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學會“做人”
教孩子學會“做人”
教孩子學會“做人”
一、注重道德知識的灌輸,忽視道德情感和行為的培養(yǎng)。
案例一:課堂上老師在非常生動地向幼兒教授孔融讓梨的故事,還將三只大小不一的梨呈現(xiàn)給幼兒觀看,讓幼兒體會孔融是如何舍大取小的。故事結束后,老師問:“小朋友,如果家里有三個蘋果,最大的給誰吃呢?”有的說給媽媽,有的說給奶奶,有的說給爸爸,總之幾乎沒有小朋友說給自己。但事后據(jù)有些家長反映,孩子回到家后,卻為爸爸媽媽多吃了他的幾片薯片而撅起小嘴,甚至還要爸爸媽媽還他的薯片。
如果從教學的角度分析,這堂課應該是完成了教學的任務,但是否達到了教學的目的,或者說教學目標已經(jīng)內(nèi)化為孩子內(nèi)心的行為準則,至少對部分孩子來說,答案應該是否定的。究其原因,是我們把道德的內(nèi)化等同于道德的傳授,從而將道德知識的學習簡單等同于道德行為的習得。其實杜威在上個世紀初就一針見血地指出了這種灌輸式德育存在的問題,那就是教師重在通過課堂的道德知識的灌輸,讓學生知道了什么是謙讓、什么是誠實等“有關道德的觀念”,而并不關心學生是否真的內(nèi)化了這些道德,真正形成了“道德的觀念”。
如何改變這種灌輸式德育的弊端?首先要激發(fā)幼兒的道德情感。道德知識不同于科學知識,他是一種價值之知,既人們對他的認同
必須有情感的滲入,一個內(nèi)化的道德規(guī)范必然是道德知識和道德情感的合金。為此,不少專家提倡
體驗的道德教育,即脫離單純的卡躺文本知識的傳授方式,以兒童為主體,以活動為依托,以兒童在活動中遭遇的、體驗的社會性和道德性問題為切入點,從兒童與環(huán)境的互動出發(fā),讓兒童在自發(fā)自覺的行為中逐步將遵守道德的感受進行體驗,從而逐漸將道德的要求內(nèi)化為兒童個體的自主行為和活動。其次,要促進“知”向“行”的轉化。比如講完空融讓梨的故事后,教師對幼兒的要求不能僅僅停留在“讓”字上,而要從中挖掘“愛”“關心”“尊重”等情感資源,并通過幼兒在生活中的實踐,如回家后給爸爸媽媽做點事情,準備一些自己喜歡吃的東西給爸爸媽媽,從中觀察和體會爸爸他*的反應和心情,回到幼兒園后講給老師和同學聽,并說說自己的感受。這樣的教育活動過程,就能促進幼兒去體會,去感受,從而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
- 專家提醒:折紙能促幼兒智力發(fā)展
- 經(jīng)典:教幼兒在繪畫的時空中自由翱翔
- 教孩子學會“做人”
- 提高孩子對挫折心理承受力的教育
- 幼兒園教案課題論文: 創(chuàng)設情境 發(fā)展情趣 培養(yǎng)情感
- 幼兒園音樂課程研究論文:淺談音樂在幼兒園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 淺談幼兒園音樂教育
- 如果世間沒有音樂
- 幼兒園音樂課經(jīng)驗論文:素質(zhì)教育在幼兒舞蹈教育中的體現(xiàn)點滴談
- 關于幼兒數(shù)學教育與主題教學整合的思考
- 淺談幼兒數(shù)學操作活動材料的設計1
- 淺談幼兒園數(shù)學活動區(qū)的開展
- 如何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新能力
- 幼兒如何學習數(shù)學
- 育兒指南:新生兒的七種非疾病現(xiàn)象
- 游世界之窗
- 豆腐巧搭配,營養(yǎng)增一倍
- 游靈山洞_小學生作文:四年級
- 貓和老鼠_小學生作文:二年級
- 全園性區(qū)域活動的指導
- 以美工區(qū)為載體,實現(xiàn)美術活動的游戲化、自主化
- 想念孩子的高情商短句124句
- 大班健康教案《小動物接力賽》反思
- “文明接力 從我做起”文明朋友圈文案33句
- 六年級語文上冊第3課古詩詞三首之宿建德江課堂筆記本課知識點
- 警惕家教唯智化傾向 關鍵是教孩子“學會做人”
- 幼師教育過程中注意培養(yǎng)幼兒的愛心:促進讓孩子學會“愛”
- 培養(yǎng)孩子從小事起 隨時隨地,教孩子學會“想”
- 父母向孩子道歉,是教孩子學會如何做人
- 中班科學教案:豆子會“跳”嗎?
- 教和孩子學會向別人表達自己感情的綜合教案
- 教孩子學會關心別人的主題教案
- 教育教學案例 孩子饑渴“心”的批評
- 為什么孩子會“人來瘋”?
- 韓國人怎樣教育孩子——“獅子型育兒法” (二)
- 韓國人怎樣教育孩子的方法——“獅子型育兒法” (一)
- 韓國人怎樣教育孩子的“獅子型育兒法” (一)
- 關于韓國人教育孩子的方法——“獅子型育兒法” (二)
- 家長如何教孩子學會原諒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