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做個受歡迎的老師: 淺談師生交往中教師的角色

怎樣做個受歡迎的老師: 淺談師生交往中教師的角色

怎樣做個受歡迎的老師: 淺談師生交往中教師的角色

怎樣做個受歡迎的老師: 淺談師生交往中教師的角色

強調(diào)師生交往,構(gòu)建互動的師生人際關(guān)系和教學關(guān)系,是教學改革的首要任務。教學的實質(zhì)是師生交往?!痘A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明確指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fā)展的互動過程。交往,是對教學過程的正本清源。在師生交往過程中,教師如果能準確的給自己的角色定位,充當好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各種角色,則不僅能促進師生間的關(guān)系良性發(fā)展,而且還能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學習效率得到提高。否則,將會產(chǎn)生反效果,那么,在教學過程的師生交往中,教師應充當哪幾種角色呢?
一、教師是觀察者
教師要觀察學生的學習過程,觀察學生的情緒狀態(tài)。比如,當一年級的小學生書寫姿勢不正確時,老師輕輕地走過去,拍拍他的肩膀,用體態(tài)語言提醒他,或者手把手幫他把書寫姿勢調(diào)整過來;當在教學過程中感到學生疲倦時,教師可以帶著大家做個游戲輕松輕松。這一切都源于教師是一位細心的觀察者。教師對學生深入細致的觀察是對學生學習的設計和促進的前提。如果教師講課只顧自己津津有味的講,不顧來自于學生一方的反饋信息,教師與學生的思維不能同步,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毫無思考理解的余地,這樣不是聽不懂,便是囫圇吞棗,不求甚解,還會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在課堂上“走神”,人在心不在。
例如,筆者有這樣的經(jīng)歷,在聽寓言《拔苗助長》這課時,任課老師講到這個寓言的寓意,講得比較抽象,學生沒理解。由于這位老師沒有注意觀察學生的表現(xiàn),只管往下講,到了總結(jié)時,老師請學生來講講這篇課文要告訴人們的道理時,只有兩個同學舉手。
曾經(jīng)看過一位特級教師的經(jīng)驗總結(jié),里面記錄了一個教學片斷:《繁星》一文中“深藍的天空懸著無數(shù)半明半暗的星”一句里的“懸”字最難理解。上課的時候她向?qū)W生出示了這句話,并點出了這個“懸”字,引出“懸”近義詞“掛”,接著以“作者為什么不用掛而用懸”的問題引出討論。班上大部分孩子都沒弄明白,所以班里鴉雀無聲,她特地觀察了一下孩子們的表情,個個一臉茫然。這時她發(fā)現(xiàn)一位學生想發(fā)言,但是沒舉手。于是她點名讓這位學生來說。學生講“掛”要靠著東西,而“懸”則不用。這時,她又發(fā)現(xiàn)這時其他孩子也都紛紛點頭,有的還大喊出來“對,沒錯?!彼頁P了這位學生,又趁機讓孩子用“懸”和“掛”來造句,“天空懸著一輪明月?!薄拔壹覊ι蠏熘环??!薄⒆觽儗W會了這個“懸”。
兩位老師的做法,結(jié)果大不一樣。上課的時候,老師不能只是顧及到這節(jié)課的內(nèi)容還有多少沒講,接下去是哪個環(huán)節(jié),下一個環(huán)節(jié)怎么講會更好,一個勁地上課趕進度,更應該及時地觀察學生的表現(xiàn)。這才能使學生收獲更多,班級里的兩極分化減小。
二、   教師是設計者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設計者,教師應根據(jù)所教學生的基本狀態(tài)和思維水平,合理地設計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設教學環(huán)境,在恰當?shù)貑栴}情境中引導學生獨立、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效果的一個關(guān)鍵,設計什么樣的問題,在什么時候提問,都需要教師精心設計。比如《種魚》這一課,是由三幅圖組成的看圖學文。通過小貓種魚這一有趣的故事,使學生懂得小貓為什么收不到魚的道理。第一段老師設計了兩個問題:“農(nóng)民把玉米種在哪,到了秋天怎樣?你從哪兒看出收了很多玉米?”設計這兩個問題的目的,是讓學生懂得把玉米種到地里,到了秋天是會有收獲的。第二段設計了三個問題:“農(nóng)民把花生種在哪?玉米和花生為什么要種在地里?到了秋天怎么樣?”通過上述問題,把玉米和花生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懂得玉米和花生有共同之處,它們都是植物,把它們種在地里,是會有收獲的。第三段設計了三個問題“小貓看見農(nóng)民種玉米、花生,心里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小貓能收到很多魚嗎?小貓怎樣做才能收到很多魚呢?”通過這幾個問題,目的是讓學生在比較中認識事物的規(guī)律:玉米、花生和魚的生長條件是不一樣的,玉米、花生是植物,要種在地里;魚是養(yǎng)在水里的動物,是不能種在地里的。最后通過“小貓怎樣做,才能收到很多魚?”這一問,不僅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而且與實踐聯(lián)系起來,使學生的能力向前發(fā)展。教師是學生小組學習活動的設計者,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教師應將學生合理分組,為小組提供學習材料,指導小組活動的順利進行。  新課程的實施也使教師作為設計者的角色更加突出,教師肩上更沉重了。優(yōu)秀的教師更應該是一名成功的設計者。  三、教師是幫助者
教師要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為學生排除思維障礙,尤其注意幫助學習上“暫時落后生”,以使他們順利完成學習任務。現(xiàn)代教育最大的改革就在于教師除了作為一名設計者以外,將越來越像一位顧問、一位交換意見的參加者,教師將會越來越少地傳遞知識,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教師為學生作必要的引導、適時的提醒是永遠不可缺少的。    教師的指導與幫助,應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指點迷津。學生在課堂上可能有些字詞的意思不理解或者對于一些結(jié)論無法做出判斷,他們會向作為信息源的提供者教師尋求幫助,這時學生是主動者,教師是被咨詢的對象。  “討論式教學法”最有利于探究式課堂。在這樣的課堂里,教師的顧問作用不可缺少。當學生的話題、觀點膚淺沒有價值時,教師就應適時出點子、指迷津,三言兩語地做出個別評價或整體評價,引導學生做出富有成果而不失深度與寬度的討論。
營造氛圍。課堂上需要教師營造氣氛,提高整節(jié)課的教學效率。上課的時候,課堂氣氛沉悶,老師要及時地調(diào)整上課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來做個文字游戲,或者來讀一讀喜歡的課文片斷,要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特別是調(diào)動較少發(fā)言的學生的積極性,讓整個課堂活躍起來。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學習。  審時度勢。課堂像登山一樣,具有挑戰(zhàn)性,在攀登山頂?shù)穆猛局校瑢龅皆鯓拥那闆r無法確定,教師要時刻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變通性。教學過程是個變數(shù),它要求教師具有相當好的心理素質(zhì),其中教育機智尤為重要。教育機智包括善于因勢利導、隨機應變、有的放矢,掌握好教育時機與分寸等。例如,學生在上課時說話、做小動作,教師能隨機應變,巧妙地提醒;回答問題具有創(chuàng)意,能適時給予表揚;某個詞語不理解,能以淺顯易懂的話來使學生明白,并讓學生做個小練習來鞏固等等。這也是課堂教學能否成功的一個重要條件。教師由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知識的傳授者、制作者變成為引導學生構(gòu)建自身認知結(jié)果、發(fā)展認知能力的幫助者。  四、教師是傾聽者
學生受到教師的尊重,教師耐心傾聽學生的見解,對學生正確的見解給予肯定,對錯誤或片面的認識指點他們分析,不論對錯,都大力贊揚學生的這種精神,這是教師應有的姿態(tài)。對學生要有足夠的耐心,延長等候?qū)W生回答問題的時間,耐心等待學生思維的結(jié)果,鼓勵學生嘗試和探索,不急于向?qū)W生提供答案或讓其他同學提供答案,不讓一個站起來回答問題的學生帶著遺憾坐下。這樣做的結(jié)果,課堂教學氣氛會變得異?;钴S?! ±缫晃焕蠋熢谏瞎_課《想飛的烏龜》時,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飛到天空是烏龜?shù)膲粝?,它這次雖然掉下來了,可是它好想再飛上天空,我們來想想辦法幫烏龜實現(xiàn)夢想好嗎?”問題剛一提出,就有個同學高高舉起了手,老師請他來說,他站起來停了一會沒開口,邊上就有不少同學小聲地嘀咕:“他沒有想出來?!崩蠋煕]有馬上讓他坐下,鼓勵他想好了再說。過了一會他講道:“只在那個棍子中間放個袋子,烏龜坐在里面,這樣它說話時,就不會掉下來啦!”老師復述了這個學生的想法,并表揚他想的辦法好。學生頓時    開動腦筋,想出了各種各樣特別的辦法。  “在烏龜?shù)谋成辖壣掀颉!?nbsp; “烏龜可以坐在熱汽球飛上天空?!?br />“我要造輛太空飛船,送烏龜?shù)教眨@樣飛得更遠。”
正由于老師耐心傾聽第一位學生的答案,才使班上其他同學積極地舉手發(fā)言,談自己的想法,因為自己的想法能得到老師的肯定。
這使人想起“接住孩子拋過來的球”這句話,這是意大利瑞吉歐—艾米利亞人在談到教師角色時喜歡的一句隱喻。這句話是指教師要傾聽、關(guān)注孩子,并以十分真誠、愉悅的態(tài)度與孩子交往。教師與孩子之間的交往,就像拋球和接球的過程一樣:第一、拋球者和接球者都是主體,他們的目的就是拋好球、接好球;第二、拋球者與接球者之間是平等的、合作的,彼此沒有地位的高低和尊卑的差別;第三、拋接球的雙方都認真對待對方;第四、拋球者和接球者是相互激勵和相互轉(zhuǎn)換的,拋球的同時準備接球。過去,我們的教師較少傾聽孩子的問題,如今,課改首先要解決學生開口的問題,要讓學生參與進來,表達自己的所想、所思、所疑。對不對、好不好不要計較,首先要敢于開口,對于學生的問題,教師要給予積極的傾聽與評價,教師在語言方面盡量親近學生,能縮短師生間的心理距離,這是人和人心靈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觸。課堂上,學生發(fā)言,教師熱情傾聽、積極參與、高度注意,教師不再是以自我為中心,而是作為一位更加機敏的傾聽者。能耐心傾聽,懂得傾聽既是一種受人尊重的品質(zhì),也是人際溝通與互動的基本要求。在班級指導中,角色的不對等和信息的不對稱,更需要教師做一個傾聽者,要提供適當?shù)膱鼍埃瑒?chuàng)造良好的氛圍,讓學生有時間、有心情去陳述、去解釋、去表現(xiàn)。
五、教師是欣賞者
學生的眼睛里常常寫滿了對老師崇拜,教師也不妨時時用欣賞的目光注視學生。每一個孩子都渴望得到老師的關(guān)注和贊賞,教師的一次點頭,一個微笑、一句表場就如同一場知時節(jié)的好雨,賦予幼苗向上的信心和生長的力量。
  “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學生個體間的稟賦、品性也各有差異。要使學生的潛能在各自的起點上得到充分發(fā)揮,教師就必須拋開“萬般皆下品,唯有分數(shù)高”這一狹隘思想的羈絆和束縛,用善于發(fā)現(xiàn)“美”的目光去捕捉、欣賞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例如有一名學生生性好動,在班里經(jīng)常惹事生非,雖經(jīng)多次教育,但收效甚微。一次,體育老師在我面前表揚他繩子跳得不錯。我就讓他和其他同學比試了一下,果然數(shù)他最快。我鼓勵他再練習,爭取全校冠軍。此后,他一下課就拿著繩子往外跑,在操場上練習。不久后學校舉行的跳繩比賽中,他奪得了短繩項目的第一名。他所取得的這一成績,使我既意外,又驚喜。一次次苦口婆心的教育竟抵不上一句隨口的肯定。班會課上,我為他頒發(fā)了獎品,并號召大家學習他刻苦訓練、為集體爭光的精神。在老    師、同學們的一片尊重、贊揚聲中,他變得懂事了,經(jīng)大家的推薦,他當上了班級的體育委員?! 〔煌膶W生需要老師從不同的角度去欣賞。有時欣賞他們微小的閃光點,比喝斥其顯著的劣跡更有效。
六、教師是理解者
在學生心里,最喜歡的就是能理解、信任他們的老師。因此老師在和學生交往的過程中,要扮演好理解者的角色。  翻查資料里看到這么一個例子:某校高年級的一名女學生,父母離異,隨母親一起生活,母親很少關(guān)心她。這嚴重損害了她的心理健康,因此她常在課堂上做稀奇古怪的動作,而且不講衛(wèi)生。后來,班主任在了解這名女學生的情況后,充分理解了她,發(fā)現(xiàn)她熱心。于是老師鼓勵她競選班上的副勞動委員。她為此連續(xù)三個晚上熬夜,寫出長達十幾條的“施政綱領(lǐng)”。當選副勞動委員后,這位同學工作積極主動,逐步改掉了以前的壞毛病,學習成績也提高了,并當上了語文、音樂課的課代表。
班主任如果沒有以理解心態(tài)去了解學生,就不可能會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以此激起學生心靈的火花,調(diào)動她的積極性,更使得學習成績得到提高。正因為老師很好地扮演了理解者的角色,充分地理解了這個“問題學生”,讓問題學生沒有“問題”。
理解,讓老師重新認識學生與學校的關(guān)系,學校不應該只有硬性的課程、硬性的作業(yè)和考試的分數(shù),它還應該是一個讓學生的個人潛能得以充分挖掘、發(fā)揮的場所。每個學生的身上都蘊藏著獨特的個人潛能,教育的責任在于把它挖掘出來,發(fā)揚光大,以不斷提升其生命意義。
設身處地,行之有效的及時反饋,建立在對學生的尊重和理解的基礎之上。教師要盡可能的站在學生的立場上,感受他們的處境,體會他們的心情,由此而理解他們的態(tài)度、情感和觀念,從而提高切實、有效的指導。
七、教師是合作者
為了增進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主體互動,促進學生的自主發(fā)展。師生是合作者,學生的自主發(fā)展有賴于學生主體性的尊重和發(fā)揮,而學生主體性的尊重和發(fā)揮則有賴于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主體互動,既雙方通過真實的交往過程而產(chǎn)生的互相影響、互相作用。這種真實的交往固然需要雙方的默契,惟起在班級組織中,更需要作為組織內(nèi)外人際溝通橋梁的教師發(fā)揮重大作用。
教師所代表的成人文化與學生文化交流的顯著特征就是文化的“主體間性”,兩種文化得以交流,不再是教師的“獨角戲”,而是教師在與學生互動、交往中建構(gòu)起的“二人轉(zhuǎn)”。學生作為主體,具有主體性,這種主體性表現(xiàn)在師生互動的方方面面、時時刻刻。
八、教師是學習者
現(xiàn)代教育要求教師不僅要掌握一般的簡單的教學手段、教育技術(shù),還要掌握現(xiàn)代的通信技術(shù)、網(wǎng)絡技術(shù)、教育技術(shù)、多媒體設計等現(xiàn)代遠程教學的理論與技術(shù)。結(jié)合《新綱要》的精神,要求教師要鞏固學科知識與專業(yè)知識,要在實踐中積累經(jīng)驗與智慧,以及人對人的教育必須具備相當?shù)娜宋乃仞B(yǎng),這點在《綱要》中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
教師與學生的知識是可互動的,如:    教師在讓學生觀察所收集的樹葉,總結(jié)葉子有四個角、五個角、三個角……其中有個學生說有八個角的葉子,但教師卻說沒見過這種葉子,學生仍堅持自己的意見,因此教師讓學生找出八個角的樹葉來證明。此例子說明教師不是全對的,不是萬能的,仍要虛心的學習,教學相長。教師在教與學生的學具有交互性和互補性。學生作為一個群體,相對比較年輕,思想敏銳,捕捉獲取信息的渠道多,往往捷足先登。教師應該虛心地向?qū)W生學習,利用學生知識信息來補自身知識不足。
九、教師是研究者
課程改革和校本課程的開發(fā),促使教師清晰的意識到單憑已有的知識教21世紀的學生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加緊自身的知識充電和業(yè)務提煉,必須在科學知識不斷更新的歷史年代,自主學習廣泛的知識、涉獵更多的信息、純青教學技能,才能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才能跟上迅速發(fā)展的教育形勢,才能站在學生的面前問心無愧。
盧梭說過“教育的藝術(shù)是使學生喜歡你所教的東西”。要讓學生喜歡你所教的東西,就要讓學生先喜歡你。教師扮演好師生交往中的各種角色,當好學生學習的觀察者、設計者、幫助者,生活里的傾聽者、欣賞者、理解者、合作者、學習者、研究者等,是作為一個優(yōu)秀教師應該做到的。
 

推薦文章