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自信心對孩子的重要性的知識

關于自信心對孩子的重要性的知識

關于自信心對孩子的重要性的知識

  我們常常低估孩子自我觀察與學習的能力,因而經常為孩子的出人意料的聰明舉動感到驚訝,但在我們的家長贊嘆自己的孩子聰明的同時,仍不能打破成見,以客觀的眼光去發(fā)現(xiàn)孩子的智慧,而是沉醉于自己的導師地位,凡是在自己以為有一些知識的領域,對孩子的觀點大加鞭撻,橫加修改,一定要納入自己的思維模式才解釋為正確,哪里知道我們的孩子聰明得很,尤其由于沒有被既定的理論與觀點“點拔”過,他們思路開闊,常對事物有驚人的理解與洞察力,有時顯示出比我們成年人高明得多的見解。

  自信心對一個人一生的發(fā)展所起的作用,無論在智力上還是體力上,或是處世能力上,都有著基石性的支持作用。一個缺乏自信心的人,便缺乏在各種能力發(fā)展上的主動積極性,而主動積極性對刺激人的各項感官與功能及其綜合能力的發(fā)揮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一個典型的例子是人的記憶力。據(jù)科學研究表明,一般人的記憶功能只利用了人的記憶潛力的千分之一,而大多數(shù)人都認為我們的記憶水平已到頭了,不可能再記得更多了,主觀上的松懈,使得記憶神經缺乏刺激,因而與人類所應有的記憶水平相距甚遠。

  美國的一個教育專家做了一個試驗,將一個學習成績較差班級的學生當作學習優(yōu)秀班的學生來對待,而將一個優(yōu)秀學生的班級當作問題班來教,一段時間下來,發(fā)現(xiàn)原來成績距離相差很遠的兩班學生,在試驗結束后的總結測驗中平均成績相差無幾。原因就是差班的學生受到不明真相的老師對他們所持信心的鼓勵(老師以為他所教的是一個優(yōu)秀班),學習積極性大長,而原來的優(yōu)秀班學生受到老師對他們懷疑態(tài)度的影響,自信心被挫傷,以致轉變學習態(tài)度,影響學習成績。

  信心就像人的能力催化劑,將人的一切潛能都調動起來,將各部分的功能推動到最佳狀態(tài)。而高水平的發(fā)揮在不斷反復的基礎上,鞏固成為人的本性的一部分,將人的功能提高到一個新的水準。一個人的成長路線如果是沿著這樣的積極上升式行進,可以想象其積累效果是十分可觀的。在許多偉人身上,我們都可以看到這種超凡的自信心,正是在這種自信心的驅動下,他們敢于對自己提出高要求,并在失敗中看到成功的希望,鼓勵自己不斷努力,獲得最終的成功。在人才輩出的國家里,在那些偉人、名人身上我們同樣可以找到自信的催化作用,而且在我們周圍的優(yōu)秀人才身上,也不斷放射出自信的光彩。

  在如今國際大交流的時代,美國作為本世紀涌現(xiàn)出來的最具實力的經濟大國,在民族素質上也自成一派,為世界各民族提供了學習與借鑒的榜樣。我們都知道美國是一個移民大國,吸引各國優(yōu)秀人才是它經濟、科學、文化發(fā)展的重要一部分,但美國自身在短短幾百年歷史中所形成的一些特有的民族特性,在美國的經濟發(fā)展中起了不可忽略的主導作用。這里我們重點要談的是它作為一個民族所表現(xiàn)的強烈的自信心。這種自信心已滲透于美國教育的各方面,又反過來促進了民族優(yōu)良文化的發(fā)展。在美國的家庭教育中,我們可以很明顯地感覺到這一點。在以下的章節(jié)中,我們可以看到美國家庭是多么重視自信心的培養(yǎng)。

  與美國人的教育思想相比,中國的家庭教育有更深的家長式教育傳統(tǒng),家長對孩子的基本教育方針是保護、灌輸、訓導。具體表現(xiàn)在對孩子的冷暖饑飽、人身安全方面的不同教育,在這方面,中國家庭都有過度保護的傾向。一個很有代表性的例子是:在美國,很多孩子喜歡玩滑板游戲,在街道兩旁,廣場的水泥路面上,常常有美國孩子沖來撞去,在幾尺來高的臺階上躍上跌下,令人不禁為他們的安全捏了一把汗。有趣的是在這些玩滑板的孩子中,中國血統(tǒng)的孩子很少,原因是什么呢?玩滑板需要技巧,而中國人玩具有技巧性的游戲向來是不在話下的,但玩滑板需要膽量,因為它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同樣在美國長大,為什么中國血統(tǒng)的孩子玩這些冒險的游戲的很少呢?追本溯源,原因在中國家庭的傳統(tǒng)意識上。許多中國家長認為這種游戲太危險,很容易摔斷四肢,因而不鼓勵孩子玩。雖然這種游戲對孩子的膽量是一種挑戰(zhàn)與訓練,但中國家長還是認為冒這種風險去讓孩子獲取膽量不值得,保險系數(shù)低。家長們的這種看法對孩子們有很大影響,使他們本來就有的、對這種運動的畏縮情緒更受到抑制,因而有理由后退。這種對身體的過度保護而帶來的性格上的膽怯的缺陷,其實比一些不嚴重的外傷更具有損傷性,而且這種性格上的傷害將是終身的。外傷會很快痊愈,性格軟弱卻不是一朝一夕能改變的。我們當然不鼓勵孩子隨意冒險,這里有一個界限問題。但鼓勵孩子有一定冒險精神,有克服膽怯的勇氣,有與別人一比高低的信心,卻是十分重要的。許多體育運動都具有培養(yǎng)孩子勇氣、信心及冒險精神的特性,鼓勵孩子積極參加有挑戰(zhàn)性的運動,無疑會對孩子將來的人生發(fā)展帶來很大的益處。

  在美國各高等院校學生中品學兼優(yōu)體育好的學生很多。體育不完全是一個鍛煉身體的手段,它可以教會人如何迎接挑戰(zhàn),能有幾頂出色的體育成績是令人羨慕的目標。美國家庭從小就注重培養(yǎng)孩子參加社區(qū)組織的壘球隊、足球隊、排球隊等警體育活動,做教練的常常是學生家長,而每次比賽家長都要參加助陣式做比賽服務,像醫(yī)藥護理、輸送飲料等。許多從中國、香港或臺灣去讀大學的學生在學習上名列前茅,但在體育和其它業(yè)余活動,如音樂、舞蹈上感到有壓力,而選擇器樂作為多維發(fā)展的手段,但在體育上尤其是挑戰(zhàn)性比較強的項目上,卻是自嘆不如。也難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在父母用心呵護下,在對體育普遍輕視的環(huán)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要想克服心理上的羈絆,奮身向前的確不易。東方文明特有的根深蒂固的傳統(tǒng)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個性的發(fā)展。事實上孩子在體育項目或其它體力游戲上所鍛煉出來的勇氣、自信及膽大心細的作風,不僅只在體育上有所表現(xiàn),也影響到他們日后在事業(yè)中的所作所為。美國華爾街證券交易所中最好的經紀人往往是運動員出身,這不單單是他們擁有一般人所沒有的強壯的體魄,得以應付高強度的精神緊張,而且在心理素質上得天獨厚,反應迅敏,自信而有魄力,敢于做決斷,理所當然地滿足了這項工作的職業(yè)要求。

  在知識的培育上我們的家長普通對孩子灌輸太多。灌輸作為一種教育方式是有很大局限性的,不僅在對知識傳輸?shù)挠行陨?,更主要的是對孩子的自信心有很大束縛作用。我們的家長常常持有這樣一種態(tài)度:“你還小,懂什么?讓我來教你,你照我說的去做。”這種態(tài)度的根據(jù)在于我們對孩子的知識、富力水平的錯誤評價。我們常常低估孩子自我觀察與學習的能力,因而經常為孩子的出人意料的聰明舉動感到驚訝。但在我們的家長贊嘆自己的孩子聰明的同時,仍不能打破成見,以客觀的眼光去發(fā)現(xiàn)孩子的智慧,而是沉醉于自己的導師地位,凡是在自己以為有一些知識的領域,對孩子的觀點大加鞭撻,橫加修改,一定要納入自己的思維模式才解釋為正確,哪里知道我們的孩子聰明得很,尤其由于沒有被既定的理論與觀點“點撥”過,他們思路開闊,常對事物有驚人的理解與洞察力,有時顯示出比我們成年人高明得多的見解。只可惜我們的家長井無心去思考孩子的意見,不準備接受孩子的認識有比我們高超之處這一事實,在迫使孩子們接受我們的觀點的同時,大大地打擊了他們主動探索世界奧秘的積極性和自信心。總的來講,我們不喜歡孩子有太多的問題,因為我們也不知道答案。我們喜歡做的是買一本大全,照書上讀,照書上做,一書定音,懶得費腦子去和孩子一步步地探索并找出問題的答案。對孩子的“十萬個為什么”最簡單的用一句話可以駁回的便是“你怎么有這么多問題?有什么用?”一語蔽之,既掩蓋了自己不知答案的窘境,又省去了沒完沒了的麻煩。而對孩子來講,大多的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寧可費許多周折送孩子上這個班那個學,以便開發(fā)智力,但在日常生活中卻毫不在意地駁回他們的觸角,而不是坦然地承認自己不知答案,或表示要共同探討或提供其他尋找答案的途徑。

  在美國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有許多的課題選擇機會,要來學生自擇題目,自組程序,到圖書館、試驗室和博物館做調研,完成課題研究,而在家庭中,父母也盡量提供機會,幫助孩子自己解答問題。這兩種教育的效果區(qū)別是很明顯的。中國留學生在美國學習幾乎都遇到一個問題,當指導老師要求研究生自選題目時,中國來的學生會束手無策,不斷向老師挖情報,以便找出一些線索,否則便不知所措。這里顯示了不同教育理論所導致的差別。我們希望自己的后代是有頭腦,全獨立思考的人材,但沒有自信心的支持,很難培養(yǎng)出真正獨立、有開拓精神的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