回憶,對家的思念,對母親的牽掛。
2、第3首詩中巢和母親的懷有什么關系?
在這里詩人選取了巢這個意象,非常貼切。當天上的風雨來時,鳥兒會躲到它的巢中;當孩子心中的風雨來時,她會躲到母親的懷里,母親溫暖的懷抱永遠是最安全的地方,會像安全的巢一樣庇護我。這首詩體現(xiàn)了母親對孩子的愛,孩子對母親的依戀。
3、課文寫了什么?
本文主要寫了作者對生活中的一些瑣碎的小事的描寫。
41、短詩三首繁星(一三一)課堂筆記知識點
短詩三首繁星(一三一)課堂筆記知識點
教材分析:
《繁星》是冰心在印度詩人泰戈爾《飛鳥集》的影響下寫成的,是將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個詩集里。總的來說,它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內容:一是對母愛與童真的歌頌與贊揚;二是對大自然的崇拜與贊頌;三是對人生的感悟和思考。在藝術上,冰心以童心關照一切,詩歌美在清純,美在朦朧,美在含蓄。
作者介紹: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中國詩人,現(xiàn)代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作家、社會活動家、散文家。筆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壺。她的作品充滿了對大自然的贊美,以及對母愛與童真的歌頌。主要作品:詩集《繁星》《春水》,小說集《冬兒姑娘》,小說、散文集《寄小讀者》、《小桔燈》等。
我會寫:
繁:繁星 繁密 繁多 繁雜 刪繁就簡
漫:漫談 漫長 漫道 漫不經心 漫山遍野
滅:消滅 滅亡 磨滅 熄滅 自生自滅
藤:紫藤 白藤 葡萄藤 順藤摸瓜
蘿:藤蘿 綠蘿 女蘿 蘿卜 菠蘿
膝:膝蓋 護膝 盤膝 卑躬屈膝 促膝長談
濤:波濤 浪濤 林濤 驚濤駭浪 波濤洶涌
躲:躲閃 躲讓 躲避 躲藏 東躲西藏
形近字:
漫(漫長)慢(慢慢) 滅(熄滅)火(火柴)
藤(藤蔓)騰(奔騰) 蘿(蘿卜)籮(籮筐)
膝(膝蓋)漆(漆黑) 濤(波濤)鑄(鑄造)
近義詞:
漫滅磨滅 回憶 回想
理解詞語:
【漫滅】磨滅,模糊不清。
【藤蘿】又名紫藤蘿,是優(yōu)良的觀花藤木植物,纏繞莖,羽狀復葉,小葉長橢圓形??偁罨ㄐ?,春季開花,花淡紫色,具有優(yōu)美的姿態(tài)和迷人的風采。紫藤的通稱。
【思潮】(1)接二連三的思想活動。(2)某一時期內反映當時社會政治情況而有較大影響的思想潮流。
【回憶】想過去的事或指回想;反省。
【清響】清脆的響聲。
課文主題:
《繁星(七一)》:通過回憶小時候的事,歌頌了童真和母愛。
《繁星(一三一)》:用排比、反問的形式,表達了詩人對波瀾壯闊的大海的贊頌。
《繁星(一五九)》:運用類比、聯(lián)想和比喻,表達了對母愛的深情贊頌。
這三首短詩通過對母親和大海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母親的懷念和依戀以及對自然的熱愛之情。
問題歸納:
1、第1首小詩描寫了怎樣的畫面?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在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灑滿了花園,花園中的藤蘿垂落在廊亭的邊緣,給人安全溫馨的感覺,我 安靜地趴在母親的膝上,感受著她溫柔而又關愛的撫摸。表達了作者對童年的回憶,對家的思念,對母親的牽掛。
2、第3首詩中巢和母親的懷有什么關系?
在這里詩人選取了巢這個意象,非常貼切。當天上的風雨來時,鳥兒會躲到它的巢中;當孩子心中的風雨來時,她會躲到母親的懷里,母親溫暖的懷抱永遠是最安全的地方,會像安全的巢一樣庇護我。這首詩體現(xiàn)了母親對孩子的愛,孩子對母親的依戀。
3、課文寫了什么?
本文主要寫了作者對生活中的一些瑣碎的小事的描寫。
- 1.填一填。 螺絲刀長幾厘米,火柴長幾厘米,小刀長幾厘米。
- 3.算出紅星小學參加3項體育活動的總人數(shù)。
- 剃頭大師和我給小沙剃頭有什么不同
- 三年級上冊那一定會很好課堂筆記課堂筆記之課文主題思想
- 不懂就要問課堂筆記之好詞好句積累
- 課文是怎樣將老麻雀的無畏寫清楚的?
- 四年級上冊呼風喚雨的世紀分段段意
- 五年級十八課威尼斯的小艇近義詞反義詞
- 五年級下冊16田忌賽馬形近字與多音字組詞
- 馬詩石灰吟竹石這三首詩分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志向表達的方法有什么共同點
- 西晉的短暫統(tǒng)一和北方各族的內遷評課稿
- 五年級語文下冊第9課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課堂筆記本課知識點
- 少年閏土好詞好句
- 三下池子與河流課堂筆記知識點
- 中班打擊樂教案設計--《虹彩妹妹》
- 我為少男少女歌唱
- 如何改正孩子愛打人的壞習慣
- 寶寶的話
- 小青蛙_小學生作文:三年級
- 朋友圈曬美食的句子143句
- 小班健康《小貓釣魚》教案反思
- 農產品牌朋友圈文案40句
- 蠶絲被家紡新品上市朋友圈文案32句
- 新鮮水果推廣語言36句
- 短詩三首繁星(一五九)上課筆記劃重點
- 五下語文古詩三首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課堂筆記知識點
- 四年級下冊第9課短詩三首繁星七一課堂筆記之詞句賞析
- 五年級語文上冊第21課古詩詞三首之長相思課堂筆記本課知識點
- 四年級下冊第9課短詩三首繁星七一課堂筆記之主要內容
- 五年級上冊第12課古詩三首題臨安邸課堂筆記知識點
- 五年級上冊第12課古詩三首示兒課堂筆記知識點
- 四下語文古詩詞三首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課堂筆記知識點
- 六年級語文上冊第3課古詩詞三首之宿建德江課堂筆記本課知識點
- 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4古詩三首之贈劉景文課堂筆記本課知識點
- 四年級上冊第21課古詩三首夏日絕句課堂筆記知識點
- 六下語文古詩三首寒食課堂筆記知識點
- 四年級上冊第21課古詩三首涼州詞課堂筆記知識點
- 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4古詩三首之山行課堂筆記本課知識點
Copyright 2005-2022 m.bo6603.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